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专访新疆楼兰酒庄董事长许志良
发布日期:
2015-11-20 09:42:19
来 源:
《糖烟酒周刊》
作者:
郝志杰
  国产葡萄酒产业的重塑就好比塑造一个人的容貌,要“美容”,而不是“整容”。“美容”与“整容”的差别在于,“美容”是基于一个人的自然美,将既有优点和个性进一步放大和凸显;而“整容”则是将一个人的五官结构进行人为再造,其代价是否定了自我,丧失了作为独特个体的自然美——楼兰酒庄董事长许志良在第23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第四届楼兰酒庄采摘节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和分享了对楼兰葡萄酒以及国产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打造新疆葡萄酒产区推广的文化品牌

  《糖烟酒周刊》:许总,目前吐鲁番葡萄节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品牌,而个人感觉,楼兰酒庄是否也有将这个采摘节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的营销意图?举办采摘节的初衷是什么?从推广的层面来看,其未来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许志良:采摘节源于国外,最初的目的是一个庆贺葡萄丰收的隆重庆典,因为葡萄品质好,就可以卖上好价钱。楼兰酒庄举办采摘节的初衷也是想给员工一份收获的喜悦。同时,楼兰酒庄采摘节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即希望每年8月28日这一天成为经销商“回家”的日子。鉴于楼兰酒业对于吐鲁番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吐鲁番地方政府也将楼兰酒庄采摘节列为吐鲁番葡萄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楼兰酒业的变化比较大,新厂区、新酒窖已全面建成,作为酒庄的基本硬件已经具备。基于此,我们计划从明年开始把吐鲁番产区推出去,会把全国顶级专家、领导邀请过来,以产区发展论坛的形式进行全国推广。楼兰的采摘节的规模和规格从广义上讲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未来的采摘节不会只局限于企业推广层面,而将是基于吐鲁番产区、新疆产区推广的一个盛会,未来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去做。

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还原楼兰品牌文化 重树新疆产区地位

    《糖烟酒周刊》:楼兰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变革意义在于其对世界葡萄酒发展历史的颠覆和改写,因为楼兰酒庄对于世界葡萄酒发展历史脉络的质疑和考证具有相对可信的历史依据,能否介绍一下相关论证情况?

  许志良:客观地讲,世界葡萄酒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起源地,但从史料来看,基本可以锁定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高加索高原这一带。对于世界葡萄酒的发展脉络,世界上相对权威的说法是:葡萄酒传播路线分为两支,一支传到欧洲的法国、西班牙,而另一支则传到了西亚的波斯等地,然后从波斯传到了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再从西域传入中原。不过,有一点可以定论,即新疆葡萄酒肯定是中国葡萄酒的起源,因为在西域地区有历史记载的葡萄酿酒历史长达3500年,在米兰、楼兰、罗布泊这一代很早就有种植葡萄的历史,而洋海古墓中也发掘出了2500年前的葡萄藤。据考证,西域地区的葡萄酒酿造历史至少有3000~4000年。另外从史料来看,在唐朝时,长安多有胡人所开酒肆,其所卖不是白酒,而是葡萄酒。这些胡人来自西域36国,这也可以论证新疆是世界葡萄酒发展的重要一支。当前我们所做的就是还原、复兴几千年前的历史,即新疆是中国葡萄酒的起源,而作为新疆第一家葡萄酒企业的楼兰,则担负着还原历史真相的使命。

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糖烟酒周刊》:既然西域是中国葡萄酒的发源地,那为什么这一“史实”没有延续至今?

    许志良:元末明初,由于战争原因,嘉峪关封关,陆上丝绸之路断掉了,中原与西域中断来往;同时,1000年前的新疆是以佛教为信仰的文化世界,而近1000年来伊斯兰教成为在新疆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由于伊斯兰教禁酒,所以新疆的葡萄酒历史淡化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南非等这些地区的葡萄酒历史都长达50~100年,为什么还称之为“新世界”?其实,上述地区的葡萄酒文化都是经由法国、西班牙的殖民者传播过去的,新旧世界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但新疆不一样,新疆是葡萄酒的东方起源地,是世界葡萄酒正宗的一支。所以说,葡萄酒是舶来品这个观点在全中国都已接受,但我们不接受。楼兰酒庄就是要恢复几千年前的历史,还原历史。

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酒庄酒是未来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答案”

    《糖烟酒周刊》:业界有一种提法,叫“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发展道路”,您对此怎么看?

