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英文版
去年义乌进口的红酒六成不合格 非法添加物、无中文标签、标注内容错误成三大顽疾
日期:2015-03-23 09:42:33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阮宏伟

  进口量的逐年攀升和价格频频走低,使得进口葡萄酒走入了更多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品之一。不过,近日义乌检验检疫局在对口岸拟进口葡萄酒的抽样监测结果却显示,在国外酒庄生产、原瓶进口等光鲜外衣下,其品质问题依然突出。

  最近,义乌市检验检疫局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年义乌检验检疫局共对108批次进口葡萄酒进行了抽样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标签标识、致病菌、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品质参数等六大类检测项目,共检出不合格68批,不合格率高达62.96%。

  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主要涉及非法添加物、超范围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无中文标签、标注内容错误等问题。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了我国禁止在酒类中使用的添加剂;二是国外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不严格,出现违法添加我国不允许食品中使用物质的情况;三是进口商对标签标注把关不严格,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故意漏标部分内容。

  义乌市检验检疫局表示,对检验出的不合格批次,检验检疫部门将要求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实施检测,结果合格的方允许其入境,对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将对不合格批次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此外,检验检疫部门也提醒消费者,切勿盲目迷信国外葡萄酒,选购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健康安全。

  附:消费者甄别葡萄酒“简三招”

  1、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标签中应标注品名、配料、净含量、进口国、进口商(或代理商、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2、可以要求经销商提供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食品卫生证书》或其复印件进行核查;

  3、必要时可以联系检验检疫部门进行核实。

责任编辑:吴英华

【字体: 】 【关闭】 function doZoom(siz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 = size + 'px'; }

主 题:

内 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国酒业协会 | 国家葡萄酒质量网 | 西农葡萄酒学院 | 国际葡萄酒管理硕士OIV MSc

欧洲联合硕士Vinifera Master | Decanter | 中国食品信息网 | 糖酒快讯 | 红酒之家 | 酒斛网 | 华夏酒报 | 葡萄酒旅游网 | 中国红酒网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声明 站点地图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0-2014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编号:鲁B2-20051092号 鲁ICP备14006480号-1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202859d4df01aa8502db02af3e6d73d9'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