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5 15:31:39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李斯屿
第三幕:爱琴海上的明星——古希腊葡萄酒文明 (二)
长期以来,虽然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城邦之间也纠纷不断,战争连连,但是总体上看来,他们有着共同的“希腊身份”,也有着共同的文化归属感,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我们共同的“希腊身份”,它源于一种共同的语言,并以我们共有的神庙、共同的祭祀以及源自共同祖先的风俗为基础。
古希腊人宗教崇拜的神祗具有多神化和拟人化的特点,传说中最受古希腊人崇拜的十二主神大部分居于奥林匹斯山上,其他诸神则居住地点不定,他们也会偶尔乔装来到人类活动的场所。诸神力量强大,也有各自的分工,例如众神之首宙斯和他的配偶赫拉是整个神族的家长,雅典娜则是雅典和一些别的城市的守护神,也是艺术之神,阿波罗是智慧之神,波塞冬是地震之神和海洋之神,阿瑞斯是战争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与美之神,德墨忒尔掌管谷物,至于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之神。早期对神的献祭仪式相当简单,人们选择一个特别场所,在这里宰杀一头牲畜,然后把供奉神灵的葡萄酒洒在地上,之后将宰杀的牲畜烤熟吃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更加精致的仪式和越来越丰富的贡品祭祀这些神灵。大约公元前750年,希腊人开始建造神庙供奉他们的保护神,奥运会在此时兴起(大部分史学家认为在公元前776年)。运动会期间,所有战事必须搁置,来自整个希腊世界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竞技,优胜者除了获得崇高的荣誉,还能得到一定的奖金和纪念品,并享受许多城邦所给与的福利。

古希腊神话诸神

古希腊奥运会图
除了奥运会,古希腊人还有许多的神祗崇拜仪式,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设计,他甚至希望希腊人有365个节日,即每天向一位神祗献祭,这种理想最终没有实现,我们不知这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应该是感到庆幸还是惋惜。众多节日中,在场面和影响力上能够与奥运会相提并论的祭神仪式则是古希腊人对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在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与一名凡间女子的儿子,是有着凡人血统的正式神祇,由于宙斯妻子赫拉的嫉恨,他一度被赫拉肢解,宙斯又将他复活,从此狄奥尼索斯便在凡间游荡。传说中是狄奥尼索斯教会了人们如何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因此给普罗大众带来了欢愉,排解了烦恼。

古希腊陶器上的酒神形象
每年春季葡萄藤长出新叶或秋季葡萄成熟时,就意味着狄奥尼索斯来了,这时正是举行庆典的日子,早期的酒神节参与者们只有妇女,后来男人们也参与了进来。众多酒神信徒赤身裸体、头戴花冠,在野外毫无节制地饮酒、跳舞和狂歌,酒精作用下他们丧失了理智,先是把用来祭祀的山羊撕碎生吞,通过这种方式吸取生命的力量,有时一个偶然路过的男人会被他们当做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化身,众多酒神信徒会把他抓来撕碎,饮食其血肉,以纪念被肢解的狄奥尼索斯,随后的场面今人难以想象:酒醉唤起了众人对性的渴望,男男女女完全抛开了道德的约束,投入到混乱的性事活动当中,所有人都沉浸在了一种非理性的肉体陶醉和狂欢里。
在这种丧失理智的场合,任何人都有可能卷入早期酒神节的狂热当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当节日结束,所有人又回归到日常的工作以后,许多酒神信众由于道德的谴责会对酒神节中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这样的崇拜仪式无论对一个家庭还是对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于是,各城邦执政官开始介入这一活动的主持当中,庄严盛大的游行和文明的表演成为节日主题,到公元前五世纪,仅在雅典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节日就有四个,其中规模最为盛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城市酒神节,通过城市酒神节,普通民众获取了欢乐,政治家则在这里寻求人民的支持,然而城市酒神节留给全人类最伟大的遗产则是古希腊的戏剧。


早期的酒神崇拜
古希腊人将戏剧分为了悲剧和喜剧,这二者都源自早期的酒神节,并在城市酒神节中发展起来。悲剧,希腊语为“tragoidia”,意为“山羊之歌”,名字有可能是因为早期的酒神节中人们将山羊献祭给狄奥尼索斯时因撕扯和生吃山羊而导致山羊发出令人怜悯的悲鸣而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文学评论著作《诗学》记载,悲剧的创作源自酒神崇拜的参与者们所创作的酒神颂歌,这种颂歌的素材大量来自古希腊早期的史诗,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些颂歌在酒神节中由十多个人组成的合唱团进行演唱,到了后来,许多表演者或者醉酒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聆听颂歌,干脆扮作颂歌中的古希腊人物载歌载舞。一些作家观看了表演之后受到启发,到家中对酒神颂歌内容进一步加工,创作出了悲剧表演的剧本。

