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营销创新 促进品牌破圈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第六期“葡萄酒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军提出学习型园区三维战略框架,通过知识迭代应对产业变革,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生态及政策引导、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的推进机制,实现技术研发、流程优化、数字营销、文旅融合及方法论体系五大价值转化,推动产区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宁夏大学顾沛雯教授针对酿酒葡萄病虫害提出绿色防控双轨策略,包括动态监测预警和差异化精准防控。管委会市场营销处处长高天舒解读2025-2027年市场营销实施方案,规划建成10大标杆酒庄品牌引领的“1+10+X”品牌矩阵。海关部门推出利用保税区优势、税款担保、关税优惠等六项支持措施,并开展进出口实务培训。和君咨询郭胜利构建产区“双轮驱动”体系,提出五大战略路径及企业三维升级方案。佰酿云酒朱锋阐述品牌-生产-市场-渠道四位一体营销框架,广东中喜酒业凌春鸣主张以酒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诗裕和迦南美地酒庄分别分享新品营销和国际市场策略。葡萄酒沙龙通过政产学研协同,促进技术共享与创新,为产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近日,由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主办的第六期“葡萄酒沙龙”培训活动成功举办。本期活动以“绿色防控 市场突破 政策支撑”为主题,以主会场+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分会场的形式,汇聚了产区管理部门、酒庄企业代表等140余人,通过专题报告、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等形式,共商葡萄酒产业绿色防控和新消费场景下葡萄酒市场趋势与应对策略。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军系统阐述了学习型园区建设的三维战略框架,提出通过知识迭代来应对产业变革挑战,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学习生态,构建“政策引导+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的立体推进机制。最终实现五大价值转化:技术研发能力向产品品质升级转化,流程优化知识向管理效能提升转化,数字营销理论向营销模式创新实践转化,文旅融合经验向产业跨界发展转化,方法论体系向行业痛点解决方案转化,全面赋能产区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
宁夏大学顾沛雯教授以“酿酒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作专题报告,系统分析了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针对不同葡萄品种绘制趋势图谱。提出双轨防控策略:一是建立动态监测和巡查预警机制;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参照《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提示》实施差异化精准防控。
贺兰山东麓园区管委会市场营销处处长高天舒系统解读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营销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6方面19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建成以10大标杆酒庄产品品牌为支柱、中小酒庄品牌集群化发展的“1+10+X”品牌矩阵新格局。银川河东机场海关推出六项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利用综合保税区优势、税款担保缓解资金压力、使用自贸协定享受关税优惠、税政调研调降关税、高端酒腹仓带货、通过跨境电商(展会)扩大出口等。兴庆海关则聚焦进出口实务操作培训,涵盖企业资质管理、申报流程等核心内容。
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副总经理郭胜利为贺兰山东麓产区构建“双轮驱动”发展体系:在产区层面提出打造战略级产业平台强化产区品牌效应、实施大单品战略突破规模瓶颈、构建数字化精准营销体系、升级沉浸式消费场景体验、推进国际化布局与文化输出等五大战略路径;针对酒庄企业则给出产品矩阵优化、文化IP赋能、数字化技术应用三维升级方案。
佰酿云酒(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锋构建了“品牌-生产-市场-渠道”四位一体的营销框架,通过典型案例佐证,生动诠释了“生产是企业的造血中枢,品牌是企业的价值内核,市场是企业的决策中枢,渠道是企业的循环系统”这一现代营销哲学。广东中喜酒业董事长凌春鸣则提出以“酒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通过产区品牌矩阵建设提升影响力、以可持续价值观赋能产品溢价、强化沉浸式消费体验、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破局思路。诗裕酒庄分享了新品打造及产品营销思路;迦南美地酒庄分享了国际市场拓展经验和策略。
“葡萄酒沙龙”自启动以来,聚焦连接政府、产业、学界、科研,通过专家引领、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形成了“理论+实践”的特色模式,在促进技术共享、经验互鉴、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葡萄酒沙龙”系列培训活动作为学习型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将持续聚焦政产学研协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本文内容转自紫梦贺兰,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