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座赤道上的花园城市,一直是亚洲美食与葡萄酒的中心舞台。
上周,庄主 Rita 携同团队前往新加坡,从私密晚宴到大师班品鉴,从顶尖侍酒师到米其林餐厅,走进这座多元而开放的城市。在杯盏交错之间,见证中国精品葡萄酒与世界同频的可能。
对仙岛酒庄而言,新加坡并不是「第一站」。酒款诞生于中国蓬莱,最早走进香港市场,如今来到新加坡,继续拓展它的旅程。
选择新加坡,是因为这座城市与 Rita 和 KC 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他们在这里生活过、成长过、养育过孩子,所以当酒庄走向海外时,新加坡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二个目的地。
在这里,每一次举杯,既是分享,也是回归。它让一段个人记忆与一段中国葡萄酒的新篇章,交织在同一个夜晚。

相遇与好奇,从餐桌开始
抵达新加坡的第一晚,仙岛酒庄举办了一场小型晚宴,邀请了十余位本地餐饮及葡萄酒界的重要嘉宾。
在轻松的氛围中,嘉宾们首次品鉴了来自蓬莱丘山的酒款,并就风格特点和餐酒搭配展开交流。不同的视角带来了丰富的反馈:既有专业的技术性评价,也有结合餐饮实际的思考。这种开放而坦诚的讨论,正是新加坡葡萄酒文化的魅力所在。
对庄主 Rita 来说,这一晚有着特别的意义。她和丈夫 KC 曾在新加坡生活多年,把这里视为「第二个家」。如今带着自家酒庄的作品回到熟悉的城市,与本地专业人士和朋友们分享,她形容这种感受既温暖又令人兴奋。
这场晚宴不只是一次品鉴,更是一个起点。它让更多人第一次认真地将中国精品酒与餐桌联系起来,也为后续的大师班和合作铺下基础。

专业的舞台 · 大师班与对话
在新加坡乌节康莱德酒店 (Conrad Singapore Orchard) 的 Park90 酒廊,仙岛酒庄举办了一场专业大师班。到场的嘉宾包括多位侍酒师、藏家以及本地葡萄酒爱好者,氛围专注而严谨。
大师班由庄主 Rita 与 Stellez Vine 的侍酒师 Dylan 联合主持。活动中依次展示了不同酒款,从清新细腻的霞多丽,到结构复杂的品丽珠,全面呈现了酒庄的酿造特色与潜力。
嘉宾们认真品鉴、记录,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见解。有的从经典产区的角度进行比较,有的则提出关于风土与未来发展的思考。讨论虽然多元,但共同点清晰:这些酒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值得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这场大师班不仅是一次品鉴,更是一个对话的平台。它让本地专业人士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葡萄酒的多样性,也让仙岛的故事进入到更国际化的语境之中。
美食与葡萄酒 · 海天楼的桥梁
在泛太平洋酒店顶层的海天楼 (Hai Tien Lo),仙岛酒庄的葡萄酒首次与新加坡高端粤菜展开搭配尝试。落地窗外是狮城天际线,餐桌上则是多道精致粤式菜肴。
当日的菜品涵盖了手工点心、经典海味与主厨招牌菜。轻盈细腻的点心与白葡萄酒的酸度相呼应,而层次丰富的主菜则凸显了红葡萄酒的结构与厚度。通过菜与酒的相互衬托,展现出全新的风味组合。
多位到场嘉宾表示,这样的体验颇具新鲜感。他们认为葡萄酒并非只能出现在西餐餐桌,与东方饮食文化结合同样能够展现优雅与精致。
海天楼的这一站,不仅是一场餐酒搭配实验,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汇。它让中国葡萄酒在新加坡的餐饮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城市的落点 · 从酒桌到酒单
更令人兴奋的是,葡萄酒真正落点在新加坡的日常。
在一系列拜访与交流之外,仙岛的酒款如今也已正式进入这座城市的餐饮版图。
目前,我们的葡萄酒已走进多家知名餐厅与酒吧,其中既有 Labyrinth这样的米其林星级餐厅,也有 Dempsey Cookhouse、Shang Palace、滨海湾金沙 (Marina Bay Sands)等地标性餐饮场所,以及更多正在加入的合作伙伴。
这种广泛分布意味着,仙岛葡萄酒不再只是活动中的一杯,而是能够与世界各地名酒并肩,出现在新加坡最挑剔的酒单与最闪耀的餐桌上。
对本地消费者而言,这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无论是正式的商务宴请,还是朋友小聚的餐桌,都可能点到一杯来自丘山的葡萄酒。
当酒真正进入城市的日常,它不再只是一个远方产地的故事,而是成为生活里可以随时举杯的选择。
或许,下次当你来到狮城,也会在熟悉的酒单上与我们不期而遇。

超越一杯酒 · 为什么重要
这趟新加坡之行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场场品鉴。
它让我们看到,中国葡萄酒正在被认真倾听与讨论;它让我们确认,东方的土地同样能够孕育出属于世界的味道;它也让我们期待,当这些酒出现在航班、酒单和餐桌上时,它们会慢慢走进更多人的日常。
一杯酒,可以带来味觉的享受,更可以成为沟通文化与心意的桥梁。
对仙岛而言,「走进世界」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从丘山到香港,再到新加坡,仙岛酒庄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未来,我们还将带着风土与故事,走向更多地方,与更多朋友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