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
2017-04-19 16:46:01
来 源:
华东葡萄酒
作者:
华东葡萄酒
  青岛葡萄酒始创于1912年,至今已有105年历史,是市直国有企业集团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的旗下品牌。

  青岛葡萄酒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品牌之一,并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瓶大香槟、第一瓶威士忌、第一瓶白兰地,是与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等著名品牌齐名的百年老字号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青岛葡萄酒厂一直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该厂曾是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当年的青岛葡萄酒主要生产葡萄酒和烈酒两大类33个品种,畅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出口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青岛白葡萄酒是该厂传统名牌产品,1963年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获金质奖,是中国第一瓶白葡萄酒金质奖获得者。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葡萄酒品牌之一,青岛葡萄酒浓缩着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史。

  始创于1912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德国侵占胶州湾。青岛被辟为商埠,大批士兵及外国商人涌进青岛。此时,青岛地区酿酒业全系民间土法烧制高粱等“烧酒”作坊。外国人不习惯饮用“烧酒”,用轮船自国外运来“洋酒’,或瓶装,或用橡木桶运来原汁后勾兑。时间久了积存下大量酒桶、酒瓶。

  1912年,湖南路三十四号一经营杂货的德国人在葡萄上市季节从小商贩手中收购部分鲜葡萄,破碎后,利用旧有橡木桶在家中发酵、勾兑,瓶装上柜出售,颇受欢迎。后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上运输困难,便增加木桶数个以扩大经营,但最大酒桶容量不过600公升。此系青岛地区第一家葡萄酒作坊。

  数年后,湖南路三十六号德商福昌洋行老板克劳克对其投资收购,增添容量1000公升酒桶十数个。该洋行实为杂货铺,除在临湖南路的铺面里卖面包、点心、烟、酒外,还雇有2—3人熏制各式香肠出售。葡萄酒的配制、勾兑,全由克劳克自己动手。葡萄压榨期间,临时雇几个中国人帮忙。所有工序皆为人力,自产自销,也没有厂名。

  1930年,福昌洋行为扩大买卖,筹集资金,遂将酒厂作价一万大洋卖给德商美最时洋行。该洋行根据其英文Melco的音译,命名酒厂为“美口酒厂”,厂长由该洋行经营崂山汽水厂的化学博士罗德维厂长兼任。投资添置了4000公升橡木酒桶五个,并制作了冷冻机、木质笼式葡萄压榨机等简易设备,但经营甚为平淡。

  1941年前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外酒再度进口困难,该厂开始扩大生产。制作2000公升酒桶十余个,使橡木桶总数达158个,葡萄汁贮存量达10万公升,并添置了水压葡萄压榨机、过滤机、风车等没备。产品除销售本市利泰、新康、米思旦洋行、福泰等酒吧、商店外〔每月约销售80-100箱),还在上海、天津以及东南亚的盘谷等地设立代理店,大量外销。

  这个时期酿酒技术为德国人控制,主要产品有葡萄酒、香槟酒、甜酒、白酒、意大利式和法国式味美斯、威士忌、白兰地等“洋酒”。葡萄由中国商人在崂山、平度等地代购;配酒用的其他原料,如药材、香精等多由外国进口,瓶子则由各地商人收购旧瓶。成品酒用草把包裹,装入木箱运输。主要生产设备有:葡萄酒灌装机1台,过滤机1台,洗瓶机1台,蒸馏器l台,香槟装瓶机1台,压塞机1台,操作皆为人力。全部资产总值41亿余元(旧币)。

  曾经隶属青岛啤酒厂

  1945年日本投降,美口酒厂作为敌产由国民党经济部鲁豫晋区特派员办公处接管。除拉特维亚人蒲立斯技师继续留用外,其余德国人全部由盟军美国政府遣送回国,工厂营业照常。次年12月,移交中央信托局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清理处接管。于此期间并未开展业务,一切原材料皆用原有物品,生产处在维持状态,产品全在本市销售。

  1947年9月5日.美口酒厂与啤酒厂、植物油厂、橡胶厂、面粉厂由国民党陈氏官僚资本一一齐鲁公司所购。美口酒厂附属于青岛啤酒厂,称为“美口酒组’,为业务之便,对外仍称美口酒厂。9月25日,经啤酒厂厂长朱梅派员清点,接收资产总值为15亿余元(旧币)。后派啤酒厂材料科科长张浩为专员。到厂代行管理。整顿后,由杨惠清(女)为领工,利用原有材料,并购进白砂糖2000公斤,恢复生产。当年制造白兰地酒9000公斤,其他各类酒因原料缺乏,无法制造。

