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怡园酒庄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太谷区,葡萄园分布在太行山西侧梯田地带,海拔870~950米。2025年出土工作从3月31日开始至4月14日结束,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高效完成。不同品种萌芽时间跨度较大,最早4月3日,最晚4月18日。4月11日至13日遭遇大风降温,管理团队通过喷施防冻药剂有效降低冻害风险。戎子酒庄位于临汾市乡宁县,海拔950~1300米,主要种植赤霞珠、梅鹿辄等品种。3月底至4月初进行施肥,4月4日后开始出土上架工作,采用“机械+人工”方式提高效率。4月11日至15日陆续萌芽,4月12日遭遇低温但防冻措施到位未造成影响。鱻淼酒庄位于左权县太行山西麓,海拔1200米,主要种植威代尔品种。今年出土工作于4月21日启动,5月1日完成,采取人工操作并推迟放苗以防倒春寒。受春季低温影响,萌芽期较去年推迟8~10天,不同地块萌芽时间差异显著。
2025年春季,山西葡萄酒产区在经历大风降温等气候挑战的同时,迎来了葡萄出土和萌芽的关键时期。山西怡园酒庄、戎子酒庄和鱻淼酒庄凭借精准的应对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成功抵御了倒春寒的威胁,为新一年的葡萄生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霞多丽
山西怡园酒庄坐落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太谷区一片黄土高坡,位于汾河左岸。葡萄园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太行山西侧的梯田地带,成阶梯状辐射周边村落,海拔高度870~950米,高差近100米,地形东北向西南倾斜。

赤霞珠
2025年山西怡园酒庄的出土工作从3月31日开始,至4月14日全部结束,历时15天。由于不同品种的出土时间存在差异,工人采取分批作业的方式,先由机械完成表层刮土,再由人工精细清理葡萄根部周围的土壤。出土期间劳动力充足,高峰时段每日投入50-60人,得益于周边农闲期,人员调度较为顺畅,高效完成集中出土作业。

阿里亚尼考

阿里亚尼考种植园
种植师李岗介绍,不同品种的萌芽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品种于4月3日萌芽,最晚的则到4月18日才萌发,整体趋势与上一年度相近,无明显提前或推迟。然而,4月11日晚至13日期间,园区遭遇大风降温天气,夜间气温降至零下,存在倒春寒风险。为此,管理团队提前喷施防冻药剂,有效降低了冻害威胁。此外,园区还进行了浇水、旋地和早熟品种的抹芽工作,为新一年度的品质奠定基础。

丘陵、沟壑、梯田,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戎子酒庄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地处吕梁山脉南段、黄河中游东岸的晋西黄土高原上。酒庄葡萄基地海拔950米~1300米之间,面积5800余亩,主要品种为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西拉、马瑟兰、小芒森等。

小型机械出土

葡萄藤长出新叶,一片生机勃勃
酒庄基地部介绍,3月底至4月初,农户在葡萄出土前陆续进行施肥,主要采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利用埋土沟施肥后回填约三分之一的土掩埋肥料。4月4日后,气候趋于稳定,农户开始将葡萄主蔓从土中挖出,引绑至第一道铁丝上,并同步清理定植行内剩余土壤,回填推平。得益于干燥少雨的天气,土壤松散,人工出土比往年省力,同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采用“机械+人工”方式,大幅提高效率——机械完成大部分清土后,人工仅需处理少量余土,降低了工时成本。至4月12日,出土上架工作基本结束。

戎子葡萄品种(梅鹿辄、品丽珠、马瑟兰、赤霞珠、贵人香)于4月11日-15日陆续萌芽,4月15日-21日进入展叶期。今年萌芽时间较去年晚3天左右,但整体整齐,符合正常年份物候规律。4月12日遭遇大风降温,凌晨最低气温达零下1.5℃至零下4.5℃(不同海拔),但因防冻措施到位,未对葡萄造成影响。4月16日-20日气温迅速回升至25℃,加速了萌芽和展叶进程。在绒球期至展叶期前,园区还进行了清园工作,包括清理主蔓老皮、喷施45%石硫合剂结晶,以杀灭越冬病原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基数。目前,葡萄园已进入抹芽定枝阶段,为后续生长管理奠定基础。

鱻淼酒庄坐落于太行山西麓,海拔1200米

梯田式葡萄园,缓坡向阳
鱻淼酒庄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太行山西麓,海拔1200米的高山地带。酒庄拥有500亩梯田式葡萄园,主要种植威代尔品种,并辅以少量北冰红。园地依山势而建,呈缓坡向阳分布,如珍珠般环绕在左权湖周围,形成独特的微气候环境。

采取推迟放苗、保留防寒布等措施,应对可能的倒春寒
在今年的春季管理中,威代尔葡萄的出土工作于4月21日启动,至5月1日圆满完成。整个出土过程采用人工操作,未使用机械,包括人工扒土、葡萄藤上架、撤除防寒布及平整园地等。为应对可能的倒春寒,酒庄采取推迟放苗、保留防寒布等措施防止冻芽。

萌芽的威代尔
受闰六月导致的春季低温影响,今年萌芽期较去年推迟8-10天,整体气候干旱,出土期间无有效降水。不同品种和地块的萌芽时间呈现显著差异:北冰红最早萌芽,约在4月13日,比威代尔提前8天左右;威代尔的三个地块中,最早萌芽的地块始于4月21日,最晚的则延至4月25-26日,充分展现了山地葡萄园特有的地块差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