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收到同学寄来一本沉甸甸的葡萄酒图书《拉鲁斯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LeGrandLarousseDuVin),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系统性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

《拉鲁斯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LeGrandLarousseDuVin)由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于2017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引进。该书作者是法国葡萄酒专家科多尼耶(V.Cordonier),侍酒师奥利维·普西埃与酿酒师丹尼斯·杜博迪为本书作序。译者邓欣雨是OIV国际葡萄酒管理硕士班(OIVMSc)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历时两年,走访了十余个国家,她完成了翻译工作。
权威的“血统”与可靠的内容
“拉鲁斯”是法国国宝级的百科全书品牌,以其权威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著称。这本书继承了拉鲁斯的一贯传统,内容经过众多葡萄酒专家、酿酒师和侍酒师的审定,确保了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绝非普通爱好者撰写的书籍可比。

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覆盖范围极广:从葡萄品种、种植、酿造工艺,到全球所有主要产酒国和产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乃至新兴产区如中国、日本等)都有详尽的介绍。它不仅仅是一本产区指南,更是一本从土壤到酒杯的葡萄酒“教科书”。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全书通常分为几大部分,如“葡萄酒与葡萄园概览”(讲述历史与酿造科学)、“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按大洲和国家介绍)以及“选择、储藏和品鉴葡萄酒”(侍酒、品鉴与配餐)。这种结构非常适合读者系统地学习葡萄酒知识。
视觉与内容的结合与百科全书式结构
——书中配有大量图表、地图和彩色插图,直观展示产区分布、葡萄品种特征等,增强可读性。部分版本还附有品酒笔记和年份评分,为爱好者提供参考。
——采用辞典形式,按字母顺序编排,便于快速查阅。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性知识,还涉及葡萄酒历史、文化及风土特色,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深度。

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葡萄酒专业人士、资深葡萄酒爱好者、教育与研究领域工作者、行业入门者及收藏与礼品需求,因其经典地位和精美装帧,常被选作高端礼品或收藏品,适合赠予葡萄酒文化爱好者。
不足或需要注意的点
——信息时效性:葡萄酒世界是动态变化的,2017年出版的内容无法涵盖此后出现的新产区、新法规或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对中国葡萄酒的介绍太少。但对于构建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来说,这并不妨碍其核心价值。
——深度与广度平衡:由于覆盖面极广,对某些特定顶级产区的微观风土探讨深度可能不及专门的单一产区著作。它的优势在于构建宏大的知识体系。

译者道白
经过六年多的努力,《拉鲁斯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终于要出版了,我如释重负。我相信,这项宏大工程的完成,对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意义深远。
2003年,我留学法国,并机缘巧合爱上了葡萄酒。《拉鲁斯世界葡萄酒小百科全书》就是我学习葡萄酒专业最重要的启蒙书。多年来,我一直想把它介绍给国内的读者。2010年,内容更翔实、丰富,涵盖世界各地葡萄酒产区的《拉鲁斯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在法国出版。一年后,我如愿以偿,成为这本巨作的翻译。

为了胜任此项翻译工作,2011年,我报读了法国波尔多葡萄与葡萄酒研究学院(I.S.V.V.),主攻品酒学专业(D.U.A.D.)。这个学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葡萄酒研究学院,专业、系统地学习为我的翻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我还报读了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举办的研究生课程(OIVMsc),背着法语版的《拉鲁斯世界葡萄酒百科全书》,我开启了探究世界葡萄酒的文化之旅。2012年至2014年,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遨游在世界各地的葡萄园里,感受当地的风土,研究各酒庄的酿酒工艺,品尝各家的美酒。我边走边译,脚步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10多个国家。
翻译这样一本“大部头”实属不易,一开始总是磕磕碰碰,到后来,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和游历世界各地酒庄,我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阅历得以增加,翻译工作渐入佳境。但是,葡萄酒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酒的专业术语很多,有些甚至是需要将诸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法文意韵用准确的中文来表达,真的是件让人绞尽脑汁的事情。翻译为“混酿”,还是“勾兑调配”;翻译为“特定园地”,还是“优质产区”......为了几个用词,有时候彻夜难眠,一遍又一遍思考着原文,总是想着能找到最恰当的词汇。
因时间仓促,翻译中难免错漏之处,希望读者给予谅解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