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薄若莱新酒之启示
发布日期:
2011-11-22 09:26:13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赵伟良
  美国人和法国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思路决定出路!一切皆有可能!

  苹果的成功在于设计与营销的创新,在人们普遍形成的对于手机的固定俗成概念下,苹果将移动互联、游戏、微博等等功能完美地结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了世界。而法国人对于薄若莱新酒的成功操作,同样始于一个大胆的创意,他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在全世界风光无限,而更成功的在于当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普遍沉浸于对波尔多陈年酒的品鉴与收藏的心理定势下,每年十一月第三个星期,薄若莱新酒从法国空运到世界各地,全世界的葡萄酒爱好者翘首期待并为之欣喜若狂,他将宛如青少年时期的新酒成为年复一年人们追捧的新宠。

  美国人和法国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思路决定出路!一切皆有可能!

  苹果的设计创意在于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电话概念,而是创造了移动互联办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并将美学体现到产品当中,让人们为之痴狂,换言之,苹果并不是在卖手机。而同样薄若莱新酒也并不是在卖酒,而是在卖第一口新鲜,卖一个时间点,一个礼物,一个仪式,一个节日,就像圣诞老人在圣诞节派礼物一样,令孩子们望眼欲穿。他们的焦点并没有放在产品上,而是放在了人性上,放在了需求上。

  中国人历来不乏创新,然而时下创新却成为稀缺产品,山寨产品随处可见,擦边球产品和假货屡禁不止,创新成本高,周期长,而模仿和投机则可以很快见到效益。中国今天的产业结构模式已经在悄然变化,高污染的能源消耗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知识性、科技型、创意型文化产业靠拢,这是大势所趋。拿葡萄酒行业看,近几年从业的企业和个人越多,但是最多感受到的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低价冲击市场导致利润透明,假拉菲充斥市场。贸易、团购和连锁加盟等营销方式成为主流,很少能够看到葡萄酒领域的创新之举。

  最简单的现象是目前干红仍然是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主流,而诸如桃红、干白、起泡酒、贵腐酒等一些酒种对于消费者来说仍然很陌生,量走的很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红色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同,象征着鸿运当头、开门红、红红火火等心理暗示,尤其在送礼时更加注意这些了,如果不谙世故送支干白则被视为不敬。第二,中国的葡萄酒文化目前还停留于酒桌文化,饮酒的目的不在于享受美酒美食,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笔者称之为餐桌暴力,自然不会在选酒上下太多功夫;第三,葡萄酒消费普及还远远滞后,尤其是葡萄酒与菜肴的搭配,在消费者层面普及得非常有限。而笔者认为,以上三种问题的每一项的颠覆都将是市场空间的极大扩展。只是笔者所看到在这方面尝试的公司太少太少了,笔者的葡萄酒营销策划团队为某酒商策划的将葡萄酒文化与餐饮文化和跨行业资本资源巧妙的结合,让一些领域的消费者感受到了葡萄酒的真正魅力,从而维护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葡萄酒正在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改变的力量不是酒本身,而是葡萄酒所承载的文化,这种文化恰恰是和人性的对接之处,需要我们去玩味与创造。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还是那句话:思路决定出路,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发表于《葡萄酒商务》2011年第11期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