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赛 见证行业辉煌
发布日期:
2017-06-26 12:14:46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孙志军
  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创办于2007年烟台首届国际葡萄酒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这10年,是中国葡萄酒行业转型的关键10年,是中国葡萄酒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10年。十年间参加本项赛事的国内企业累计300多家,参赛产品累计1890多款,参与大赛品评的专家和酿酒师累计190人次,成为国内举办次数最多、行业参与程度最高的权威赛事之一。

  以本项赛事为线索,对中国葡萄酒这10年做一简要回顾,追溯行业发展的规律,如能总结出一些行业发展规律,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缘起

  进入21世纪,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和中国葡萄酒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随后宣布从2005年1月起,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由43%下降到14%,综合税率由85.9%下降到48.2%。2002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2003年5月,宣布《废止半汁葡萄酒标准》。2005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葡萄酒》国家标准 (GB15037-2006)。在此期间,新疆乡都、中信国安、张裕卡斯特酒庄、茅台葡萄酒公司、中法示范农场一大批高规格的葡萄酒企业相继成立,莫高实业、通化股份、王朝葡萄酒先后上市,昌黎葡萄酒、烟台葡萄酒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相继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所有这些,都为举办一场专业的葡萄酒比赛做好了准备。

  2006年,笔者刚刚从国外学习归来,热情高昂,雄心勃勃,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2007年年初,烟台市决定再度举办国际葡萄酒节,根据国外葡萄酒节会的惯例,于是就筹划着能否在烟台也举办一个类似的葡萄酒比赛,以丰富葡萄酒节的内容。

  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1989年,作为全国葡萄酒行业质量监督检验的职能部门,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葡萄酒检测中心,承担着国家葡萄酒行业的监督抽查、质量检验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及地缘关系,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葡萄酒信息网与国葡中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想举办一个权威性的大赛,首先要找的便是国家级权威管理部门,当时的中心主任朱济义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并给予大力支持。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个比赛列入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的官方活动,当时的组委会隶属于烟台市经委,国葡中心副主任赵永福便陪着我,三番五次地去找有关领导解释和汇报,最终把大赛确定为三方联合组织,烟台市国际葡萄酒节组委会为主办单位,国葡中心是协办单位,中国葡萄酒信息网为承办方。一个立足于国内最大葡萄酒产区的比赛就这样诞生了。为了解决活动经费,我们找到了意大利克隆宾公司。经过谈判,这家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软木塞巨头成为本项赛事的独家赞助商。

  起步

  2007-2011年间,是中国葡萄酒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的5年,是西部产区逐步兴起的五年,是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的5年。2008年1月国家标准《葡萄酒》(GB15037-2006)正式实施,2011年10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了“一廊、一心、三城、五群、十镇、百庄”的发展规划。内蒙古汉森、君顶酒庄、张裕爱斐堡、张裕(宁夏)葡萄酒公司等酒庄成立。保乐力加(宁夏)、蓬莱拉菲酒庄,莱西九顶庄园等一批国外投资的酒庄先后兴建。与此同时,一大批小酒庄也在建设之中,中国葡萄酒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格局已见雏形。

  2007年国内葡萄酒厂并不太多,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当时酒厂数量400多家,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120多家,主要集中在烟台、北京和昌黎等地。由于处在新旧标准的转换期,生产高档葡萄酒的企业并不多,能够拿出高质量的参赛产品,对很多酒厂来说为时过早。至于说到葡萄酒比赛,当时国内只有“亚洲葡萄酒大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创办于2004年,两年一次)一个,很多企业甚至不知道葡萄酒大赛是什么活动?更不了解参加大赛的意义。当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的葡萄酒市场还刚刚起步,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程度较低,酒厂也没有必要通过葡萄酒大赛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为了征集到足够多的酒样,我们到烟台、蓬莱等地一个酒厂一个酒厂的跑,而外地的企业又担心在烟台举办这样的比赛,怕受到某某大企业的操控,也不愿参加。所以,前两届的比赛相对比较困难。2007、2008两届为大赛的酒样数量平均不足70个。第一届大赛的参赛企业以烟台蓬莱产区为主,也有几个外地的老牌企业参加,比如丰收、华东、民权、新天等。到了第二届,外地的参赛企业略有增加,新疆的乡都酒业、甘肃的祁连、云南的太阳魂都是第二届大赛中新增加的酒庄。

