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无论是贫民区的地下酒吧,还是高档酒店的大堂吧廓,抑或是世界各地那些“热带天堂”阳光照耀下的海滩酒吧,没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然而,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目标——为客人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好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各种饮料带来的爽快和愉悦。那么,酒吧文化到底是什么地方、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如今,世界上那些典型城市鸡尾酒吧的起源,应该追溯到美国的爵士乐时代,也就是在酒类生产、销售和消费被视为非法的“禁酒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就是在这个时期,鸡尾酒的文化被确定下来,尽管在这之前的很长时间,古典鸡尾酒就已经出现了。
早期的古典鸡尾酒
一些流行古典鸡尾酒的发明,比如“鸡尾酒”(Cocktail)一词的出现要早很多,在这些早期的混合饮料中就有曼哈顿俱乐部(Manhattan)。毫无疑问,它是1874年前后在曼哈顿俱乐部,应温斯特•丘吉尔的母亲伦道夫•丘吉尔夫人的要求调制的。自由古巴(Cuba Libre),其法文的字面意思就是自由古巴,是在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时出现的,也就是在可口可乐发明之后。
当首次出现了马提尼鸡尾酒的雏形时,很多人都声称对此拥有发明权。1887年,传说中的杰瑞•托马斯“教授”把他的“金鸡尾酒”(Gin Cocktail)重新命名为马丁内斯(Martinez),它最有可能就是当今马提尼的前身。所以,尽管混合饮料的出现始于19世纪,但是鸡尾酒这个专用词汇一直到禁酒令时期才开始流行。
是公鸡尾巴还是公鸡啤酒?
鸡尾酒(Cocktail)一词本身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神秘女郎,何况还有那么多众说不一的民间故事。有人说它是禁酒时期地下酒吧中关于烈性酒的一个暗语;有人说它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用于装饰饮料的孔雀尾巴;甚至还有人说它来源于公鸡啤酒(Cock’s Ale),就是那种在殖民时期的斗鸡游戏中,人们常喝的一种饮料。它是这样制造的,在一个装满汽水的木桶中加入煮成半熟的肌肉、葡萄干、肉豆蔻和红糖,然后再发酵9天就可以了。
实际上,要考证这个单词的起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鸡尾酒是用来描述混合酒精饮料的通用词汇,非酒精饮料通常被相应的称为“Mocktails”。
禁酒令时期
美国人就像大家熟知的那样,由于不能忍受禁酒时期的酒水匮乏,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完全地下的酒吧市场,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地下酒吧(Speakeasies)。
由于酒类圣餐和消费在这个时期是非法的,所以酒精的蒸馏大部分都转移到家中进行,并导致了劣质酒类产品的盛行。“Hooch”(劣酒)、“Mooshiine”(月光)和“Bath-tub Gin”(浴盆金酒)变成了这些私造劣酒的通用说法。就是这些粗制滥造的酒类产品,导致了人们对其进行混合饮用的习惯。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创造鸡尾酒的愿望,更重要的用途是掩盖那些劣酒的不良口味。
酒吧文化的出现
禁酒令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被视为酒吧文化走向世界的催化剂。美国人开始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最吸引人的城市开办酒吧,包括伦敦、巴黎、罗马、威尼斯和马德里,和他们一起抵达的还有调制各类混合饮料的梦想。不过,今天出了那些鸡尾酒之外,他们也从那些高质量的、工业化生产的烈酒和利口酒中获利。
调酒师们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发明和创造鸡尾酒的工作,这些鸡尾酒与我们今天在酒吧里所见到的非常相似。“血腥玛丽“、“贝利尼”、 “白色佳人”开始出现,在欧洲酒吧的后院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革命。其中,“血腥玛丽”是有法国巴黎的哈里酒吧发明的;“贝利尼”是由意大利威尼斯的哈里酒吧发明的,与巴黎的哈里酒吧毫不相干;“白色佳人”是由英国伦敦沙威酒店的美国酒吧发明的。1930年,伦敦沙威酒店美国酒吧的首席调酒师哈里•克莱多克(Harry Craddock)首次出版了《沙威鸡尾酒》一书。这本书精选当代鸡尾酒款式,配有非常实用的插图,装帧精美。哈里的书使很多鸡尾酒的配方标准化,从而实现了使整个行业保持一致的目标。酒吧文化培养了一个尚未开启的潜在市场,也就是那些具有鉴赏能力的饮酒者。
大萧条时期
在禁酒令被废止的很长时间内,甚至在整个经济萧条期,美国酒吧的生意变得很不景气。由于被视为不必要的消费,酒仅仅成为富人显贵和名人政要的奢侈品,1933年,美国政府意识到大量的税收流失,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种状况终于结束了。它预示着全美国范围内的无数地下酒吧被清除,加上酒吧文化的新兴地——亚洲和大洋洲酒吧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推动着全球的酒吧文化一步步地向前迈进。(未完待续)
(《世界80家酒吧特色酒》作者:艾伦·盖奇,孙志军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1)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