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产业对国内产区建设的启示
发布日期:
2008-05-09 10:40:06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北京延庆果品服务中心

   应法国勃艮地第戎市政府的邀请,2008年1月22日至2008年2月1日,北京葡萄酒产业考察团一行8人,其中延庆3人到法国意大利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考察团实地考察了法国勃艮地葡萄酒产区的酒庄、葡萄基地、苗圃、酿酒车间、贮酒设施、酒陈列室及超市,并听取勃艮第大学及其它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关于介绍葡萄酒相关技术,包括种植、酒类研究、酿酒、研发等以及品酒研究的学院校,并与葡萄酒贸易与酿酒协会行进了会谈,了解了法国葡萄酒产品及法国葡萄酒分级方法-AOC的标准。考察期间,第戎市的副市长及勃艮第各区政府领导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并进行了座谈。通过这次外出学习、考察、交流,理清了我县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一些观念和认识,可以说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并且增进了友谊,结识了朋友,开阔了视野,宣传了延庆,感触很深,收获不小。

   一、法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

   法国葡萄酒闻名遐迩,波尔多、勃艮第等地区都因盛产葡萄酒出名。目前法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世界第二位,种植面积达900千公顷。整个勃艮第地区现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7万公顷,产量150000万升,即年产葡萄酒2亿瓶。勃艮第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而且常有冰雹摧毁葡萄。土壤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两大类型,但其土质错综复杂,土壤差异大,每个山坡上的土壤各不相同,甚至每座山的山腰和山脚的土壤都不一样,因此同一葡萄园的两个业主可以酿造不同质量、不同风格类型的酒。这些使勃艮第成为世界上最错综复杂,令人迷惑不解的葡萄酒产区。该区栽培品种有霞多丽(Chardonney),可酿白葡萄酒,占总栽培面积的46%;黑比诺(Pinot Noir):可酿红葡萄酒,占总栽培面积的36%;阿里高特(Aligote):可酿白葡萄酒,占总栽培面积的6%;佳美(Gamay):可酿红葡萄酒,占总栽培面积的11%;其它还有品丽珠(Sauvignon blanc)、长相思( Pinot blanc)等,占总栽培面积的1%。

  法国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和完善的葡萄酒分级与品质管理体系,并且制订出国家法律加以保护。在法国葡萄酒的分级是终身制,这些法定产区对土地、产量、品种、酿造工艺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每年抽样检查,不合格者降级,其中“土地”是产区分级的决定因素。根据法国法律规定,其葡萄酒划分为4个质量等级:

  1.法定产区餐酒(AOC)。AOC是法国葡萄酒中最高的等级,其酒法规最严谨。首先必须符合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规定并经法国农业部认可的条件:包括原地区的土壤、气候、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种植密度、修剪及酿酒工艺,有时还包括酒的陈酿条件,而且只有通过官方分析、品尝和化验的法定产区的葡萄生产的葡萄酒,才可获得由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授予的AOC标志。

  2.优良地区餐酒(VDQS)。是由来自仅次于AOC产区的比较稳定产区的原料制作的餐酒。国家对产地、土壤、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和最高产量等都有严格的限制标准,而且出售前都必须经专家品尝,确保质量要求后,才决定是否授于VDQS标志。

  3.地区餐酒(VDP)。原料来自标签上的特定产区,使用特定的葡萄品种(不同产区有不同的品种),其产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还应符合严格的分析标准,才授于VDP标志。

  4. 日常餐酒(VDT)。欧盟法令规定了酒的最高和最低酒精含量。法国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1-12度之间。日常餐酒可以是来自单一产区,也可以是数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产区不同,日常餐酒口味不同。

  在法国葡萄酒4个等级中,质量最好的是法定产区的葡萄酒(AOC)。法定产区,实际正确的说法是原产区命名,意思是用特定地方的名称对产于该地的产品命名,而该产品的质量或特性又是该地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内的各种地理条件的总和。这种命名法,在法国延伸到奶制品、家禽、农产品等。在世界上,一些传统生产有特色葡萄酒的国家,如意大利(DOS)也接受了这一体系的基本原则,并且按照本国各自的国情和文化特性加以应用。

