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喜羊羊和灰太狼》折射出的文化营销
发布日期:
2015-10-13 15:13:58
来 源:
春暖花开
作者:
陈春花
  从许多成功的产品和品牌我们看到,当一种产品或一个品牌融入某种文化内涵时,产品的生命力和品牌的影响力就会像文化一样长远流传。在一个新技术浪潮蓬勃发展的时代,文化营销以其独特的渗透性、长远的影响力,在营销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价值。

【葡萄架下】《喜羊羊和灰太狼》折射出的文化营销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营销?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和价值呢?

  产品借文化贴近生活激发共鸣

  文化是人群为生存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方式,文化定义本身就是告诉我们文化是生活方式的选择,由此可以知道文化营销所具有的特殊魅力的因由。文化营销的力量来自于消费人群对于社会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共性认同,通过与顾客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激发出顾客对特定情境的认可或者记忆,从而获得消费群体对于企业品牌与核心产品的深度认同与持续消费。

  统计数据显示,《喜洋洋与灰太狼》各地的收视率能达到10%以上,播出集数超过500集,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首轮票房就达到8千万元。随着电影、电视剧的热播,该剧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剧中的动漫形象衍生产品迅速铺开,充斥着大街小巷,品种达数十种之多。该动画片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创造了中国动漫史上的商业神话,也创造出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价值。

  喜羊羊也是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寻找与消费者的共鸣,所不同的是,喜羊羊更多的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去创造这种共鸣。这也正是这部定位在六岁以下的动漫巨作也同时吸引了成年人的目光的关键所在。通过借用了中国文化的智慧,以及当前社会生活来源,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让观众总觉得似曾相识,从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例如,贯穿影片的整个故事主调——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贵和尚中”,弱者有了智慧与勇气,强者有了责任与道义,青青草原充满了和平。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的需要,它更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此外,狼族与羊族之间的故事始终贯穿着家族的观念,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如,故事中许多情节和场景正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道了中国人多方面的人性特点,亦正亦邪、亦善亦恶。而灰太狼与红太狼稳固的婚姻关系就是在吵吵闹闹中居家过日子,也是中国现在最为普遍的婚姻特点。这些都通过文化的方式为喜羊羊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生活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

  可见,不论是愤怒的小鸟还是喜羊羊,其获得广泛的市场和持续的生命力,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它们都通过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内涵,充分反映并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从而激发消费者内心的共鸣。当然,这种文化营销的力量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得以展现,非文化类的日常消费产品也可以很好地运用这种力量.

  品牌借文化契合社会引领消费

  文化重要功能是达成共识,引导并塑造行为。因此,具有强大的品牌的企业,常常借助于文化营销,传递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契合,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在目标消费人群中形成一种归属感,通过反映、适应甚至引导消费文化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中指出,科技不仅把世界上的国家和企业连接起来,推动他们走向全球化,而且还把消费者连接起来,推动他们实现社区化。在今天,消费者更愿意和其他消费者而不是和企业相关联。“我们的信任感并没有缺失,它只是从垂直关系转化成了水平关系。如今,消费者对彼此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对企业的信任,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站,如Facebook等)的兴起本身就反映了消费者信任从企业向其他消费者的转移。在这种水平化的信任体系中,消费者喜欢聚集在由自己人组成的圈子或社区内,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和消费体验,而企业必须学会利用这种消费者水平化网络中的协同创新能力来帮助营销。”

  在这一方面,苹果公司运用产品和品牌文化强化顾客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的文化营销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苹果品牌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消费者崇拜苹果产品的文化体验,维系了消费人群与苹果品牌的联系,而且强化了他们对自己“苹民”身份的自豪感,巩固了忠诚消费群。苹果每次重大产品的发布会都会选择在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场所召开,从而营造一种高尚、圣洁的文化氛围,使参与者产生“朝圣”般的心理体验。发布日的精心设计就像阅兵仪式一样隆重。这种仪式性的文化营销手段产生了极大的成效,使得消费者更加相信苹果产品不是“寻常百姓”家的俗物,而是需要隆重迎接、顶礼膜拜的“神器”。2010年9月1日的苹果新品发布会首次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但是用户不能从普通的电脑上观看,必须使用安装有雪豹操作系统的电脑或者iOS 3.0以上版本的系统设备。在电子产品领域,还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要求使用本公司的硬件观看自己的官方发布会。苹果通过强化苹果使用者的身份和有意的行为来暗示苹果的使用者,他们是不同寻常的人,是被苹果选中的“天才”,他们有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从1998年的iMac,到2001年的iPod,再到iPad、iPhone,乔布斯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消费电子行业,这个时代需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制造让顾客难忘的体验”。当产品能召唤消费者情感,它便驱动了需求,这比任何一种差异化策略更有力量。苹果的产品影响并重新定义了消费群的生活、娱乐和工作行为,甚至影响了消费群的价值观念和消费文化。例如,当iPhone在国外发布,水货涌入、充斥市场时,iPhone手机里的很多软件都是摆设。不要说与当时很多名牌手机不能比,就是与一些及其普通的国内小品牌手机相比,其功能也是寥寥可数的。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消费者买呢?明知很多功能在国内无法实现还照样执着呢?因为他们买的不是功能,而是苹果这个品牌带给他们的一种超越于手机价值之上的消费者体验。iPhone不是一个手机,iPhone是集合了苹果品牌时尚、创造性诸多审美元素的文化符号。

