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小葡萄”厚植大生态
发布日期:
2024-01-24 09:05:29
来 源: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商城
作者:
新商务周刊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png

  宁夏贺兰山东麓曾是亿万年的亘古荒原,“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开发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贺兰山东麓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机盎然的葡萄苗和防护林染绿荒原,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20世纪50年代消失的雪豹重现贺兰山,岩羊、马鹿等种群明显增加,这里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2.jpg

废弃矿坑改造的贺兰山运动公园

贺兰山下筑起195公里绿色长廊

  贺兰山东麓的生态之变,是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实践,其中“小葡萄”扮演了“大角色”。近年来,宁夏大力推进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修复,从理念、政策、技术、文化等多重维度进行建构,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葡萄酒产业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

  贺兰山东麓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大规模营造防护林,产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成功将38万亩荒滩地变成“新绿洲”,在贺兰山下筑起了一条195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污染防治工作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面杜绝辖区内焚烧秸秆;在葡萄园推广应用葡萄冬季生态防护栽培技术,将酿酒葡萄冬剪后枝条悬挂作为风障,保护冬春季葡萄园裸露地表,降低葡萄埋土后地表风蚀、沙漠化带来的扬尘;实现产区内所有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大力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

  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高效治理中,葡萄酒产业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产业园区环境质量和局部气候,2022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地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83%以上,PM2.5平均浓度优于国家下达指标;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宁夏生态发展底色。

3.jpg

废弃“砂石坑”变为紫色聚宝盆

  2017年,宁夏打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150亿元,完成自然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的综合治理,坚决退出保护区内全部矿企,集中修复治理采矿点83处,石荒地恢复绿色植被生态,历史遗留的矿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对历史遗留的矿坑进行恢复及治理工作中,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志辉源石酒庄爷孙三代扎根贺兰山,从昔日的挖砂人变为今天治理矿坑、生态恢复的带头人,十几年来,志辉实业改造了贺兰山下的3个采砂坑,一共治理了6000多亩采空区,在采砂坑上打造了200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成生态林4000余亩。在治理过程中造就了新的园林景观。通过生态修复、林带和水系的建成,周边区域的小气候和人居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曾经满目疮痍的采砂场变成了如今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张骞葡萄郡(银谷世界碳汇葡萄园)?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3年,总投资约30亿元,种植酿酒葡萄13000亩,建设防风林2500亩,修建主题公园3500亩,建设特色酒庄42家。2022年5月动工至今,已完成500亩矿坑生态修复,同时积极加快园区绿化、防风林建设、酿酒葡萄种植等工作,目前累计投资6700万元。张骞葡萄郡有效地将葡萄酒产业发展与黄河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通过土地整理,矿山修复,构建高端葡萄产业集群,形成酿酒葡萄种植、酿造、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葡萄酒产业园区。

4.png

建设中的张骞葡萄郡

生态资源价值高效转化

  截至2023年年底,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和开发面积60.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35%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生产葡萄酒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葡萄酒产业为宁夏经济发展、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首,并提出了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目标。

  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解决了13万人就业,所用人工大部分是宁夏南部山区移民搬迁的农民。葡萄酒庄酒企流转生态移民的承包地建设葡萄园,一方面增加了移民的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培养了新的劳动技能,将移民群众转化为现代园艺工人,实现稳定致富。

  在长期的探索经营中,产区自主开创了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幅降低了葡萄酒单位产品水耗能耗,减少了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排放量,将酿酒葡萄种植的机械化率从原来的30%左右提升到7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9,可节水50%左右。

  依托贺兰山东麓的产业资源和生态资源,“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千亿产业目标实现。宁夏坚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全域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康养等相结合,116家已建成的酒庄中1/3以上具备旅游接待功能,获得2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酒庄有14家,贺兰山东麓产区先后荣膺“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35万人次,酒庄旅游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5.png

移民在葡萄园务工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葡萄酒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相促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十四五”期间,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抓住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探索将葡萄酒产业纳入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立以节约资源为目标、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GDP稳步增长;争取国家支持建立葡萄园碳汇补偿机制,探索葡萄园及葡萄酒产业碳汇产品交易,通过碳汇交易提升产区生态产值;努力争取国家防沙治沙政策,发挥葡萄园对防沙治沙的重要作用。

  二是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构建全产业发展格局,夯实和延长葡萄酒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利益链和价值链,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夯实生产体系,建立完善苗木三级繁育体系,培育梯次经营主体;建设大数据中心,推动建立“一瓶一码”追溯体系;做优营销体系,成立营销中心,建立营销平台和网红营销团队,提升营销能力;做好服务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平台建设,完善葡萄酒产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推行社会化服务,建设职业化人才队伍,构建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等技术,建设供水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网络安全工程,构建基于数据智能处理的多工程、多水源、多目标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和智能精准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加强产区水资源利用监管,力行控水节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是建设绿色葡萄园和绿色酒庄。通过科技手段测算葡萄生长所需的最佳养分,精准科学施肥;推广葡萄园行间留草、行内生草、挂枝修剪等技术,增加防风防沙能力;建设绿色酒庄,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和转化能力。

6.png

贺兰山东麓葡萄籽油产品

  五是延伸葡萄酒产业链。开展葡萄籽油、葡萄籽精华素、葡萄籽超微粉及其他活性物质产品开发,加强酿酒葡萄皮渣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做到“吃干榨净”,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3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