  勃艮第葡萄酒分为四级,顶级产区葡萄酒,即AOC级别、一级产区葡萄酒,即VDQS级别、村庄级葡萄酒,即VDP级别、大区级葡萄酒,即VDT级别,其中顶级产区葡萄酒占全部产量的2%,一级产区葡萄酒10%,村庄级葡萄酒35%,大区级葡萄酒53%。

  勃艮第的葡萄种植模式:当地葡萄多数种植在倾斜地带范围内,由于降雨量偏多,种植在斜坡地带便于排水。另一方面当地非常注重葡萄质量,亩产限定在800—1000斤左右,注重天然栽培方式,不施用肥料,当地认为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意大利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宣传和品牌,并且注重吸引外资,其中就有美国人投资的万亩葡萄园。

  勃艮第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葡萄种植规模较小户,一般拥有葡萄园8公顷以上,其没有葡萄破碎压榨设备,一般是在一些专门提供葡萄破碎压榨的地方榨汁后,自己发酵存储罐装,贴上自己的酒标;二,葡萄种植规模较大户,一般拥有几十公顷甚至上百公顷的葡萄园,此类种植者拥有整套葡萄酒酿造设备,自己对原料进行分选破碎压榨发酵,最后贴标罐装出售;三是一些无葡萄基地的酒商,没有葡萄种植基地,采用固定收购模式获取葡萄原料进行破碎发酵,生产自己品牌的葡萄酒。这些酒商采用收购方式获取原料,收购时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农户产品,逐渐形成固定酿酒原料来源。在以上三种不同的模式下,共同的特点是每户酒商酿造的葡萄酒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勃艮第葡萄酒酿造工艺是传统工艺加现代科技。勃艮第葡萄酒传统酿造工艺家家户户都会且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葡萄酒的差别主要来源于原料的不同。我们参观的一些酒堡里,都保留着祖辈留下来的酿酒设备,和现代酿酒设备同时在使用。要生产高质量的酒,除从生产原料开始,对影响葡萄酒质量的原料的酚类、糖度、酸度进行检测外,其重要工艺是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情感需求,按照检测到原料内含物指标,精选原料,对原料进行配置,其配方工艺是形成产地酒特色的重要环节。葡萄酒酿造过程是经原料筛选、破皮、去梗、榨汁、去泥沙、发酵前的低温浸皮、酒精发酵(葡萄中的糖份+酵母->酒精+CO2+热量)、乳酸发酵(苹果酸+乳酸菌->乳酸+CO2)、澄清等控制,有传统的经验,也有现代的科技手段,这种传统加现代科技酿造工艺加质量监控系统,使法国葡萄酒口感柔和园润、味香浓郁、无刺激、无不良风味、细菌稳定性好,酒质明显优于我国。

   勃艮第葡萄酒销售,在勃艮第地区大部分酒庄葡萄酒的销售是通过葡萄酒协会以超市、专卖店、饭店及直销等几个方式销售,还有一部分酒庄有固定的订货者,以订单的形式直接销售。勃艮第葡萄酒总量的48%销往世界各地,52%是在法国本国销售的。主要销售到英国、苏联、比利时、瑞士、德国等144个国家,其中销往欧盟占其中的2/3。

   在法国众多的葡萄酒研发机构与葡萄生产部门联合密切,这种方式保证了葡萄酒长久生命力。如第戎市的副市长兼任大学教授,同时大学里许多教授也都是酒庄的庄主,或者是酒庄的主要负责人。政府对葡萄酒科研和相关技术培训补贴力度非常大,技术人员培训的补贴力度达90% 。在葡萄种植方面,合作社统一管理葡萄种植户,确保了葡萄酒生产原料的质量保证。
 
  勃艮第大学、国家营养与食品应用生物大学、葡萄酒贸易与酿酒协会、科研机构平台等是法国葡萄酒得以长久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这些大学科研机构拥有大量来自不同地方包括其它各国的外聘教授科研人员,整个勃艮第地区拥用这样的外聘人员100多名。这些科研机构长期开展科研和人才技术培训。在培训的时间和形式上灵活多样,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最短的培训期是1年,每两周上一天课,一年上25天课,其余时间在酒庄葡萄园实习。同时勃艮第每年都会对葡萄庄园主进行短期的培训。

