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丝路产区的文化遗产探索(三)
发布日期:
2018-04-26 09:41:06
来 源:
华夏酒报
作者:
郭松泉 张春娅
四. 丝绸之路产区的现代历史



  树高千丈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一个行业一个产区要搞清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漫漫的历史长河在时间的飞逝中逐渐淡出,从张骞带回葡萄种子和酿酒技艺后,丝绸之路产区两千来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被称作葡萄酒厂的单位出现,直到1980年代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决策后。



  开发大西北,三省创第一——大西北三个省区的葡萄酒产业是怎么来的?沙城第一瓶干白项目基本结束、昌黎第一瓶干红进行之中的1980年代初期,轻工业部食品局向著名葡萄酒专家郭其昌介绍西北三省区(新疆、甘肃和宁夏)有关团场建立葡萄酒厂和寻求技术指导的要求,其中包括1980年秋天,新疆轻工厅的一位处长在轻工业部科技司戚佩珍的陪同下,在北京住家光华路2号楼对面中央工艺美院南侧的光华饭店,找郭其昌谈引进葡萄品种在鄯善定植并给予技术指导的事宜,郭其昌提出引进10余个国际名种的名单,直至付诸实施;地方上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引起轻工业部的重视,遂于1981年下达《酿酒葡萄优良品种选育》的项目,由此开启了“开发大西北,启动葡萄酒产业”的序幕。1981~1988年开发大西北,建立了新疆(鄯善)、甘肃(黄洋河)、宁夏(玉泉营)的第一片酿酒葡萄园和第一家葡萄酒厂,填补了该地区的空白,开创了新局面,使原本在晾房子里晒葡萄干、在戈壁滩上放羊的三个省区,诞生了葡萄酒产业。由此,三个省区的葡萄酒产业开始艰难起步。

  郭其昌著述的《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记载:“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的形势鼓舞了各地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上中央号召支援大西北,轻工业部有关司局就帮助介绍有关的农场寻找技术指导。当时我正在负责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在昌黎葡萄酒厂进行‘葡萄酒生产新技术工业性试验’,无法分身,但我仍很愿意尽力为支援大西北葡萄酒事业出力。经考察选了五个符合建厂的地点,包括新疆鄯善园艺场、甘肃武威黄羊河农场和宁夏银川玉泉营农场,实施引进苗木建立酿酒葡萄园和建立葡萄酒厂的工作。”

  在以上三个省区建园建厂之后,直至2000年,这一段时间的空白和发展缓慢有几个原因:

  1. 计划经济以及之后的改型时期,人们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刚性需求以外的葡萄酒根本就排不上队;

  2. 有关部门对葡萄酒的连锁效益没有清醒的认识;

  3. 私营业主的原始积累尚未完成,致富不达标,投资不出。

  详见表中的统计和分析:



  历史告诉我们,先驱从来都是孤独的。数据显示,1980年代初期丝绸之路产区滥觞之后,直至2000年近20年的时间里,才在宁夏和新疆出现另外2家葡萄酒厂,2001年至2010的10年内建立了22家酒厂,2011年至今则有20家。数据表明,

  1. 打造一个产区首先需要先驱艰苦卓绝睿智探索的开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逐步认识,而达成一个建区共识形成一种投资趋势,起码需要20年的时间;

  2. 葡萄酒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3. 改革开放后,由于辛勤耕耘,致富人群的社会资金大量流入葡萄酒行业;

  4. 老板大款们由原来的挣快钱方式,开始趋向于做一个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产业,而非只留金钱。



  如上,丝绸之路产区的主体新疆、甘肃和宁夏三个省区,其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于1980年代初期(新疆鄯善、甘肃黄羊河、宁夏玉泉营);内蒙古是在1997年(维信葡萄酒有限公司),而陕西则于2006年(凯维酒业有限公司)起步。



  以上是丝绸之路产区现代历史的翔实记载,也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和对其最好的诠释。

  注:“现代历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即1949年以后。
责任编辑:
苗苗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