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发布日期:
2016-12-26 10:06:00
来 源:
通化葡萄酒印象
作者:
通化葡萄酒印象
  我国葡萄酒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从汉武帝时代到清末民初,葡萄酒的发展有过辉煌时期,也有过止步不前的阶段。时间进入到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万象皆新,中国葡萄酒的市场也不断在变化。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有67年, 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葡萄酒业亦如是。 现在,中国葡萄酒业处在又一次蓬勃发展的时期,那么在这67年中,中国葡萄酒是如何生产和发展的呢?外国葡萄酒大量涌向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葡萄酒到底何去何从?让我们从它的前世开始,寻找答案。 在外国人不断夸赞自己的葡萄酒的同时,中国人当然不能不了解我们自己葡萄酒的前世今生。

  Jancis Robinson 1994年写的《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在233-235页中谈到中国葡萄酒概况说到:“ 1949年,这些酒厂(指:烟台张裕,青岛美口,北京上义,吉林通化 ) 由政府扩建,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往葡萄酒里勾兑水,发酵的粮食(酒)和色素,等等。” 只言片语使得无论是中国人自己,还是外国人都对现今的中国葡萄酒仍然有一些错误理解。 (当然,我没有说中国葡萄酒就是完美的,没有走弯路,市场就是健康的。)历史就是历史,它是因为众多巧合而产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从中找到问题,不再范同样的错误。

  让我们把思路带回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看看真相如何?新中国建立前夕,尚有经营的七个葡萄酒厂分别是:

  1.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始创1892年(清光绪18年),由爱国人士张弼士投资创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2.北京葡萄酒厂,始建于1910年,在马尾沟与圣母同学会同时创建,开创者为法国修士沈蕰璞。1949年前是天主教圣母文学会总院为圣母文学会及全国各地天主教,为举行弥撒祭礼用酒而附设的葡萄酒厂。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3.山东青岛葡萄酒厂1914年开始酿造葡萄酒,是湖南路34号一个经营杂货的德国人,于葡萄上市季节,从小商贩手中收购部分新鲜葡萄破碎后,利用旧橡木桶在家中发酵,勾兑,装瓶上柜出售,颇受欢迎。1930年,改名为美口酒厂,到1949年,葡萄酒产量为4.5吨。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4.山西清徐露酒厂,于1921年10月10日,由当时称益华酿酒公司,山西人张治平建立。该酒厂产品在建厂十数年后曾一度渐为人知,营业日益兴旺,后来抗战时清源沦陷,公司遭严重损失。至1949年,产量为2.91吨,人员15名。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5.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是1936年,日本人饭岛庆三在日本占领我东北三省之时建立。后改名为老爷岭葡萄酒厂,1946年初,由于战乱厂房遭到破坏,1949年新中国政府重视得到恢复,1949年产量23吨。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6.吉林通化葡萄酒厂,由日本人下溪司创建于1938年,后改名为通化葡萄酒酿酒公司。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7.北京东郊葡萄酒厂(又名:夜光杯葡萄酒厂),始建于1954。但是前身是日本人樱井安藏于1941年在怀来县沙城镇开厂,酿造葡萄酒约70万斤。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这7个酒厂中有两个酒厂是中国人自己建的,其它5个均是外国人建立。从这上看出,我国近代葡萄酒的启蒙,除张裕葡萄酒公司外,多与日本入侵和天主教活动有关。

  这一时期的酿酒葡萄酒绝大部分为中国当地葡萄品种,酿造工艺也由外国人主导,致使后来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误以为是葡萄酒生产的固有方法。由于信息有限,再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本应健康发展的中国葡萄酒产业走上了大弯道。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葡萄酒业更加受到中央的重视,1956年3月2日,轻工部部长向中央及毛主席做例行汇报,主席对这次汇报很关心,当即指示:"为了更好地了解部、局(指轻工部及糖酒工业管理局)及所属各企业的生产工作情况,望部、局及各企业分别直接向我写一次生产工作报告。从1949年到1979年。主要产区扩大到5个,分别为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区:包括山东全省。西北区:包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南方区:包括四川,广西,云南,浙江等。这也是现今中国葡萄酒区域的基本雏形。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这时期的中国葡萄酒已经出口到日本,美国,香港(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这时中国生产的葡萄酒其实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规定的葡萄酒完全由葡萄制成,不得添加粮食,砂糖,水,和其它物质,即使需要增强酒精度或提高糖度,也是来自葡萄,只有特种葡萄酒个别可以使用砂糖,如气泡葡萄酒。 第二类,当时叫“折全汁”,这种葡萄酒是用中国本土的山葡萄酿成。

  山葡萄色深酸高,籽大汁浓,破碎后非常粘稠无法操作,完全使用山葡萄酿的酒外观几乎黑色,酸度无法入口,由于当时技术约束,所以无法制成商品。因此必须加糖掺水使成为宝石红色和酸甜合适的产品。因为中国葡萄酒标准在1984年才制定,所以当时没有法规不准许第二类葡萄酒的生产。