  为了推动葡萄酒品牌的发展和葡萄酒质量的提高,法国每年举办葡萄酒品尝评比活动,由全国葡萄酒专家进行鉴定,在评比活动期间,相应举办一些民间活动以及会员品酒活动,以丰富葡萄酒评比活动。

  二、北京及延庆葡萄酒产业的现状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每年约消费5000吨葡萄酒,消费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约占中国中档葡萄酒消费市场的15%,堪称中国最大的高中档葡萄酒消费市场。北京葡萄酒消费以高端化为主,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品牌-产品布局,以葡萄酒酒庄为代表的高端化营销方式日益受到企业重视。北京现拥有中粮酒业有限公司、龙徽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葡萄酒约15000公升,占全国总产量的4%。近期,中国十大葡萄酒企业的张裕葡萄酒有限公司、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御马葡萄酒有限公司、吉马葡萄酒有限公司等都到北京考察和建立基地,显示了北京酒庄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延庆县栽培葡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支持葡萄产业发展。到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5000亩,且主要集中在张山营镇、永宁镇、沈家营镇、八达岭镇、康庄镇、旧县镇等地。其中以张山营镇为重点,目前,全镇已发展到11000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73.3%,主要品种有红地球、黑奥林、里扎玛特、美人指、巨丰、赤霞珠、美乐等。2006年,张山营镇前黑龙庙村有703亩葡萄园获得了北京嘉禾认证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机认证,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获得葡萄生产有机认证的产区。历史上延庆县是以发展鲜食葡萄为主的,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延庆人又看到了发展酿酒葡萄发展酒庄产业的机遇。2007年4月份在延庆县果品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北京祥康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沈家营镇前吕庄村,栽植500亩的“户太8号”和“户太9号”葡萄,其俗称冰葡萄(即酿造冰葡萄酒的葡萄品种)。 同时在张山营镇下营村等地发展酿酒葡萄种植,并正在规划建立葡萄酒酒庄。

   三、 延庆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综合考虑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延庆独特的葡萄酒生态资源、旅游观光资源和区位优势,认为葡萄酒产业在延庆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葡萄酒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广泛的从业人员和较深远的产业开发前景。该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延庆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可以作为延庆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一)我县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延庆县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资源条件居郊区前列,已经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在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上非常适宜发展高品质葡萄,被专家鉴定认为“北京市唯一能生产高档葡萄的产业园区”,同时也是全国最佳优质葡萄种植区之一。

   2、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延庆县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经济圈内,距北京市区74公里,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与河北省怀来、赤城相邻,内有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是北京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北京独特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经济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无疑是葡萄酒产业发展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为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服务基础设施改善与人才引进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依托条件,大大降低了产业自身的启动成本,同时也会加速产业集群和生产、生活氛围的快速形成,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3、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延庆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延庆县这个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6大景区26个景点。如闻名遐迩的八达岭长城和龙庆峡位于其境里。旅游业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年均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是京郊第一旅游大县。这些发展葡萄酒生态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市场条件成熟。葡萄酒是是世界通畅型酒种之一。在适量饮用的条件下,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另外其特有的色泽、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得饮用葡萄酒超出了葡萄酒本身的理化和感官功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艺术、文化与品位的溢出效应。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集营养性、功能性、文化品位一体的饮料作为健康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会使人们所乐于接受。

   (二)延庆县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约束性强。延庆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经济圈内,是北京的西北生态屏障。在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土地资源有限,环保要求高。随着规模开发与产业发展,企业将面临土地资源和环境越来越强的约束。这就要求企业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从过去老产区的投资拉动型、管理粗放型、资源浪费型、环保污染型向循环经济型、节约能源型、清洁生产型、精细管理效益型发展,以新的发展思路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生态资源要求,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

   2、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与怀来等国内著名产区相比,目前延庆葡萄种植规模小,缺乏专业人才,缺少龙头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与市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全县至今仍无一规模化的葡萄加工企业,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欠缺,短期内带动农民发展规模化生产能力不强,这个问题较长时期内仍是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速度的瓶颈。

   3、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意识淡弱,缺乏葡萄酒文化底蕴。葡萄酒是文化产品。法国葡萄酒之所以世界闻名,除法国葡萄酒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世界灿烂的葡萄酒文化。法国人坚信葡萄酒是有生命力的,喝葡萄酒不仅令人感受到优雅、别致、浪漫和偷悦,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在法国每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葡萄酒。在中国,虽然葡萄和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步成长的,但由于中国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发展时期短,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没有成熟的葡萄酒消费习惯和社会风尚,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还没有形成。在延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意识淡弱,县域缺乏葡萄酒产业基础,缺乏葡萄酒历史文化底蕴。