  2009-2010和2011三届大赛是快速提升阶段,每年的参赛酒样平均162个,是前两届的2.3倍,其中2010年举办的第四届比赛,参赛酒样达到180个,创历史最高纪录。从第三届开始,外地企业陆续增加,特别是宁夏、新疆等地的新兴企业积极参与,比如宁夏类人首、御马、圣路易丁,河北的马丁酒庄,其中不乏大企业的身影,比如甘肃的莫高、新疆的尼雅、宁夏的西夏王等等。

  巩固

  2012年之后的5年,大赛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并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迈进。这首先得益于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的扩大。到2010年全国葡萄酒厂达到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8家。其次是进口葡萄酒的大量涌入带来的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消费市场的成熟,推动了国产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一大批定位高端的中小酒庄逐步达产,能够与国际葡萄酒同台竞技的产品越来越多。第三,几个重要的地方性产业规范陆续出台。2012年山东省地方标准《庄园葡萄酒》《葡萄酒庄园规范》通过审定。201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加快中国葡萄酒的产业升级。在这段时间,一大精品酒庄出现在世人面前,比如2013年的获奖名单中出现了贺东、欧菲堡、天塞、紫晶、汉森、源石、云漠、禹皇等新兴酒庄。同时,在东北、云南、四川等不太适宜酿酒葡萄栽培的区域,也诞生了五女山冰酒、香格里拉、康定红等葡萄酒企业。

  2012年以来,国内外各类葡萄酒比赛纷纷出现,比如VINALIES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RVF中国优秀葡萄酒年度大奖、上海国际葡萄酒品评赛(SIWC)、《中国葡萄酒》年度百大葡萄酒评选、WINE100 葡萄酒大赛等等,为中国葡萄酒企业增加了参赛的机会。其实,早在2011年,中国便在品醇客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贺兰晴雪、保乐利加两个公司的三款产品在大赛中获奖,其中贺兰睛雪酒庄获得一枚特别大奖。该款获奖产品——加贝兰2009也是第一届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的金奖产品。加贝兰的获奖鼓舞了更多的中国酒庄前去参赛。2012年,来自烟台、怀来、山西、北京、内蒙古和宁夏等地的7家酒庄再次参加品醇客大赛,并获得11块奖牌。

  2012年我们对参赛样品及相关奖项进行了调整,虽然酒样平均数量每年仍然保持在157个,但是,细分了评比项目,新酒、桃红和包装艺术类单独评奖。特别是2014年以来的最后三届,是本项大赛走向成熟的专注阶段,不再收取进口酒样,专注于国产酒的品评,并把酿造工艺与产品风格的点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出现了马瑟兰、黑比诺等多款小品种酒样,蛇龙珠、品丽珠等开始遍地开花,桃花、冰酒、起泡酒也逐年增多。

  大赛举办满5年时,我们进行了一次总结回顾,根据参赛次数和获奖数量,表彰了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和优秀酿酒师,对比赛程序、获奖产品的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为适应参赛企业的需求,在大赛名称上也经历了三次变更,一至六届是“克隆宾杯”烟台国际葡萄酒大赛,其中前两届为“烟台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从第七届开始到现在,大赛更名为“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前面冠以不同年份以示区别。大赛举办地也有调整,前七届比赛均在烟台举办,第八、九届移师北京,第十届转到青岛。颁奖典礼的举办场所也有变化,前六届均在烟台,第七届在北京,第八、九届在成都,第十届放在了银川。

  见证

  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历经十年历程(2007-2016),我们见证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初兴与发展。为了将中国葡萄酒发展的关键十年展现给大家,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特将十年大赛数据进行系统整理,根据酒庄的参与次数、所获奖项及数量等相关数据评出初选数据,再结合企业资质、技术团队等因素最后评选出金牌酒庄、金牌酿酒师、最佳评委等优秀个人和企业。

  “中国葡萄酒品质十年回顾及2016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颁奖典礼”已于2017年6月12日在银川举办,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酒业协会、宁夏和甘肃两省酒类主管部门领导及来自宁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有近60位来自获奖企业的总经理和酿酒师参与了本次活动,张裕摩塞尔酒庄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十年大赛总结,我们希望勾勒出行业发展的脉络,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企业面貌、品牌意识等方面进行细致地观察,特别是通过大赛总结出金牌酒庄在质量建设方面的经验,在产品品质、技术队伍建设、质量法规等方面找到可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同时希望找到中国葡萄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及所存在的差距,比如葡萄园管理、质量控制、市场开拓、与消费者沟通等方面;第三,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大赛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保障大赛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第四,通过对酿酒师、获奖企业及评酒人的表彰,倡导奉献精神和“匠人精神”,弘扬主旋律,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输送正能量。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
许洁依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