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产区:创新以“学习型园区”建设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8-21 08:58:05
来 源:
宁夏新闻网
作者:
王莹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今年创新推出学习型园区建设战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体系破解发展瓶颈。产区在政策支持下取得显著成就:获批中国首个葡萄酒产业综合试验区、连续举办五届国家级葡萄酒展会、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设立OIV中国履约机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管委会主任李军强调,学习型园区建设是掌握国际规则、追踪科技前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创新驱动方面,第五届葡萄酒博览会发布27项“五新”成果,展示190项前沿技术,包括AI数智化混酿、根域靶向抗寒灌溉等突破性技术。 人才建设上实施行业标兵选树计划,已摸底122名骨干,目标2026年建成200人后备库。建立全员学习体系:干部深研国际战略、酒庄主精修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专攻酿造工艺、一线生产者掌握标准化操作,形成全链条学习机制。 产业呈现融合发展态势:本土品牌跻身国际赛道,精品酒庄聚焦高端市场,知名企业加速入驻。创新“葡萄酒+”模式,开发文旅康养艺术数字融合业态,通过跨境电商和私域流量提升品牌溢价,同步破解土地融资等技术瓶颈,构建全消费闭环,让世界领略中国风土魅力。
  “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开放、共享、进取的学习氛围,为产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活力,最终会实现从业者技能提升、酒庄销售提升的多方共赢。”在近日举办的贺兰山东麓产区第六期“葡萄酒沙龙”培训活动上,首次提出学习型园区建设的战略框架,一名酒庄负责人在聆听后深受启发。

  今年以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为有效破解制约产区发展的关键瓶颈,创新提出学习型园区建设战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正为产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天地。

 为何而建?

  政策引领,发展使命使然。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发展,将其作为重点特色产业,建立省级领导包抓机制,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发展。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成绩斐然:获批建设中国首个特色产业综合试验区;连续举办五届中国首个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保协定;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中国履约事务实体机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宁夏交流合作中心在宁夏设立;加入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市联盟;贺兰山东麓品牌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贺兰山东麓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军表示,在世界葡萄酒产业重构的大背景下,只有将学习型园区建设作为掌握国际规则、追踪前沿科技、洞悉商业模式的关键路径,才能全力争取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与市场定价权,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

 如何建成?

  创新驱动,知识共享赋能。

  今年,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再次成为行业焦点,发布27项2025年葡萄酒领域“五新”成果,展示58家单位的190项前沿成果。

  晚采甜型葡萄橙酒、葡萄白酒、热饮葡萄酒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葡萄酒沉浸式数字孪生互动技术、超声波快速催陈葡萄酒智能化装备、蛋形陈酿陶罐等新技术令人眼前一亮;中国农业大学首发的“AI数智化混酿技术”,实现风味精准调控;宁夏大学的“根域靶向抗寒灌溉技术”破解了冻害难题,节水节肥25%;“智慧酒桶”实现陈酿过程全程可追溯,葡萄园机器人、无人监测系统使作业效率提升4倍以上……“创新”已成为产区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持续学习、知识共享和创新协同为产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不仅提升了整体人才竞争力,还激发了创新思维,增强了园区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入驻,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据统计,今年以来,宁夏开展各类创新课程及技术培训学习,涉及学员近万人次;支持27项优秀创意技术实施“五新”成果转化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加速学习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联合培养本硕博专业人才67名,其中硕士31名、博士36名,生源均来自产区葡萄酒产业核心岗位;对标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提供国际一流的研发、中试、检测服务,累计服务合作院校师生、企业代表207人,支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项目15项。同时,瞄准产业金字塔尖,系统实施院士级顶尖人才专项培育计划,遴选32名优秀中青年骨干纳入5年培养周期,力争2035年培育出1名葡萄酒大师(MW)和1名葡萄酒领域两院院士。“创新”已经成为产区发展的新动力。

 建成何样?

  标兵引领,全员参与共进。

  今年5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下发《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行业标兵培育选树工作方案》,全面摸清产区种植、酿造、销售、宣传等方面的骨干力量。截至目前,已收到报送人选122个,分为种植、酿造、营销、宣传标兵,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行业标兵后备人选摸底入库工作,争取入库200人左右,并于2026年底前组织开展集中评选。

  “全员参与、才尽其用”成为产区发展的鲜明特色。

  管委会干部带头深学国家战略、国际规则、前沿科技,提升战略眼光与履职能力;酒庄企业主系统精研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品牌塑造、资本运作与融合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专业技术人员专注深耕葡萄栽培、酿造工艺、品控技术、智能化应用,弘扬工匠精神;一线生产者扎实掌握标准化操作、安全生产、品质把控与新技术应用,筑牢产业根基。

  李军表示,“人才”是产业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将学习深度融入产业规划决策、种植酿造、技术攻关、营销推广、文旅设计、业态创新等全链条各环节,建立品酒师、酿酒师等关键岗位能力认证体系,组建产业难题联合攻关小组,完善项目复盘优化机制,使学习真正成为驱动工作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源泉。

作用如何发挥?

  融合发展,驱动产业跃升。

  多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土品牌如宁夏西鸽、贺兰红、银色高地等迅速迸发活力,跻身国际品牌赛道;利思、维加妮、夏木等精品酒庄聚焦小众高端市场,赢得专业认可;轩尼诗、张裕、王朝等国内知名酒企纷纷入驻,酒庄审批畅通绿色通道;图兰朵、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兴建,标志着下一个葡萄酒产区旅游目的地的兴起。

  产区活动精彩纷呈,融合开发星空营地、红酒马拉松等业态,设计葡萄酒生态廊道路线,联动酒庄开发攀岩、露营等体验项目,结合乐舞诗剧《举杯·贺兰山》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 + 文旅 + 康养 + 艺术 + 数字”正成为驱动产业跃升的强大动力。

  从提升产品市场契合度与附加值、推动先进理念与技术从“论文”走向“田间”“实验室”“车间”,再到迈向“市场”,再到创新运用私域流量运营、跨境电商等新手段,提升品牌溢价能力,驱动“融合路径”突破,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闭环。同时,善用OIV国际规则、产业大数据等工具,积极探索破解土地确权、融资难融资贵、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发展梗阻的有效路径,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李军表示,唯有建设学习型园区,营造全员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大家深刻理解国家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才能让世界精彩呈现“中国风土”魅力。


本文内容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5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