  4、进口酒市场份额显著增加,对延庆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威胁。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数据,2005年全球葡萄酒的产量近2900万吨,消费量仅为2300万吨,产量过剩估计在500-600万吨左右,过剩约20%。由于我国葡萄酒市场前景广阔且国内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国际葡萄酒生产过剩国家重要出口地之一。根据海关数据,2006年我国原装酒、散装酒的进口量都以惊人的速度大幅增长,进口原装葡萄酒20442吨,同比增长97.7%;进口散装葡萄酒89313吨,同比增长108.7%;价格呈下降趋势。进口酒数量显著增加、价格大幅下降,且已与国内原酒价格基本持平,尤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由于葡萄酒原料滞后性及葡萄酒陈酿时间延迟了葡萄酒的生产量和高档酒供给,而国外葡萄酒商会利用其葡萄酒质量、文化、资金优势进入我国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这与延庆定位高端葡萄酒产业会形成竞争,这就要求延庆必须酿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端葡萄酒,立足国内市场,有效规避与国外葡萄酒商进行的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几点启示和建议

   1、 依据延庆实际情况制定出延庆县葡萄酒酒庄产业规划及科学论证。借鉴法国和意大利的经验,酒庄模式多样化,依托生态资源及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风格的酒庄。同时尽快建立一个县级小型示范酒庄,以带动全县酒庄产业的蓬勃发展。

   2、建立延庆葡萄与葡萄酒研发中心。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葡萄酒产业发展协调事宜,落实葡萄酒规划的内容。推动延庆葡萄酒产业的科技进步,提高葡萄酒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坚持研究、集产业、示范、推广、培训相结合,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延庆葡萄酒酒庄产业的快速发展。

  3、尽快建立一支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技术队伍。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要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基础和关键。尽快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人才引进、外聘等方式,建立延庆县葡萄和葡萄酒专业技术队伍,对延庆县葡萄栽培及葡萄酒加工提供技术指导。如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法国参加短期培训。

  4、加速启动葡萄与葡萄酒主题公园的建设项目。葡萄主题公园的启动是葡萄酒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促进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设计融合中西葡萄酒文化,按照土地到餐桌的思想,纵向以葡萄酒历史与文化为主线,从葡萄的起源追述到葡萄酒业的兴起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为一个汇集了全世界葡萄酒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供旅游者参观访问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并由此得到极其广泛感受和体验的一种葡萄酒专项旅游。

   5、在北山旅游观光带内优先发展葡萄酒庄。延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崖居、松山、玉度山、龙庆峡等全国闻名,每年到延庆旅游的人员达900万人次。先期在旅游周边建设酒庄,有利于延庆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利于能够带动其他地区同步发展。整个北山农业观光带内张山营景点较多,目前张山营镇已经率先启动了四家葡萄酒庄,旧县镇土地资源丰富,条件适宜非常适合葡萄酒装发展和葡萄基地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他有条件的乡镇,亦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葡萄酒庄发展规划。

   6、加强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延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宣传、与外界联系对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尤为重要,只有积极开展宣传,加强葡萄酒文化的宣传,同时注重延庆地区品牌和延庆县关于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思路的宣传,积极主动让国内外各大组织、单位、企业、专业行业人士了解延庆的现状,激发他们对延庆的兴趣,才能为延庆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投资聚集人气做好先期工作。招商引资是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群体来延庆发展葡萄酒产业。

   7、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北京市的其他区县都在积极发展葡萄酒庄及相关产业,密云县已经启动了4家葡萄酒庄,房山区已经建成了一家葡萄酒庄,大兴区和通州区也在积极筹办葡萄酒庄。目前,北京市科委协助区县制定完成了“葡萄酒文化休闲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涉及房山、密云、延庆及门头沟等北京区县,而我县的气候、生态及旅游资源条件均优于这些区县。这些对于我县葡萄酒庄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次难得机遇,但形势也是紧迫的。在我县适宜栽培葡萄的区域里形成一个统一的产业扶持政策以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