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发布日期:
2016-09-30 16:11:31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李凌峰
  他是中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的奠基者,设立葡萄酒专业、开创葡萄酒学院;他是学生们眼中的严师慈父,教书育人、授艺授德;他是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参与制定葡萄酒标准,为产区建设出谋划策……他就是李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华的成功,有他勤奋聪明的一面,但更多是因他对葡萄与葡萄酒事业的热爱。耕土耕心,酿酒酿人,这不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院训,更是李华一路走来的的真实写照。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身在他乡梦故土

  李华出生在重庆梁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李华考入四川农学院。四年后,1982年,李华考取了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园艺系贺普超教授的出国研究生,赴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留学。

  刚到法国那段时间,语言成为了困扰李华的最大问题,“到法国可不是去说说‘Bonjour你好、Au revoir再见’的,而是要把课程听懂,把知识学到手”。一方面,他苦练语言,强迫自己与同学交流,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另一方面,但凡课上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李华便借来同学的笔记,课后对照字典逐字逐句查阅,凡是导师指定的参考书,他一本不落从图书馆抱回宿舍。那段时间,李华常常熬夜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清早爬起来喝几口咖啡提提神,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时过一年,他便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3个学位,成绩全优。

  1985年,第四届国际葡萄遗传育种会议在维也纳举行,25岁的李华走上讲坛,一篇题为《欧洲种葡萄品种霜霉病感病性的鉴定——对几个杂交后代的分析》的学术报告,赢得了满堂喝彩。当年,李华拿到了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李华仅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的学业,“中国式的努力”加“中国式的聪明”让同学、甚至导师都为之惊讶。

  留学期间,学生们常常组织各产区的葡萄酒品鉴会,这让李华也萌生了举办一场“中国葡萄酒品鉴会”的想法,他兴致勃勃邀请老师、同学前来参加。未曾想,这些法国人刚喝喝一口便戏谑地反问李华,“中国的葡萄酒就是这味道?”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李华,更激励了李华,“毕业后一定要回国,要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中国葡萄酒。”
毕业后,一些法国公司邀请李华任职,波尔多葡萄研究所也希望能与他签订合同进行合作。能在法国酿酒、从事科研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李华的心早已飞回祖国,那里的葡萄酒事业正在酝酿着起飞,故乡的热土更需要他。其实,早在法国留学期间,李华就深感中国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专业人才的匮乏,并为此忧虑。因此,当贺普超教授提议在中国大学里创办第一个葡萄酒专业时,李华非常兴奋和激动。为此,他先后3次回国奔走呼号,积极游说有关部委,并最终圆了此愿。1985年,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在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呱呱坠地,在国外刚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李华归心似箭……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换得桃李满天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偏僻的西北小镇杨陵,正是人才大量流失之际,但李华却义无反顾地回到这里,面对一无开办费、二无专业人员、三无专业教材、四无实验条件的“四无”窘境,李华没有气馁,他与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那段时间里,李华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分昼夜地工作,甚至曾一度因劳累晕倒在教室讲台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华和同事的齐心协力下,一项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审定和完善教学计划、培训师资、调整师资结构、编定专业教材、借款建葡萄酒实验室……新专业很快走上了正轨。

  潜心教学之余,李华还深入产区、企业。大大小小葡萄酒厂慕名而来,邀请他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几乎是随叫随到。假期时间,他遍访国内主要葡萄酒产区,他看到了张裕、长城、青岛、北京等工艺、设备先进的大厂,看到了更多设备落后、工艺落后的中小酒厂。掌握国内各类葡萄酒厂的实际情况后,他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始潜心研究,广泛实验。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方案,对那些经营规模不大,生产不景气,效益不理想的厂家采取“救命”措施,把他们从濒临倒闭的边缘线上救活;针对那些经营规模大、产品销路不错的厂家,采取锦上添花的技术措施,扩大产品销路,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他还为许多新厂出谋划策,从一开始就注意新建厂的技术设备,工艺流程,力争最优化设计。

  李华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一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回到学校的李华提出了更大的设想——建立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学院。当初学校只给地皮,没有经费,建葡萄酒学院所需的近300万元要自筹。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最终,受李华的感召,一些企业家拿出了投资。1994年,李华联合全国1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

  三十多年过去了,李华已不再年轻,但他用自己青春培养了无数年轻人,他一手创办的葡萄酒学院为企业、科研单位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其中,由李华亲自带出或由他领导的团队指导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将近四百名,本专科生两千多名,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人员达一万多名。凡有葡萄酒处,皆有西农人,中国的葡萄酒产业之所以能迈上一个新台阶,与西农葡萄酒学院的贡献密不可分,与李华的贡献密不可分。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开创体系谱新篇

  在法国留学时,教授和企业为了挽留李华曾对他说,“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的中国根本不适宜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生产”。李华不以为然,“我的目标,就是让中国所有种植酿酒葡萄的老百姓都喝上自己产的优质葡萄酒,使中国真正实现葡萄酒强国的梦想。”

