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场汇聚20款高品质中国葡萄酒的深度品鉴活动在龙亭酒庄拉开帷幕。来自蓬莱产区的20余位酿酒师齐聚一堂,以DWWA、CFWC等国内外权威赛事结果为参照,共同品鉴风格各异的高分酒款,深入探讨中国葡萄酒的风格演进与市场破局之路。

WA25-白金奖和赛事最优(Best in Show)评选进行中02-图片拍摄Ellen-Richardson
权威赛事结果凸显中国葡萄酒的三大变化
一个月前,2025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以下简称DWWA)结果公布,中国葡萄酒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在榜单发布消息中,大赛评审会总结了今年评审的原则和中国葡萄酒的总体表现,更折射出当前中国葡萄酒风格、价格、消费趋势等层面的三大变化。
果香、细腻、轻盈的酒款更受评审青睐。长期担任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评委的Peter Csizmadia-Honigh曾表示,在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红葡萄酒一度极为追捧“过度的萃取、高酒精度和过重橡木桶陈酿”,但也有酿酒师已经注意到评委们的评价,开始逐渐重视新鲜清爽风格,而今年的榜单如实反应出了这一转变。

DWWA高分品鉴会(蓬莱产区)品鉴酒款
从今年的DWWA榜单中,我们发现排名靠前的高分中国葡萄酒无一例外都具备“果味丰沛、果香突出”这一香气特点;口感上,白葡萄酒的清爽酸度、红葡萄酒的细腻单宁则更受评审偏爱;整体风格上,一款酒是否具备完整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在各类赛事中“浓郁、厚重、饱满”,深受酒评家认可“高端大酒”不再是获奖的唯一解。酒庄不仅要有展现品质高度的作品,更要有在消费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爆款,这种风格的平衡,很显然需要庄主和酿酒师极富远见的前瞻和不破不立的勇气,中国葡萄酒也需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中低价位酒款也有资格角逐最高荣誉。纵观今年DWWA获奖酒,我们发现中国葡萄酒的价格正在回归理性。许多均价100-200元之间,具有极高性价比的酒款脱颖而出,以往动辄上千元的高端产品比例正在减少。

DWWA25-评审周的五个评审大厅之一-图片拍摄-Nic Crilly-Hargrave
DWWA每届赛事都会设置最佳性价比金奖(Top Value Gold)榜单,只有零售价低于15英镑(约146人民币)的最佳30款金奖葡萄酒才可入选。今年,东方裕兴酒庄的戈蕊红马瑟兰2024入选这一榜单,而东方裕兴酒庄获得赛事最优的酒款戈蕊红夜光杯则是东方裕兴酒庄的3号酒,价格定位中端。
在一众高分酒款中,不乏“好喝不贵”代表。张裕解百纳N188既是产品名亦是零售价,以188元精准锚定“腰部价格带”,是其面向“宴席消费人群”推出的中等价位酒款,赛事评语关注到这一点,指出其“果味深邃、质感细腻,在配餐时更显风度”。
今年国内某媒体转载DWWA报道的评论中,90%的评论与中国葡萄酒虚高的价格有关。“几乎全是年轻葡萄藤,大部分正牌卖的比列级庄还贵,怎么选还不知道吗?”“价格感人不敢试”“价格严重脱离市场,有点评分就上千元,这个价位全球可选择的 熟悉的好酒太多了”……诸多评论也能真实反映出大众对中国葡萄酒的观感,要赢得市场信赖和消费者的选择,不仅需要奖项的加持,更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口碑。

DWWA25-评审周在伦敦举行02-图片拍摄Nic Crilly-Hargrave
消费趋于年轻、多元,中国葡萄酒需要接地气。一个月前,中葡网组织的五色海岸清饮节就曾与蓬莱酿酒师“切磋”探讨过高性价比酒款的创新和开发,多年来“五色海岸清饮节”一直在推广轻快、易饮、性价比高、开瓶简单、包装明亮、个性鲜明的葡萄酒,很多产品都是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品牌的“引流利器”。
DWWA迄今已举办22届,这项国际赛事的举办地位于英国伦敦。伦敦也是全世界最成熟、最前沿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赛事结果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前国际葡萄酒消费趋势变化,如今葡萄酒消费市场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消费群体变化——Z世代与新中产正在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力。

中葡网编辑申延玲主持DWWA高分品鉴活动
50、60、70三代人曾是酒类消费的支柱群体,因年龄、健康等因素即将退出消费主场,而Z世代与新中产人群将成为酒类消费的主角。80、90、00后几代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葡萄酒体验,而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消费方式。包装设计、口味多样性、数字互动等方面成为影响这一群体选择葡萄酒品牌的关键因素,他们对酒类知识的掌握更全面,需求更多元、花哨,且未必长期、忠实地选择葡萄酒。
从“瞄准大奖”到“紧盯市场”,中国葡萄酒任重道远
中葡网总编孙志军在品鉴活动现场指出,通过此次品鉴我们发现一些酒庄已经感受到了当下市场变化,并率先做出了改变,他也针对上述变化,提出了几项议题与酿酒师展开讨论。

中葡网总编孙志军围绕品鉴酒款提出若干题议供蓬莱酿酒师探讨
在酒款风格方面,中国酒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追求做“大酒”,大酒固然要有,但有没有必要款款都是大酒,款款都是高价?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从低端的葡萄酒到高端的精品酒,消费者的选择和偏好各不相同,市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这意味着,葡萄酒市场的“高大上”时代已经过去,特别是那些酒体浓郁、橡木味重的高端酒已经没有了消费的主体,预示着“帕克时代”的终结。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细分市场上,酒庄要需要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推出不同价格档次的产品。
在价格体系方面,要做到诚信。当前市场环境不理想,中国葡萄酒品牌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将消费者转化成忠实粉丝?这里不仅需要有稳定的品质,良好的品牌形象,更需要有合理规范的产品定价。进口酒的营销价格可以连续多年不变,即便要涨幅,也是按照合理比例调整。反观国内有些企业,酒卖不出去时着急,产品获奖、库存不多、回头客上门时却又马上涨价。他敦促这些短视的商业陋习亟待规范,要给客户最基本的诚信。
在对话新一代消费者方面,作为酿酒师既要清楚本产区的风土优势,更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需求,结合产区特点,发挥专业酒庄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在最后总结环节,孙志军认为,Decanter等国际赛事的认可为中国葡萄酒打开了全球视野,但行业未来的关键在于中国葡萄酒品牌如何将“奖项光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动能”。

DWWA高分酒品鉴活动现场
品鉴会现场,蓬莱酿酒师群体踊跃发言,龙亭、张裕、仙岛等酒庄酿酒师积极分享种植、酿造经验。与会嘉宾们围绕酒款积极讨论,精彩点评鞭辟入里,将整场品鉴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推向高潮。
本次品鉴活动由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龙亭酒庄联合举办。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英珲在现场表示,蓬莱产区在2025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摘得两枚金奖在内的11枚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能够在世界权威赛事获得殊荣是对蓬莱产区的认可,也是对该产区多年来致力打造海岸葡萄酒风格的高度肯定。他还说能够同时品尝到这么多DWWA高分获奖酒,对蓬莱产区酿酒师团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品鉴活动合影
近年来,蓬莱产区不断探索海岸产区风土,在特色品种创新、海岛葡萄园建设、海藏陈酿研究、起泡酒开发等方面卓有成效。在市场推广层面,蓬莱海岸产区课程在国内遍地开花,葡萄酒出口法国、美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54.8%,成为推动中国葡萄酒突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