  以后,生产略有发展,郭其昌被派往该厂任技师,任代理科长之职。各种酒的总月产量达3600瓶(约七千公升〕。商标沿用德国人“美口牌”双菱形商标。但由于原料供应紧张,且酒税过高(百分之一百二十),生产发展受到遏制。产品销售除依靠代销商外,尚有部分自销,主要市场仍为外埠旧有市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美口酒厂由人民政府接管。齐鲁公司军管会派军代表徐殿麟进驻美口酒厂,生产恢复。为管理方便,仍隶属青岛啤酒厂,为其果酒车间(第五车间),对外仍称美口酒厂,郭其昌为负责人。同时,废除了把头领工制,实行民主管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产迅速发展。1956年,年产量已达319.28吨,比1949年翻了一番。职工人数增至40人,产品结构由“洋酒”为主转为果酒为主。产品除销售本市及天津、上海外,还销往青海、新疆、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成为中外领事馆用酒,出口苏联、罗马尼亚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南洋各国。

  1956年,为扩大生产,国家投资100多万元在现厂址扩建新厂,次年秋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吨。

  1959年4月3日,在轻工部(原食品工业部)糖酒工业管理局的指示下,为清除国产名酒带有的帝国主义色彩。经青岛市政府和轻工局批准,将“美口酒厂”改称为“青岛葡萄酒厂”,商标改用青岛啤酒厂“灯塔牌”黑色商标,废除原美口菱形商标。青岛葡萄酒厂开始真正走上历史舞台。

  1964年4月1日,经山东省委批准,青岛葡萄酒厂与青岛啤酒厂分开,独立经营,隶属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

  辉煌与没落的轮回

  1954年春,周恩来总理率领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在记者招待会上,周总理用青岛葡萄酒厂生产的香槟酒招待外国客人,受到现场来宾称赞。

  自1963年,青岛白葡萄酒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荣获中国第一枚白葡萄酒金奖后,青岛葡萄酒共有12个产品荣获省级优质、优良产品奖,部级优质、银质奖和国家级金质、银质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葡萄酒步入鼎盛期,1985年青岛葡萄酒的产量、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同行业首位,成为中国葡萄酒业的龙头。然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岛葡萄酒厂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于1996年破产倒闭。

  2005年,青岛饮料集团决定盘活百年老品牌青岛葡萄酒。2005年3月28日,青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重新注册成立,启动青岛葡萄酒的复出工作。2006年,青岛葡萄酒正式复出市场,一举推出了赤霞珠、莎当妮、薏丝琳等24个品种,当年销售突破千万。近年来,青岛葡萄酒稳居大众市场主流消费位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旧址欲建葡萄酒文化项目

  随着生产发展需要,青岛葡萄酒生产外迁崂山。青岛葡萄酒厂旧址于2008年列入“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窖所在地及生产车间闲置多年,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公益项目。

  据青岛葡萄酒厂厂志记载,青岛市四流南路13号,全厂占地面积49533.58平方米(不含发酵站),总建筑面积为17531.21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为15576.47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为1954.74平方米。

    位于该位置的地下大酒窖占地近 20亩,酒窖一层内存有我国第一条威士忌生产线的部分设备,包括古铜威士忌蒸馏釜、发酵罐及橡木桶等珍贵工业遗产。在地下约10米处均匀分布着8个拱洞,每个拱洞中分别排列着容量大小不一的橡木桶达300余只,其中最大的单只像木捅容积达到6干升。拱洞中还有香槟酒用的酒架,这是国内首家生产瓶式发酵香槟酒的专用设备。在地下大酒窖对面的建筑中,有6排石条砌成的老式水泥发酵池,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在地下大酒窖的马路对面,位于四流南路12号区域是青岛葡萄酒厂厂房旧址,整体占地49亩,建设于80年代后期,经历了青岛葡萄酒最鼎盛辉煌的时期。2011年,响应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青葡的生产线及发酵设备全部搬迁至青岛崂山的华东百利酒庄。现状仅保留主体厂房建筑框架。

    作为与青岛城市同龄的青岛葡萄酒,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程,当今极为罕见地下大酒窖、威士忌生产线、老式发酵池等珍贵遗存,是历史上特定时期葡萄酒生产工艺的见证,具有宝贵的工业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品牌打造价值。

责任编辑:
许洁依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