  要改变“中国不适合优质葡萄酒生产”的偏见,李华选择从基础研究入手。留学归国后,他首先在教学、科研、生产方面,改变中国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工艺,改变中国葡萄酒的生产标准。1994年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GB/T 15037-1994 葡萄酒)。他和同事们先后取得诸如葡萄优质抗病育种、葡萄气候区划、葡萄酒微生物、地理标志及其保护体系等系列研究成果,系统地解决了制约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理论、技术和实践问题。  

  通过对世界通行的各类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的深入研究后,李华发现国外传统指标均是基于以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特点的地中海式气候提出来的,并不适用于中国。“以夏季湿热、冬季干冷为特点的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导致葡萄生长季积温可在较短时期内达到相同的值,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实际热量状况;而雨热同季的特点,决定了区划指标体系必须同时考虑水分指标”,发现这一问题后李华全面深入研究酿酒葡萄成熟过程与中国雨热同季特殊气候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新指标体系,并得到了国际葡萄学界的高度评价。

  三十多年来,李华在葡萄优质抗病育种、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葡萄品种和酒种区域化、葡萄酒地理标志、葡萄酒工艺及质量控制、葡萄酒及果酒品尝学、果酒开发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项目及横向推广项目30余项,培育优质抗病葡萄新品种2个,新品系3个,开发新产品20余种,9项科研成果鉴定,获得28项国家专利,出版专著2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办国际会议17次,应邀做专题学术报告70余次。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除了教学和科研外,李华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酿酒师,虽然这个身份相比起其他的头衔和名号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却沉淀着李华对葡萄酒最初的热爱与激情。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后,李华创办了杨凌李华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其实,1994年李华牌葡萄酒问世之初也引起过争议,有人说李华不务正业,有人说他穷疯了,有人说他想做大“李华产业”,面对流言蜚语,李华一笑而过,他心中的想法再单纯不过,只是想告诉中国消费者、生产者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葡萄酒,是想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做大。他也的确做到了,有许多从西农葡萄酒学院走出来的酿酒师,人生中喝到的第一瓶葡萄酒就是“李华牌葡萄酒”。“李华牌葡萄酒”先后26次在国际评酒会上获金、银奖和国家名牌产品奖、省优部优奖。199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品尝了李华牌葡萄酒。

  面对如今许多学校成立葡萄酒专业或者学院,李华很欣慰,“产业发展不是只考一个葡萄酒学院来支撑的,葡萄酒学院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要在竞争中发展,有竞争才能推动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把积累三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葡萄酒学院的风格充分总结出来,传承下去便是李华正在努力的事情。传承人才,也是传承理念的一种方式。李华认为,中国葡萄酒工程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在理念上仍然受西方葡萄酒发达国家的“入侵”,“消费者是不是都喜欢进桶的酒?是不是所有的酒不论品质都一定要进橡木桶?”李华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却点出了行业中不乏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他认为目前许多企业对“理念入侵”未引起足够重视,西方所谓理念影响越大,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对他们的依赖也就越大。“干型酒工艺出现之前,中国人曾一度习惯了半汁酒,我们花费了多少年的时间来改变;其他所谓的理念我们还需要花多久去颠覆?”李华认为,只有在理念上创新和传递,才能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酿酒师风采录(137)李华:耕土耕心 酿酒酿人

  相比起一个企业的发展,李华更加关注产区的未来。但凡有李华的发言和讲座,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企业代表,都像听课的学生认真记录着,生怕漏掉重要的观点。在烟台,他建议沿海产区改变原有的格局,逐步加大白葡萄的种植比例,提出重视晚熟品种和早熟品种,减少雨热同季对葡萄品质的影响;在宁夏,他带领师生组成了“李华工作室”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工作站”,为红寺堡小产区葡萄产业发展把脉指路;在甘肃,他强调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高度结合,综合利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建立优质葡萄酒生态区;在新疆,他协助新疆政府制定了《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新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一定要实行机械化和简约化;在西南,他致力于研究和规划“大香格里拉”项目……各产区发展步入正轨,葡萄酒产业发展更是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像宁夏、甘肃、新疆、云南、四川、西藏这些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李华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一杯完美葡萄酒的诞生,是阳光、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的协同,而这是无法复制的,产区特色是葡萄酒的核心。”李华曾在许多场合提到,中国没有波尔多、勃艮第,法国也没有宁夏、新疆,我们拥有的只能是属于自己的风土,自己的产地,自己的文化。

  面对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的凶猛势头,很多人认为国产葡萄酒竞争力薄弱,市场将面临巨大危机,从而对国产酒的前途表示忧虑,甚而失望和迷茫。在李华眼中,中国葡萄酒唯有保持本民族的特性,才能够成为国际市场有力的竞争者。“葡萄酒是个性化极强的产品,无论是旧世界的传统工艺还是新世界的工业化生产,每一个国家的葡萄酒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也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将这一独特个性充分表现在葡萄酒上,才能够得到中外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李华对中国葡萄酒事业的执著和热爱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和骨子里。

  耕土,受他影响、指导的产区无数;耕心,他为中国葡萄酒寻找本土理念;酿酒,他的酒不进入市场却是许多人的启蒙酒;酿人,他的学生遍布行业每个角落;他说,“葡萄酒选择了我”,但他实实在在影响着中国葡萄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
许洁依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