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焉耆盆地的戈壁滩上,中菲酒庄以愚公般的执着开垦土地、植树造林,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打造出中国“酒庄酒”认证的先行者和“双有机”认证的标杆酒庄。从一杯酒的梦想出发,中菲不仅让荒芜大地焕发生机,更以独特风土和匠心精神,酿造出荣获国际大奖的佳酿。
如今,在2025年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的舞台上,中菲酒庄以代表性产区之姿,展示了新疆葡萄酒的非凡魅力,让更多人走近焉耆,走近中菲。
2025年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是新疆产区葡萄酒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新疆“4+2”葡萄酒产区格局也整体亮相。今年的丝绸之路葡萄酒节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酒庄、经销商和消费者,不仅可以品鉴各种葡萄酒,还有葡萄酒产区推介会、葡萄酒大师班、葡萄酒庄体验之旅等活动,全面展现了新疆葡萄酒的多样性与潜力。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中菲酒庄成为备受关注的代表之一。葡萄酒节期间,中菲酒庄不仅带来了获奖频频的各类葡萄酒,还特别开放酒庄,让来宾在酒庄中直观感受戈壁土地孕育出的葡萄酒魅力。对许多第一次来到焉耆的游客而言,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比展台上的一杯酒更直观、更难忘。
而这个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十余年前。2009年,创始人纪昌锋怀揣“酿造中国人自己的优质葡萄酒”的梦想,在焉耆盆地一片荒凉戈壁上播下了第一株葡萄藤。这里曾寸草不生,狂风裹挟飞沙,石块密布,生机难寻。但纪昌锋坚信,这片土地具备孕育好葡萄的潜力——北纬42°的“黄金酿酒带”,全年3000小时以上的日照,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少病虫害,南临博斯腾湖提供水源,北依霍拉山雪水灌溉,正是优质葡萄所需的独特风土。
然而,梦想的实现并非易事。面对成片石头覆盖的土地,他和妻子李翠平带领200名工人,用三年时间人工捡石,硬是堆出了一座“白石山”,同时从霍拉山拉来土壤,把万亩土地填高70公分。为了改善土质,他们不惜重金,每年投入200万元购入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然羊粪,持续十多年坚持施肥,让贫瘠的戈壁变为绿洲。为了防风固沙,他们在葡萄园周围种下四万棵青杨和胡杨,逐渐筑起绿色屏障。
今天,当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取代荒凉戈壁,当狐狸、野兔与工人共享这片生态乐土,中菲酒庄“善待自然”的理念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作为中国首家对西拉进行大规模种植的酒庄,中菲在品种选择上独具眼光。西拉与马瑟兰,成为酒庄最具特色的双子星。其中,马瑟兰在著名葡萄酒专家、“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葡萄酒顾问”李德美教授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新名片,多次在布鲁塞尔、DECANTER等国际大赛上摘得金奖。
目前,中菲酒庄已定植8000亩葡萄园,年产葡萄酒2000吨,形成干杯、尽欢、尊享、马瑟兰、珍藏五大系列14个品类,满足从果香即饮、环保轻饮到收藏级精品的多层次需求。截止2025年,酒庄已获得国内外大奖400余项,成为中国精品酒庄的佼佼者。
2012年,中菲邀请意大利阿克雅建筑设计事务所打造生态酒庄主体。酒庄建筑由一个长方体与七个圆形镂空结构组成,既寓意七个星镇,又象征北斗七星。设计融合东方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同时兼具国际审美与环保节能理念。
酒庄地下8000平方米恒温恒湿酒窖,配备法国橡木桶、意大利灌装设备和自主研发的“敞口发酵罐”,既保证了工艺水准,也展现了技术创新。
更重要的是,中菲酒庄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文化传播的综合体。占地70亩的中菲小镇汇集游客中心、酒文化博物馆、影剧院、酒店、餐饮、品鉴中心等设施,既能满足参观、采摘、体验需求,也成为新疆旅游与葡萄酒文化的重要窗口。
“好的葡萄酒必须有好原料,也必须有匠心与责任感。”纪昌锋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酒庄创立之初就聘请世界级葡萄酒顾问李德美教授担任总顾问,指导选址与种植,并亲自推动马瑟兰的本土化发展。
中菲酒庄不仅坚持绿色有机、可持续发展,更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十余年来,酒庄累计捐赠环卫工人生活补贴1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0万元,支持教育系统100万元,帮助烈士家属与弱势群体渡过难关。
在霍拉山村,纪昌锋通过土地流转带领村民种植土豆、洋葱、茴香等农作物,带动就业和增收。酒庄还为工人建住宿楼与食堂,逢节假日组织文娱活动,让员工家庭在酒庄扎根安居。
这种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关怀,使中菲不仅是一家酒庄,更是一片温暖的社区与精神家园。
作为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首批“酒庄酒”,以及同时获得“双有机认证”的酒庄,中菲不仅是新疆产区的代表,更是中国精品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的名片。纪昌锋常说:“葡萄酒是大自然的礼物,也是时间和人的故事。我们要讲好属于新疆、属于中国的葡萄酒故事。”
未来,中菲酒庄将继续坚持生态种植、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播,致力于把“善待自然”的理念酿进每一瓶酒里,让世界在葡萄酒中读懂中国风土与匠心。
2025年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为整个新疆葡萄酒产业提供了一个向外展示的重要平台。中菲酒庄以代表酒庄之一参与其中,带来酒款展示、酒庄体验与文化交流,赢得了参展嘉宾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中菲酒庄创始人纪昌锋表示,葡萄酒节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让外界真正走近新疆、认识焉耆的契机。“通过这次葡萄酒节,更多人知道新疆不仅有瓜果和美景,还有极具特色的葡萄酒。”他强调,这对于提升产区认知、推动市场拓展意义重大。
在酒庄体验环节,游客不仅品尝到了获奖的马瑟兰与西拉,还深入了解了戈壁滩改造成葡萄园的故事,亲眼见证了中菲酒庄“愚公移山”般的坚毅与“善待自然”的理念。这种沉浸式的产区体验,让葡萄酒节超越了单纯的品饮活动,而成为文化和精神的交流。
更为重要的是,葡萄酒节推动了新疆产区的集体亮相,增强了市场信心。中菲酒庄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展示了新疆风土的独特价值,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葡萄酒完全有能力与世界各国葡萄酒同台竞技。未来,随着更多产区活动的举办,中菲酒庄将继续肩负“产区使者”的角色,把新疆葡萄酒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本文内容来自和韵Aftertaste,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