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葡萄酒营销年(2)正视环保对葡萄酒产业的影响
发布日期:
2010-03-19 13:07:03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记者 王同雁
  现在有人将环保视为“绿色经济”, 在“绿色营销”成为全球通行证的时候,如果企业还抱着传统的营销观念不放,那将把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站在“绿色经济”的前沿,谁就抓住了未来。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低碳概念”带进中国人的视野,“低碳生活”也成为近期国人竞争讨论的热点话题。其实,我国于2005年就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十一五”期间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提上日程,并为此做出许多努力,出台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制度。日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道路上中国政府已做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此外,还提出在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中国为此面对巨大压力,在2010年政府必将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产业,为未来的减排储备能力,以便更积极地应对压力,节约能源将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基本国策。
 
  节能减排早投资早受益
 
  进入2010年,在全社会掀起一股消费者追求低碳生活的热潮,这不仅要求消费者在行动上加以体现,更多的是转变观念,将节能减排落实在生活的细处。同样在葡萄酒行业,企业与消费者一样存在节能减排观念的变化。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长期的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趋势,谁早早的转变观念,谁就会早早从中受益。
 
  中粮集团早在2007年就认识到节能减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设节能环保型的企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才能实现国内产销量第一的战略目标,凸显品牌新的投资价值。于是在2007年6月率先在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建立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废水处理系统及生态园,成为国内葡萄酒行业首家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的企业,开创了行业循环经济的先河。2008年10月又将这一项目应用于烟台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据华夏长城介绍该系统正式运行两年来,高效解决了公司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处理和排放,通过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测试达标后,一部分供给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一部分用于周边千亩的葡萄园和厂区园林的灌溉,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不仅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30多万元,而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大气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应引入新的环保技术和观念
 
  某企业想在北京市周边地区审请葡萄酒生产项目,两年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得到审批,原因就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北京市严格控制新建电镀、采矿、冶炼、酿造、印染、化学工业等项目。一道“环保卡”就把这个葡萄酒生产的项目挡在了门外,无法通行。事例说明,环保问题或将成为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瓶颈,如不能引以重视,必将成为日后隐患。其实,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不光在酿造方面会造成废水污染,在原料种植、产品流通、企业管理中都可以涉及到。
 
  企业是否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环保型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在葡萄生长时期减少农药的使用,缩短产品的运输过程,采用简单的包装材料,避免繁琐的层层包装,大力开发使用太阳能,将一些环保的新技术新观念引入行业中。如果在一开始企业就把工厂规划成一个环保节能型的企业,也许不会卡在环保这道坎上。
 
  碳税开征对出口及生产的影响
 
  欧盟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后也放话,要对来自高排放国家的产品动用“碳关税”,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市场中一旦引入碳关税,必然会逼迫我国外向型企业采取更多的低碳行动。如果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中国出口产品可能将面临着平均26%的新关税壁垒,影响出口量。另外,目前财政部建议国务院在2012-2013年开征碳税,按照规划,开征初期,生产商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或将被课以10-20元的税费,以后逐年提高。
 
  虽然目前中国的葡萄酒还没有大规模出口,未来几年,因为国内市场的空间很大,出口量也不会大幅度提高,碳税的开征暂时不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融合,中国必然要加入到葡萄酒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如果没有未雨绸缪的思想,未来也会陷入困境。而对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来说,未来两年一旦开征碳税,必然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企业或将在新一轮的洗牌与重组中倒下去。
 
  现在有人将环保视为“绿色经济”, 在“绿色营销”成为全球通行证的时候,如果企业还抱着传统的营销观念不放,那将把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站在“绿色经济”的前沿,谁就抓住了未来。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