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塞酒庄第十四个采摘季历时57天,涵盖霞多丽、美乐、马瑟兰、西拉、赤霞珠五大品种。7月31日启动采收,首采用于起泡酒的霞多丽(酸度高、含糖量190-200g/L),8月13日完成其余霞多丽采收,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次采收美乐、马瑟兰、西拉与赤霞珠,9月25日基本结束。本季面临全球变暖与十年一遇严重冰雹双重挑战:前期高温促使酒庄运用2014年起研发的遮阴技术,通过副梢摘心保留5-6片叶为果实防晒;7月3日冰雹后通过多次疏果管理将损害降至最低,未影响酿酒品质。采收期间优化人力配置,因去年地块更新减少常驻工人,外聘季节性劳力配合训练有素的种植团队,保障采收质量。后续将投入自动修剪机开展冬剪工作,持续推进机械化升级。整体采收平稳顺利,为2025年份佳酿奠定基础。
我们的第十四个采摘季
57天!五大品种!葡粒归仓
天塞人今年的采摘季,始于7月最后一天。
历经近60个日夜兼程,即将结束又一年的忙碌与辛劳,我们迎来第十四个年份的葡园采收尾声。
当下,除了为酿造波特酒留下的10吨葡萄尚未采摘。其余葡萄品种的采收都已结束。
霞多丽,每年都是最早采收的葡萄品种。
7月31日,采收用于酿造“起泡酒”的霞多丽。
此时的霞多丽,酸度较高,含糖量达到190-200g/L,符合生产起泡酒的条件指标。
8月13日,我们开始采收其余的霞多丽。8月下旬,采收美乐。8月底,9月初,采收第一波马瑟兰,用于酿制新鲜型酒品。9月上旬,采收西拉。9月中下旬,采收赤霞珠。9月25日,清园管理,采收基本结束。
“全球变暖+严重冰雹”双重考验
【疏果管理】与【遮阴管控】
保证酿酒品质
“全球变暖”带来的普遍影响,使得今年新疆焉耆盆地的葡萄生长前期温度偏高。无论膨大期还是转色期,都充分证明这一点。
还好,天塞人早在2014年就开始与中国农业大学、杜邦公司联合进行“遮阴试验”,并应用于葡园种植管理之中。
科学遮阴,叶幕管控合理到位。通过副梢摘心处理的方式,令留下的五六片葡萄叶子,为葡萄果粒自然遮挡炽烈的阳光,以免日晒温度过高。
对于天塞人,冰雹并非第一次遭遇。但今年这次,却是十年来最严重的。
7月3日,即将小暑节气,距入伏尚有半个多月。天塞葡园突降一场大冰雹,持续半个小时。
为此,我们进行多次“疏果”管理,将可能性损害降至最小。所幸,这场冰雹对今年的酿酒品质基本没有影响。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天塞人发酵工艺的又一次考验。
采收平稳顺利,期待美好佳酿
种植员工业务提升
种植机械更新迭代
去年更新了三个地块,结果的苗林减少,所需种植工人也减少一两户。因此,今年采收季我们也外聘酒庄周边稳定的季节性工人。
鉴于常年的葡萄园种植管理训练,大家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所以此次采收品质相当可观。
2025年天塞葡园采收来到尾声。
接下来,将是半个月的短暂调整期,为今年的“冬剪”工作做好准备。
到那时,我们将第一次投入使用“自动修剪机”,期待天塞人的又一次机械化更新进程!期待天塞人的又一个好年份!
本文内容来自天塞酒庄,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