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西班牙天然塞业回升
发布日期:
2012-09-13 11:45:46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吴运州编译

  Antonio Gorgot的家族已经有三代人走进西班牙北部的山林中,获取制作软木塞的原料栓皮栎。但在短短几年前,这个家族的生计受到了软木塞业停滞发展的胁迫。08到10年间,受国际上塑料塞及铁质螺旋塞冲击,以及世界葡萄酒销量减少的影响,西班牙的软木塞销量急剧下降。

  现在,西班牙传统的软木塞市场已经恢复。这归功于貌似不太可能的救世主:那些前沿实验室的研究者们。他们致力于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天然塞仍是保存和服务瓶装酒最佳方式之一。

  “我们确实欠着这些实验室的人情,但该项研究证明了软木塞具有其它产品无法替代优势,这对市场的影响重大。”现年53岁的Gorgot感慨到。目前,西班牙天然软木塞的产量已经恢复到历史最佳年份的水平。这也是自西班牙陷入第二次经济衰退期三年以来的一个亮点。

  软木塞商和葡萄酒生产商提及,软木塞业的重振大部分归功于科学家们的帮助。他们帮助引介了欧盟一项旨在认证软木塞质量的协议,提升了软木塞产品的质量。

  西班牙的软木塞生产区,如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安达路西亚(Andalucia)埃斯特雷马杜拉(Extremadura)等已经委托科学家一项任务,即保证软木塞不会发生臭名昭著的“软木塞污染”—一种由TCA(三氯乙酸)引起的霉臭味。

  位于吉罗纳(Girona)的加泰罗尼亚软木塞研究所(ICC)是同行业中最大的一家软木塞研究机构。尽管其公共经费有所削减,但仍继续相关研究,因为它与软木塞生产商和葡萄酒瓶制造商签有协议——不断提高软木塞的规格,增加他们的优势。这个实验室测验了各类型软木塞与葡萄酒瓶,研究哪种软木塞表现最佳;它还利用微生物分析法测试了软木塞是否发出臭味或者污染分子;并通过测压法、分析软木塞提取物等检验塞子的强度;试验中,还设置了塑料塞对照组,结果视经销商的购买意向而定。最终试验结果为,那些使用软木塞的葡萄酒质量远远超过了其他产品,更受经销商的欢迎。

  市场推动

  测试也表明,在某些时候,葡萄酒品尝者错怪了软木塞。里奥哈酒庄集团研究和发展部主任Juan Pablo Orio回忆说,“在英国的一场葡萄酒品鉴会上,一位客户抱怨某款酒有软木塞味,但我们最后检查出这款酒使用的是塑料塞。”如今这种乌龙事件不那么普遍了,这要感谢软木塞生产商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这项研究为软木塞生产商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特别是更有利可图的出口市场,因为它远离了经济混乱期的西班牙本土。西班牙自从19世纪就开始出口软木塞,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软木塞出口商。去年出口额高达3亿欧元(近4亿美元)。每年售出约30亿软木塞,其中13亿软木塞供给起泡酒,其它17亿供给普通葡萄酒。

  目前,许多国家中低端葡萄酒中使用塑料或者铁质塞子的数量增加,如英国、德国等。但西班牙的生产商却在推动传统软木塞的优势和发展。

  “与另一种可替代的软木塞(合成塞)相比,人们忽视了一点,即真正的软木塞(天然塞)能发挥更好的作用,”ICC主任Manel Pretel说到,“合成塞产生的问题,如氧气量过低或过高,而真正的软木塞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天然塞被压进瓶子后,体积会立刻复原85%,从而密封酒瓶。

  合成塞

  作为竞争对手,合成塞生产商已经注意到了天然塞的提升,但他们坚称,在天然塞市场仍然充斥着许多伪劣产品。

  最贵的天然塞取材自一整块树皮,但“聚合”塞则取材自树皮的边料。“这种软木塞含有的化学成分,比塑料塞更复杂,并具有侵略性。” 卓越软木塞(Excellent Cork,一家西班牙合成塞企业)经理Carlos Valero说到。对此,西班牙软木塞业称,随着诸如ICC类似的实验室研究机构的发展,聚合塞的质量已经提升了许多。

  越来越多的环保主义消费者意识到,生产软木塞的树种,如栎树、栓皮栎等,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软木塞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为树皮会重生。“从可再生和生态系统考虑,它是一种绿色经济。” ICC的Pretel说到。

  在每年五到八月的收获季,Gorgot带着4-7人的工作小组,进入位于紧邻法国边境的Alt Emporda森林,收获软木塞材料。他们通常寻找那些茂密的、杂乱无章的树进行收获,而不是那些成行的树。

  在收获季节,一位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挣到100欧元。一棵栓皮栎只有长到25年的时候,才可以进行第一次收获,下次收获的时间则在8-14年以后。质量足够好的树皮应是第三次收获以后的树皮。

  “你无法在一两年间就学会如何剥取栓皮栎,需要熟练运用你的斧头,留下紧贴树干的那层树皮,以保证这棵树可以恢复,直至下次的收获。”

  (来源:http://in.reuters.com)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译者联系

  arthur.wu@winechina.com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