  这和Jancis Robinson 1994 年《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书中所写的经济原因无关。在当时两类葡萄酒都很受市场欢迎,之后随着葡萄酒市场国际化和规范化,专家团队出国考察,优良葡萄品种不断入住中国,本土品种经过几代的培育提高,酿酒技术的进步,“折全汁”一词才慢慢消失在大家的眼前。

  其实葡萄酒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现在喝到的味道,它也是经历了长期演化发展而来,如何酿造本就没有规定,在每一个演化阶段,它的风格都会从当时的消费者所接受到不接受,某一风格的产生是偶然的,如果它不再被市场接受这一风格的消失就是必然的了,然后市场还是会不断的发展。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1978年以后,是中国葡萄酒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葡萄酒无论是在产量,销量,品质,还有国人对葡萄酒认知度上都有绝对性的提高。外国优良葡萄品种被引进,酿酒技术和国际接轨,科研人员不断钻研和试验。

  可是在大好形势下的同时,这时的中央领导认为葡萄发展还不够快,各地区发展尚不平衡,葡萄的良种化,区域化还刚刚开始着手进行;我国的葡萄酒产量还很少,产品还不很对路,特别是优质产品更少,在国际上竞争能力较差;设备大部分陈旧;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也存在不少问题,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问题是对的,要求是好的,但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如果要快速发展,质量就无法保证,虽然产量与质量不是一定会成反比,但是如果过于追求产量,质量一定会出问题。这是当时没有预料到的,同时也导致了后来中国葡萄酒长期追求产量,盲目扩大的现象。再加上种植方面由于没有因地制宜的选用不同品种,导致葡萄酒品质无法提高,也为以后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发展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后患。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到了80年代中期,国人饮酒的习惯开始发生变化。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甜型为主,并且多是认为红的才能代表葡萄酒,当喝到不甜的干酒时,认为是坏了,并称其为“酸酒'. 1980年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王朝葡萄酒公司成立,生产出 '王朝半干白”。 这样在我国市场上有了较大批量的不含糖的干型,或略含糖的半甜型的白葡萄酒。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饮用葡萄酒之所以转向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有3点主要原因: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慢慢发生变化,多向健康饮食转变,干型酒逐渐被接受。

  2.对葡萄酒营养价值的逐渐认识,喝葡萄酒的消费者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标准葡萄酒的追求变得更明确。

  3.此外由于出口干型葡萄酒的需要。葡萄酒风格多样性开始发展,自1985年以来,赤霞珠干红,半干红葡萄酒,麝香半甜白葡萄酒在北京几个饭店销售同时受到好评,当时的外宾还表示适合他们的口感。这三种酒还出口到香港(当时为英国殖民地),日本,新加坡。

  90年代葡萄酒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中国葡萄酒没有声音,主要是因为市场没有太多可以竞争的品牌,而且需求远大过供应的市场关系,始得葡萄酒生产没有随着技术改良而跟上其他国家生产的水平。此时已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0-21世纪的中国葡萄酒,当我们再次回头看来,喜忧各半。在许多葡萄酒庄频频在国内外获奖的同时,外国葡萄酒也大量涌入市场,中国本土葡萄酒市场发展的略势逐渐显现出来。酒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销售大部分靠渠道,价格和品质不成正比,这导致除一些酒庄能收回成本以外,大部都处在迷茫中。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葡萄酒在历史上也有过辉煌的一页,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四项金奖和最优等奖状;1949年通化葡萄酒和茅台一起成为国宴专用酒;周恩来总理也多次在会见外宾和出访时将国产葡萄酒做为国宴用酒和国礼送给外国元首;2006年通化葡萄酒获得了有葡萄酒奥斯卡之称的国际烈酒、葡萄酒挑战赛(IWC)金奖;2016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国唐庭霞露葡萄酒庄获得大金奖。通过获得的一系列奖项确立了中国葡萄酒的世界高度!同进也证明了中国有生产高水准葡萄酒的能力。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葡萄酒今生该将如何?取决于生产者的初衷,葡萄酒本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产品,其种植过程之辛劳,生产程序之复杂,都需要我们用心理解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拉菲不是几年或几十年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拉菲,通过中国葡萄酒从业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国产葡萄酒的春天就快到来!

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同时我们需要证实面对每个产区和酒庄的自身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我想当每个酒庄都意识到自己酿的酒是要代表中国葡萄酒,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的喝着中国葡萄酒,这时才是中国葡萄酒真正的春天,有个寓言说:当大部分中国人在喝葡萄酒时,全世界的葡萄酒都不够中国人喝的。那么,到那时希望一瓶难求的是中国葡萄酒!

责任编辑:
许洁依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