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英文版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日期:2015-10-14 16:32:01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李斯屿

  爱琴海上的明星——古希腊葡萄酒文明 (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居住在沿爱琴海的小型海岸平原地区,这些平原被险峻的山脉所分割,山岭上遍布灌木和树林,又或者寸草不生。 90%的希腊人居住地离地中海不到一日的路程,这样的地理环境虽然极度不适宜发展农耕,但对于古希腊人远航外出贸易或者寻找新的定居点大有帮助,正应了一句老话:陆地分裂了世界,而海洋又把世界连在了一起。在这片海域,古希腊人发展出了自己的多神宗教,宗教里的诸神力量非凡,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也有着和人类一般丰富的情感,这表明古希腊人的多神信仰或多或少源自他们对于聚居社群中出现强有力的带头人的渴望。然而,古代恶劣的自然环境常常把人们的希望无情打碎,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人平均寿命在30-40岁左右,高山和大海给他们带来了精神的财富,贫瘠的土地却也让古希腊人相比同时期发展出农耕文明的古埃及人和古中国人更加务实和善于思考。不同于农耕民族的一个最明显区别,古希腊人对于自称的具有超自然能力和通神能力的祭司和其他神职人员普遍怀疑,并对他们所谓的非凡能力提出挑战。这种怀疑和挑战最初是为了找出解决大多数人物质生活困难的办法,但伴随着思考层面的深入,挑战领域也上升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于是,爱琴海土地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试验场,这里既有在社会制度上的民主与专制之争,典型者如雅典与斯巴达,也有着思想家们对于自然、宇宙的思辨,正是在这片海洋文明的摇篮里各种思想间的交锋,孕育出了后来的诗人荷马,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悲剧作家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达斯、伊壁鸠鲁和芝诺,科学家阿基米德,还有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雅典的学堂——绘自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

  古希腊文明中,爱琴海上的政治形态主要是林立的城邦,这是地区分裂的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些城邦之间有时保持着如兄弟般的友谊,有时也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兵戎相见,公元前5世纪,雅典实力最强大,也是最有希望统一希腊建立一个民族国家的城邦,但在公元前404年,另一个强大城邦斯巴达击败了雅典,从此,古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频频,直到来自北方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崛起才给这片地区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在这里,我们不对古希腊城邦间历史做过多的阐述,一来因为太复杂,二来由于大部分城邦虽然相互独立,但各城邦的古希腊人其实彼此之间频频交流,这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相同的文化,城邦的战争或和平史不能够对古希腊的葡萄酒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和后面要讲到的葡萄酒中世纪文明不同,中世纪的欧洲正是因为政治上和民族上的分裂才衍生出了今天我们所谓的葡萄酒旧世界,这是后话,我们在中世纪篇会详细讲述。古希腊的葡萄酒文明更多是随着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古希腊葡萄酒文明,我们跟多需要关注的是古希腊人的生存形态、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古希腊的城邦林立状态

  与今天所提倡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同,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发展并非依靠技术革新,生产工具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缓慢改善,但是没有哪一种工具或技术的出现对整个社会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海洋文明下的古希腊人相比于大陆文明下的农耕民族应该更加重视发展个人的自由,这一观念受到古希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因而,古希腊人民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人民更加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正是在这里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制管理。古希腊大多数城邦的公民由于有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因而他们能够更积极地把精力放在生产和贸易活动上,可以说,是特有的社会制度和海洋民族传统的形成,在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早期让这片不太肥沃的土地经济开始发展起来。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民主的由来——人人参与政治

  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从气候上来看,属于夏季干热、冬季湿冷的地中海型气候,土地是典型的岩石型土质,农民只能依靠雨水来浇灌庄稼,一般情况下,雅典的年均降雨量为8到24英寸。小麦每播种四年会有一年歉收,大麦相比之下更加耐旱些,每播种20年歉收一次,贫瘠的土地上只能生产有限的大麦和适合干旱环境的水果,如橄榄、葡萄等,面包、橄榄油、葡萄酒也是历史学家所说的地中海三食,事实上,地中海三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希腊人饮食的核心。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地中海三食:面包,橄榄油,葡萄酒

  最早应该是腓尼基航海家把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枝条带到了希腊半岛,大量葡萄的丰收,让古希腊人开始接触酿酒,并思考如何收获好的葡萄以及酿出好的葡萄酒。古希腊人最初的酿酒与古埃及人相似:葡萄丰收后,人们用脚踩碎葡萄,使其出汁,利用陶罐收集葡萄汁进行发酵。在经过数个世纪的尝试之后,古希腊人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葡萄酒风格,并从田间的栽培到作坊中的发酵,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钟意的葡萄酒酿造工艺。为了增加葡萄汁的糖分,古希腊人选择在较晚时节采收葡萄,或者将一部分葡萄制干后随其它新鲜葡萄一并发酵,抑或加热葡萄汁,实现水分的蒸发和葡萄汁的浓缩,再有就是往葡萄汁中添加大麦、蜂蜜或大枣、无花果等水果,这样酿出的葡萄酒酒精度含量较高,往往需要在酒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水后才能供人饮用。为了改良酒的风味,古希腊人在酒中加入水果、蜂蜜,玫瑰花瓣,香水,或诸如茴香、肉桂、藏红花等香料,一些酒中甚至添加石膏。与古埃及人不同,葡萄酒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的饮料,在古希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见到人们饮用葡萄酒,只不过不同阶层的人群所饮用的葡萄酒依然有优劣之分。在古希腊社会,酿酒工人往往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在一天劳作之后,衣服上站满了较多的葡萄汁,他们回家将衣物中的葡萄汁拧出到容器内进行发酵,获得葡萄酒,但这样的酒品质绝对不会太好,而且不适于保存。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现存的古希腊陶器上绘制的正在采摘葡萄的人们

  和平时期的人口增长超过了逐渐超出土地的负载,导致了许多邦国在有限资源的分配上出现问题,这时各个城邦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资源问题一般会对周边富庶地区发动战争,久而久之,通过战争成长起来的强大邦国成为了整个地中海地区邦国事务的仲裁者,如斯巴达和雅典。约从公元前750年起,另外一些古希腊人开始向外开拓殖民地,其殖民范围东到黑海北岸和克里米亚半岛,西至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再远一些可到达高卢南部,科西嘉岛,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乃至整个地中海东岸线。在黑海沿岸,古希腊人在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境内建立大片葡萄园。公元前600年,古希腊人抵达高卢南部的罗纳河,建立马赛城,并向当地人传授了如何进行枝剪以控制葡萄产量的技术,到公元前500年,马赛人酿造出了自己的葡萄酒。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的航船驶入地中海西部,与当时的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帝国发生冲突,此后数百年间双方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争战不休。

遗失的葡萄酒(第三章)——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古希腊人和腓尼基人势力分布与航海贸易路线

 

责任编辑:申延玲

【字体: 】 【关闭】 function doZoom(siz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 = size + 'px'; }

主 题:

内 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国酒业协会 | 国家葡萄酒质量网 | 西农葡萄酒学院 | 国际葡萄酒管理硕士OIV MSc

欧洲联合硕士Vinifera Master | Decanter | 中国食品信息网 | 糖酒快讯 | 红酒之家 | 酒斛网 | 华夏酒报 | 葡萄酒旅游网 | 中国红酒网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声明 站点地图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0-2015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编号:鲁B2-20051092号 鲁ICP备14006480号-1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202859d4df01aa8502db02af3e6d73d9'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