  用持续的互动与创新面对动态的社会文化

  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可以自我更新,这也是其持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社会文化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化之中,而作为其亚文化层面的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动态性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正日益变得更加显著。那么,这就要求文化营销以不断的创新来面对这种变化。

  文化营销要实现创新,除了依靠自身的内源性创新途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科特勒所说的“水平化的消费者信任网络”实现协同创新,与消费者保持持续的互动,从中获得持续价值创新的动力。而这一方式也是源自于文化的交流沟通功能和群体互动特性。

  例如,《愤怒的小鸟》的创作团队虽然多次表示,没有研发《愤怒的小鸟2》的计划,但是保持每四周为这款游戏进行升级,正如他们所说的:“你可能永远看不到《愤怒的小鸟2》,但你目前所见的,仅仅是愤怒小鸟世界中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愤怒的小鸟》的成功,除了角色与游戏设定的完美把握,Rovio Mobile公司非常重视与用户互动的企业文化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公司40人的团队中,竟有23个人专司回复邮件和Twitter微博,并且负责向研发团队及时反馈信息。这种在用户互动方面的投入比例,是其他科技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并且,来自用户的反馈意见,也切实地影响了《愤怒的小鸟》的研发策略。例如,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给他们寄去了她孩子所设计的一关口图样,经过讨论,随后真的就在游戏新版本中采用了这一设计。这种用户互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没做任何广告投入的情况下,《愤怒的小鸟》在上线4个月后,竟成为竞争日趋残酷的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收费和免费应用类的下载第一名。

  无论是与消费者的持续互动、还是通过创新不断地适应社会文化(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动态发展,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消费者持久的价值认同。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说的,创造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而创造顾客的重要基础则是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价值认同。

  用品牌文化衔接企业与社会

  营销的本质是理解消费者,这也是营销最根本的目标。文化营销所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通过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以消费者所认同的价值诉求激发其共鸣,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适应甚至引领顾客需求的变化。文化营销的真正价值正是在于关注到了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哪一点上企业能够有所作为,而这也就找到了企业营销的生存空间。

  对于顾客的理解,对于顾客情感需求的满足,对于顾客认知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可以引发顾客更为强烈、更细微、更复杂的原动力。这正如需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渴望有归属感、纽带关系、希望有所超越和自我实现、希望感受快乐和满足等。最成功的品牌总是能够激发起积极的情感。而文化营销则是实现这种理解与认同的重要方式。就像苹果公司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会都会成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像一部伟大的神话,永远也讲不完,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是顾客,而不是企业自己。

  企业确定品牌的关键是与顾客的价值需求相一致,简单地说,就是品牌定位于顾客意图而非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文化营销基于对环境和顾客的理解与认同,则可以有效地达成这种一致性,并充分地将其能量释放出来。斯科特•贝德伯里和斯蒂芬•芬尼契尔认为对于品牌而言,7种核心价值最为重要:①简洁;②耐心;③关联性;④可接触性;⑤人性化;⑥无处不在;⑦创新。文化营销旨在理解和融入消费者的生活,并且依托于产品或服务等载体进行文化的传递,从而实现无处不在和可接触性的价值。而文化培育认同与归属的特征则激发了品牌内涵联想从而支撑了关联性的实现。文化营销通过触及消费者内心深处体验满足其情感需求,从而激发出品牌核心价值中人性化的部分。

  企业文化是组织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生命线与保持活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品牌的运营理念。通过文化营销将企业文化向外部受众进行广泛的传播,不仅可以把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有效传递给公众,还可以促进品牌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根据文化的定义“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与持续发展而适应环境的方式与价值规范;流行文化或消费文化则是消费者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那么,品牌文化应当要实现二者的契合。品牌文化反映并传递企业文化,影响甚至引领消费人群的流行文化,因此,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与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而文化营销也正是通过这一契合的过程发挥其价值。凡客诚品的品牌文化理念“互联网快时尚品牌,高性价比,全球时尚,最好的用户体验”正是建立在其“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文化之上的,并且借助品牌内涵也很好地向消费者传递着其企业文化的精髓,通过坚持不懈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有效地使品牌文化适应甚至引领着反映流行时尚的消费文化,而这正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圈。

【葡萄架下】《喜羊羊和灰太狼》折射出的文化营销

  从表面上看,文化营销似乎只是一种营销方式或手段,而实质上,这是以品牌文化为契合点,从价值观和消费理念的层面上寻找更好地贴近顾客并贡献价值的方式。也就是说,对于文化营销,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基本的层面上,与消费者保持一致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准确地理解消费者,关注环境与市场的内在变化,而不是简单地将文化营销等营销创新误解为市场的变化。因此,面对日益丰富和流行的“文化营销”热潮,无论是从经典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进行挖掘复兴,还是借助时尚潮流的社会文化开拓创新,我们都要清晰地了解并把握其本质:通过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寻找与内心的共鸣,并获得其价值认同,从而拥有企业持续存在和不断成长的基础。(本文完)

  结语:

  文化营销需要以品牌文化为契合点,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重要的渠道,反映并传递企业文化,使企业求得生存与持续发展,同时贴近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理解消费者,获得品牌的价值认同,以至于影响甚至引领新的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

 

责任编辑:
申延玲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