最近看到朋友圈一位酒庄老总转发的帖子,题目是《看千里马怎么变成废马》,是说千里马放弃了为商人、士兵和猎手效力的机会,而最终成为一匹废马。接着他又不无感慨地说,一瓶心中价位是1000元的酒,100元不卖,200元不卖,300元不卖,最后在库房里放到不能喝了。
由此联想到今年春季糖酒会期间我们举办的“中小酒庄成都论坛”,会后中国葡萄酒信息网发表了10多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的重要观点,发言者认为:中小酒庄市场意识薄弱、观念落后,再加上管理经验缺乏、销售能力不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产品定价虚高、库存压力增大,已经成为困扰酒庄发展的最大问题。
如何卸掉包袱,轻装前行也就成为众多企业在今明两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此愿意分享自己的几个观点:
首先要有超强的市场意识,不研究市场就是等死
目前大部分酒庄已经感受到了销售的压力,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就是投资人对市场和品牌投入不足(包括资金和人力),对销售策略及市场研究不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从企业从投资者(经理人)到销售人员,从企业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首先要有超强的市场意识,要重视消费习惯的研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口味和销售策略,真正把销售当做企业的命脉。
没有市场占有率的品牌是空中楼阁
国产葡萄酒性价比不高是行业公认的事实,可是很多企业就是不愿意放下架子与市场同步,有的甚至认为“降价就是掉价”,损害了酒庄的形象。从酒庄发展的规律看,开始几年是抓好葡萄基地建设、摸索酿酒经验的时间,做一些简单易饮的产品,让更多的人能够喝到,这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阶段。让更多的人喝上你的酒,这是最好的品牌传播。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包括局部市场),你的牌子叫得再响,也都是虚的,缺乏市场支撑的品牌推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卸掉包袱,轻装前行
从前年初开始,我们的中小酒庄陆续进入达产期,葡萄产量增加,酒庄库存上升。特别是去年以来进口酒降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市场形势面前,很多企业市场反应迟缓,患得患失的心理比较严重。做成品酒的不愿意卖原酒、做高端酒的不愿意降价、做餐饮的不愿意做渠道……上述现象实在让人着急。我们都清楚,大部分葡萄酒的品质会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外加贮存和管理成本、贷款利息、人民币汇率等因素,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尽快把产品卖掉。
盘活现有资产,选择产业链上的最佳点
当前,国内酒庄普遍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在酒庄建设上投资过重,豪华高档的酒庄建筑成为企业的累赘;有的葡萄园面积过大,与酿造能力不匹配;有的企业生产能力设计超大,销售能力相对较差……这些不合理的资产配置,严重影响了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进行重新定位,在现有条件下确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通过租赁、出卖、转让等方式,盘活现有资产;通过重新定位,找到企业发展的优势,选择产业链上的最佳点。如果实在无力发展下去,就应该壮士断腕,尽快退出这个行业另谋发展。
本文发表于《葡萄酒商务》2015年第4期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