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法文写作Bordeaux,Bord-意为“在…旁边”,eaux-则是“水,水域”的意思。那么也可以说波尔多是“在水一方”。波尔多是葡萄酒世界里一顶璀璨的王冠,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不乏光芒,拉菲、伊甘、木桐、欧颂等名庄为这顶王冠增色不少,它们抑或是珍珠、抑或是玛瑙、抑或是祖母绿,如颗颗闪亮的珠宝镶嵌在这顶王冠上。
依照OIV MSc的课程安排,2014新年后我们的葡萄酒之旅便在波尔多开始。第一天我们在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omité Interprofessionnel des Vins de Bordeaux)学习波尔多葡萄酒理论知识及市场贸易,之后的一周,我们在20多个酒庄参观学习,品尝葡萄酒,其中不乏列级名庄。此外,我们还参观了Natalie等几个重要的法国橡木桶生产商家。

OIV MSc P26,伊甘酒庄
这篇文章是关于三个波尔多重量级超级明星酒庄,分别是左岸梅铎区玛歌酒庄(Château Margaux),右岸圣埃米永区白马酒庄(Château Cheval Blanc),以及苏玳区的伊甘酒庄(Château d’Yquem)。
玛歌酒庄
玛歌酒庄的参观也是安排在清晨,玛歌酒庄用“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只是这里没有禅房,树林、花园通往玛歌城堡,恢弘的建筑果然不负“波尔多凡尔赛宫”的美誉。更有传说拿破仑被囚禁之时,唯一的要求便是想要喝玛歌葡萄酒。曲径通幽的花园使玛歌酒庄整体看上去大气磅礴。走进才看清,城堡台阶左右两侧的石雕原来是埃及风格的雕塑,狮身人首的少女静卧在台阶两侧。《神之水滴》将玛歌葡萄酒形容为出浴后的埃及艳后,想必与台阶前的狮身人首雕塑给与了作者亚树直灵感。

玛歌酒庄埃及风格雕塑
关于玛歌庄,波尔多左岸梅铎区1855年被评为五大一级庄之一,种种。那么我想谈谈我的玛歌庄品酒心得。玛歌庄为我们准备了2006年的主牌酒Château Margaux与副牌酒Pavillion Rouge。玛歌葡萄酒的颜色的确妖娆艳丽,副牌酒Pavillion Rouge如同流淌的血液,明媚却深邃,边缘略带棕色。香甜的覆盆子果香扑鼻而来,让我想起来巴黎甜品店马卡龙的味道。入口柔顺,结构细腻,喉韵清爽,像极了雨后森林中青苔、蘑菇的味道。而玛歌主牌酒的红宝石色极美,而色调比副牌深邃许多,接近桑葚的暗红色调,甜甜的樱桃香气中透着芝麻的清香,这种香气我还是第一次闻到,但我觉得香气似乎有点封闭,尚未展开,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等待玛歌绽放,着实是个不小的遗憾。酒体结构比副牌更有力、平衡,单宁细致,尾韵带一丝奶酪味。走出玛歌庄时,手机叮地响了,拿出一看收到一封新邮件,原来是个大好的消息,智利大使馆通知我签证已到,我可以回巴黎去拿签证了,兴许是玛歌带给我的运气。

玛歌酒庄城堡
白马酒庄
如果说波尔多左岸的风格雄浑有力,大气磅礴,那么波尔多右岸葡萄酒则令人如沐春风。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驱车前往白马酒庄。距离白马庄400米的地方,道路便被栏杆截住,需要通报且经得许可才能进入,我从车窗向外望去,通往酒庄的小路两旁种着两排高大的松树,里鹏堡因庄园内有一颗松树得名(Le Pin,意为一棵松),我跟外国同学开玩笑说:白马庄岂不是可以有个别名Les Pins(几棵松)。

白马酒庄
负责酒庄酿造的Enita大学教授Jean Philippe先生带我们参观了酒庄,并着重讲解了白马庄独有的风土条件。白马酒庄的发酵罐不是传统的橡木桶,而是不锈钢材质的新型发酵罐,精美而大气,传统与革新并驾齐驱,以提高酒的质量。结束参观后,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品尝环节。品尝室内陈列不少奢侈品图册,白马酒庄当然列入其中。我拿起酒杯,观察颜色。砖红?暗红?紫红?还是宝石红?这些常用的词汇在我脑中一一闪过,然而都不是我要的那个词,猛然间,朱红,闪入我的脑海,这个传统的中国词汇描述这一款葡萄酒再恰当不过了,这不是国画颜料中的朱红是什么?于是,我极为欣喜地在本子上写下“朱红”二字,用以记录这独一无二的Cheval Blanc。仔细观察,酒体通透如水晶,边缘呈橘红色,光泽熠熠生辉。我嗅到了山楂、覆盆子、香草、木头、水果蛋糕的香气。入口莹润,森林中带着湿气的青苔味扑入鼻腔,单宁收敛而细致,强劲而有力,朱古力尾味绵长,酒体平衡到使我感觉不到酸、苦、单宁的突显,仿佛一入口便融在一起。之后我们品尝了白马副牌酒,虽然仍是朱红色调,光泽就没主牌那么好,略失光泽,香气以草莓、覆盆子为主,带着淡淡的奶酪香气,结构明显弱了一些,也许是先品尝了出色的主牌酒,衬得白马副牌黯然失色,实际上Jean Philippe先生说白马酒庄副牌酒称得上最好的副牌酒。