古希腊悲剧《酒神的伴侣》绘图

尼采的经典之作《悲剧的诞生》
悲剧创作来自酒神崇拜的颂歌,而喜剧创作则源自古希腊人们的生殖崇拜赞歌,这也和酒神节密不可分,因为生殖崇拜赞歌也是在酒神节中进行演唱的,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们会抱着巨大的男性生殖器模型游行,此时的整个表演会场气氛轻松,演唱者时而会中断演唱,和观众们开一些低俗下流的玩笑,这种气场和赞歌内容也为喜剧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之作《吕西斯特拉特》讲述了雅典妇女们为了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而集体组织性罢工,不与自己的丈夫们同房的故事。在那个时代的喜剧节目里,性通常是作家们拿来调侃的主体。
悲剧和喜剧的表演在城市酒神节渐渐成为传统,节日在每年的3月底举办,为期5天,但是实际上整个城市为了这个节日的到来早就已经开始忙碌。城邦执政官很早就开始挑选悲喜剧作家,这些人得有一定的名望,拿来参与节日庆典的剧本内容还要足够吸引人,悲喜剧作家选定之后的工作是挑选演员,然后张罗演员们的服饰和培训开销,这笔钱一般由城市里的富人赞助,这也往往成为一些有政治抱负的富人获得名望的捷径,通过斥巨资打造戏剧背景、购买演员服饰以及在节日中向市民分发福利,他们可以在市民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节日前两天,政府开始向民众透露入选庆典的戏剧剧情并介绍演员。节日前一天,政府组织人们把神殿中的狄奥尼索斯像请出来,并派人护送酒神前往乡村中巡游一圈,然后又送回来,但并不立刻送回神殿,而是把神像安置在剧场中,仿佛这样酒神也能观看到演出。终于到城市酒神节的正式举办了,第一天节日开幕,人们抱着巨大的阳具模型绕城游行,随后宰杀牲畜,将肉吃掉,并开始饮酒,演员们这时开始合唱,所有人载歌载舞,度过了节日第一天。第二天的游行时间较短,由那些父亲为国捐躯的亲少年穿上崭新的盔甲绕城游行,接受奖励。游行完成之后,参与城市酒神节的剧目开始上演,直到庆典结束。节日结束后的两天里,被城市执政官选做裁判的人对参赛剧目进行评判,分出名次。

图左:雅典狄奥尼索斯剧场遗址,环形区域为表演戏剧的舞台,周边斜坡为观众就座区,图中正对面的树林区则是当年的狄奥尼索斯神殿
图右:狄奥尼索斯剧场复原图
酒神崇拜和古典戏剧的诞生之外,葡萄酒的出现主导了西方宴饮文化。虽然古希腊的许多城邦在后来渐渐发展出了酒吧,而且形形色色的顾客频频光顾这里,但是作为社会的上层人士,人们更偏向于邀请一些同样有社会地位的人到特定的地点宴饮(不包括有身份的妇女,她们只能出席婚宴),这个宴饮地点可能是在家里,也可能是在神殿里某一个租来的房间,他们认为能够举办这样的宴饮才称得上贵族,客人在接到主人写在蜡板上的邀请函之后,往往会先沐浴一番,抹上芳香的橄榄油,换上一身干净衣服之后前往饮宴会所。酒会上,人们喝的是按一定比例兑过水的葡萄酒,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避免喝浓酒引起失态,另一个目的则是延长宴饮的时间。饮酒往往在当天日落时分开始,持续到第二天天明,饮酒前人们已经用过了饭食,接下来大家会一边喝酒一边开始热烈讨论最近的各种新闻,第一次见面的朋友们也可以借此机会相互熟悉,通过这种边喝边聊的方式,古希腊人总是能够获得极大的乐趣,而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一种的躺椅,从此古希腊人在宴饮场合开始告别坐着喝酒,取而代之的是躺在这种专门的躺椅上喝酒,这使宴饮变得更加惬意。酒会上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宴会主人请来各种文艺人员前来表演,贵族自己也会参与到这些文艺娱乐活动中,大量关于宴饮的抒情诗歌由此产生。饮宴过程中他们也会花钱叫歌妓过来寻欢作乐。

古希腊饮宴中除了葡萄酒以外的元素,从左向右依次是:歌女,妓女和侍童
在古希腊人的宴饮场合中,也许是由于葡萄酒的作用,性行为非常普遍,而且并不只是局限于两性之间,希腊人在宴饮场合发展出来的同性之恋往往是成年男子与青年男子(有时是男童)之间的恋情,这在当时的古希腊社会并不被排斥,反而是男性之间十分正常的社交情况。关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赤裸裸的肉体关系,而思想家柏拉图则认为:发自人体本能的男女肉体结合是肮脏的,当人们醉心于追求兽欲的满足时,往往会忽视对爱情真谛的探索,从宴饮文化中发展出来的男男之恋所追求的境界则更为神圣,这也是柏拉图式爱情所讨论的内容——对于纯粹的精神世界爱情的追求。

古希腊陶器上的同性之恋绘图

柏拉图著作《会饮》情景图
无论是宴会中的文艺活动,或是男性之间的同性交往,又或者仅仅是饮酒本身,种种活动都有一套不成文的标尺来对与会者身份进行界定,如果一个人面对饮宴中的各种活动表现得手足无措,或者此人滴酒不沾,又或者他在酩酊大醉之后胡言乱语甚至对其他人拳脚相加,这样的人将被其他与会者所鄙视,以后恐怕也再难以获得饮宴的邀请。
当然,葡萄酒除了带给人们激情与放纵,适量饮用葡萄酒有益人体健康在古希腊时期也已经被人们注意,古希腊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药专著上很多给病人开的药方都有葡萄酒,这极大影响了古希腊医学发展,许多医生参考他的著作对病人进行诊断,而在东方的波斯,许多国王只用希腊医生给自己看病,并支付他们高额的薪水。
(本文作者:李斯屿,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研究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