    许志良:楼兰葡萄酒绝不会照搬国外的东西,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不好的东西肯定不能学。楼兰坚持做本土酒,以新疆产区为例,吐鲁番产区、玛河流域产区、阜康产区、伊犁河谷产区、焉耆盆地产区,这些细分产区各有特色,这个是改变不了的。就像整容,改变的只是一张脸,内在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去参照新旧世界有什么意义?国产葡萄酒产业必须回归自我,回归自然风土。但国外比较好的种植方式,品种,酿酒方式和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吸取,同时,风格一定是自己的,这个绝对是核心,不能抄袭别人。

  《糖烟酒周刊》:当前国产葡萄酒“酒庄酒”已经蔚然成风,怎么看楼兰酒庄在中国酒庄酒产业中的区隔和占位?

    许志良:有一个现象比较能说明问题,现在葡萄酒业界的专家们活跃度非常高,各种各样的葡萄酒品鉴会、发展论坛举办频次和规格也越来越高。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酒庄酒”这个产业族群开始日益活跃起来了,做酒庄酒的人多了。在这个产业族群中,张裕的发展定位是欧式酒庄酒,宁夏贺兰山产区以法式酒庄酒为主,但楼兰不同,我们就做自己,做地道的新疆葡萄酒庄,这里的气候、风土和文化独具特色,完全能够支撑楼兰做大酒庄酒产业。

    《糖烟酒周刊》:事实上,当前国产葡萄酒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内在逻辑上的矛盾,比如很多酒企,一方面有凸显本土产区独有特色和价值的意图,另一方面又在走以统一品牌为主导的工业化品牌道路。

  许志良:这就涉及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定位问题。工业化的生产和品牌方式在国产葡萄酒产业中比较普遍。不管是进口原酒,还是国内收购的原酒,最后都通过集中灌装归于一个品牌之下。当然有些大品牌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到位和标准化,例如,某企业跟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葡萄酒产区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取得土地管理和葡萄种植管理权,并对所产葡萄进行收购。其间,该企业会明确葡萄种植标准,派人指导管理,并详实记录每一个农户的种植面积、品种以及浇水、糖度、酸度,储存等信息,最后再参照数据库信息进行集中调配和灌装为成品。这是一种更加先进和标准化的工业化品牌模式,但不是酒庄的方式。

  以楼兰酒庄为例,楼兰酒庄目标是年产3000吨优质酒,种植、酿造和销售自成体系,我们会在伊犁河谷建立一个酒庄,同样也是自成体系,从种植到成品酒均在酒庄完成。酒庄酒在本质上就是要尊重不同产区的风土,不管是楼兰的鄯善酒庄,还是未来可能建立的楼兰伊犁河谷酒庄,都要基于产区的风土和特点,做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葡萄酒,使其成为地域葡萄酒风格的代表。

重塑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要“美容”,而不是“整容”

  《糖烟酒周刊》:工业化的品牌道路未来是否还有竞争力?酒庄酒是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吗?

  许志良:这里讲一下我到南美考察的经历和体会。我曾在智利考察时发现一瓶安第斯山出产的矿泉水,售价为3美金,而一瓶葡萄酒的售价却只有2美金,为什么一瓶葡萄酒的价值还比不上一瓶矿泉水?后来我发现当地售卖的葡萄酒80%都是出口给中国的原酒,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现在成了原酒出口国了。那么以工业化生产和品牌运作为主的国产葡萄酒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自成体系的酒庄酒虽然个体规模较小,但同样能够做大。以楼兰为例,当前只有一个酒庄,但以后可以通过自建和收购两种途径形成几十个、上百个酒庄的规模,但都自成体系,各具特色。未来我们的销售公司可能是统一的,但酒品风格都是自成一派的,能代表当地风土特色的。

  细分和个性化肯定是未来国产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方向。葡萄酒行业未来发展跟啤酒发展正好相反。啤酒基本被几家大品牌垄断了,集中度非常高。但几个国产葡萄酒一线企业未来要做到几百亿元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葡萄酒是讲喜好、个性和风土特点的酒种,葡萄酒的族群不可能集中在某一个品牌上,一定是细分的。所以酒庄酒代表了国产葡萄酒产业的未来。

    后记:在专访中,许志良特别强调,一定要“用玩的方式去做酒庄酒,切忌功利心太强”。做葡萄酒是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心智的一种考验和挑战,功利心太强往往会把人带入歧途,失去了做酒的初衷和根本,而“玩”才能更洒脱,更淡泊,也才能回归葡萄酒的纯粹和本真,而这正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和文化薪火相传最亟需的。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玩得起,玩得转,这本身就是一道门槛,一场洗牌,从长期看有利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申延玲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