墙壁上象征白马酒庄的油画
离开白马庄时,天空阴霾,下起了大雨,我加快脚步向停车场走去,然而一块木牌却吸引了我的目光“Cheval Blanc 1920 Cabernet Franc”。于是顾不得大雨淋在身上,拿起相机走进泥泞的葡萄园,拍下这将近一个世纪前的老藤,并收集一小撮泥土作为留念。有这样非凡的葡萄酒之旅,再辛苦都值得。

白马酒庄品丽珠世纪老藤
伊甘酒庄
苏玳以甜白葡萄酒驰名,伊甘酒庄则是苏玳最闪耀的一颗明珠,1855年唯一被评定为超一级(Premier Cru Superiéur)的酒庄。说起伊甘酒庄,我更喜欢“滴金酒庄”这个译名。因为伊甘酒庄的一棵葡萄树仅仅只能酿造一杯伊甘葡萄酒,正是“液体黄金”。
清晨我们驱车顺着GoogleMap的指示前往伊甘酒庄,那天正好是我坐在副驾驶拿着GPS为驾车的同学指示路线。谁想,还有5分钟的路程时,由于我的一点大意,车子没有及时左转,因此Google Map重新选择了路线,不但泥泞崎岖且越走越窄,仿佛一个拓荒者开车闯荡在葡萄园的小径。我们都不确信路线是否正确,可无奈也只能顺着Google Map的提示,就在我们迷惑时,眼前出现一幢背向我们的建筑物,原来我们歪打误撞地来到了伊甘庄的后门。

伊甘酒庄葡萄园晨曦
下了车,从建筑物身后草地穿过,负责接待我们的Lailheugue女士早已站在葡萄园边上的松树下等待我们。这位女士看上去年轻,对贵腐葡萄酒知识的了解却绝不似她的年龄那样青涩,从采摘到酿造的整个过程涉及的知识她都掌握得极好,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讲解伊甘酒庄是如何做到这波尔多唯一的超级一级庄如何保证葡萄酒的质量,捍卫自己的声誉。虽说在国内时便早已了解贵腐酒的酿造过程,但伊甘酒庄严格控制采摘、筛选、发酵、陈酿的每一个细节仍是震撼了我。在这里先向大家解释“贵腐葡萄酒”的概念,简单的说,则是采用被贵腐菌(pourriture noble)侵染的葡萄果粒酿造而成甜白葡萄酒。葡萄果粒在受到贵腐菌侵染后,由于失去水分使得糖分浓缩,酿酒时,部分糖分被酵母转化为酒精,当酒精浓度达到大约16%vol时,发酵停止,其余糖分在留在酒液中,从而形成独特的甜白葡萄酒。

侵染贵腐菌的葡萄
然而要想使葡萄侵染上贵腐菌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需的自然条件极为苛刻,须有早晨生成的雾气笼罩着葡萄园,形成湿润的空气条件,还需要午后阳光普照葡萄园,在这样湿热的条件下才会生成贵腐菌,倘若碰上下雨,葡萄表面的贵腐菌则会被雨水冲刷。因此如果某一年的采收季碰到下雨,这一年将会成为十分困难的年份,伊甘酒庄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通常不会在不好的年份酿酒。比如2012年由于葡萄质量欠佳,伊甘酒庄则放弃了该年份的酿造,Lailheugue女士笑着对我说,有的中国客人告诉我他们买到了2012年的伊甘葡萄酒,那是不可能的,一定不是真的伊甘酒。

Lailheugue女士为我们倒2007年Château d’Yquem
结束了参观后,我们品尝了2007年的Château d’Yquem。金麦秆色很清亮,光泽十分好,犹如祖母无名指上已经戴了几十年的金戒指的颜色。端起酒杯淡淡地蜂蜜、糖浆、话梅味沁入鼻腔,晃杯之后,有明显的焦糖味,夹杂着蜂蜜、香草及芒果的气味,随后便是各式干果香气袭来,无花果干、李子干,杏干。入口甜美,喉韵极好,满满的口腔被杏酱的香气充斥,感受不到酒精的存在,而五脏六腑却都被它暖热,余韵则是浓郁的杏酱香气,白色花香在口腔清浅四溢,无论香气与口感的复杂度都极好。
来到伊甘酒庄之前,不曾知到世界还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琼浆玉液。当我们从正门走出伊甘酒庄时。蓦地,阳光四射,回首望去,太阳的光芒照亮了生在葡萄藤上的青苔上,古老而富有生机。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