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日前宣布,海南省将于2025年12月18日起正式实施全岛封关运作,此举被视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
这一举措将使海南转变为一个全面一体化的自由贸易港,新政将允许85个国家公民免签入境,并对6,660类进口商品实施免税政策。然而,烟酒、服饰、箱包这些国际旅游免税岛的“免税常客”却在收税清单当中,让业内人士感到困惑与失望。
根据央视报道,封关后海南全岛将转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架构:即6600个税目的境外商品可免税进入海南岛,在岛内可自由流通;但商品若进入内地,则需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关税。
地处中国最南端的海南,是一个全岛处于热带的省份,这里拥有温暖的冬季、充足的阳光和海滨度假资源,因此是不少人冬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而免税岛的打造显然是旅游经济的配套,正如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时。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所言:“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然而,这个被大肆宣传的利好消息,很可能无法延续公众对“免税岛”的期待。根据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葡萄酒赫然出现在征税目录当中,需按照14%最惠国待遇缴税,同样在目录中的还有烈酒、香烟、服饰、箱包等商品。
“这份清单令人困惑。”一位从事葡萄酒跨境销售的酒商表示,“旅游经济的核心消费品类往往是吃喝玩乐,现在免税政策却对这类商品收税,很难真正吸引游客,更难为消费者带来实质利益。”
“海南是旅游岛,却对最具旅游消费关联性的商品不予免税,从逻辑上很难实现自洽。”这位酒商坦言。
这位酒商几年前便在海南注册酒类公司,原期望借海南的疯狂政策红利拓展市场,如今看只能选择继续观望。他认为,“三亚聚集大量高净值人群,春节期间酒店价格常高达千元甚至数千元一晚,机票也水涨船高。如果葡萄酒能在岛内实现全渠道免税,定会激发实际消费需求。”
事实上,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路径已有十余年积淀。早在2011年,海南便试点离岛免税政策;2020年起,免税额度进一步放宽,涵盖商品范围也有所扩大,其中便包括葡萄酒。正因为此,多数业内人士已默认葡萄酒等消费品将在未来封关政策中实现免税流通。
然而,如今的征税目录却与此前的市场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不过,财政部在文件中亦指出,在全面评估、具备条件后,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结合相关税制改革、海南省实际需要和监管条件等,及时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进行调整。这意味着葡萄酒、烈酒等商品仍有被纳入免税范畴的可能。
随着封关政策临近,政策执行细则与未来商品目录调整方向,或将成为业界观察的重点。
本文内容转自悦聊酒VinoJoyNews,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