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大学毕业后能够来到胶东这个富庶美丽的地方,苹果、海鲜和葡萄酒是生活中最能够带来幸福感的物品。随着阅历的增长,内心深处对于民俗文化的追随也与日俱增。海草房便是我对胶东大地的精神寄托!
国庆节期间,笔者走访了荣成市宁津、俚岛和港西等地的海草房,2天时间看了20个村子,虽是信马由缰、蜻蜓点水,却也有几分感悟,现奉上图文与大家分享。
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宁津所是石岛管理区宁津镇的所在地,明代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位于宁津镇十字路口往东二百米路南,已经无法辨认这条街的确切位置。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海草房建筑群,有七八排的样子,房屋外墙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砖、海石、料石等)。这里是历史记载中古宁津所的所在地,是石岛附近海草房建筑的中心和起始点。

狭窄的街道,斑驳的石墙诉说着百年历史
镆铘岛有一条长长的老街,路南是连成一片的海草房,是连接岛西和岛东的主要干道,胡同之间的过道也有海草搭成棚子相连,太阳下那些灰色的海草房一眼望不到头。老街的西边不远就是镆铘岛港港口,当地有名的景点姑嫂石就在港内。港口的入口处有两块台地,是一个理想的观光平台,周围松树环抱,风景迷人,举目远眺,美丽的石岛湾尽收眼底。如果在这里规划两块葡萄园,建一个小酒庄,是爱酒人理想的归宿。岛子另一端的岛东庄地势平坦,房屋之间显得从容一些,是建设画家村的首选之地。

一条长长的老街见证了多少人来车往
所后卢家位于宁津所的北面几公里处,村口有一块大村碑,红色字体非常醒目。老的海草房都在村子西边,村西头往南,有一条老街,类似周村等其它地方的老村,老街南面有一条小溪。老街很有气势,房子也很高大、华贵,历史上应该经历过商业上的辉煌。一位大娘在门口,告知村里有人写过一本海草房的书,这本书在村南一户人家里有一本。
从老街街口往南过一座小桥,这户人家就在桥头。他的名字叫杨少品,远在济南的大姐退休后来此度假。带我进家后,看到宽大的院子,很整齐,过道与南厢房相连,杨大爷进屋找出一本印刷精美的摄影集给我,作者是本村的杨少伟,头衔蛮大的,摄影家协会会员等等,书里有很多当地人打渔、农耕以及海草房的照片。

昔日繁华的商业老街,大部分已经无人居住
离开时,再次回望这条长长的商业老街,大部分已经无人居住,于是乎设想着可以改造后租给城里人度假用。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村子:有山有水,地势起伏,周围环境好,西边是个不高的山坡,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住在这样的一条老街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巍巍村位于港西镇,离俚岛30分钟车程。沿途都是丘陵,很难想象这里会有一个海草房的村落。村子在一条河的旁边,这条河一直向北流入大海。村东一大片菜地,是典型的乡村风景。一条随着地势逐渐升高的老街贯穿全村,村委会在村中间路北的山坡上,旁边有一个小广场,广场西边的一栋小楼上挂着村子的介绍,还有村子改造前后的对比图片。
这条老街也是当地的一条交通要道,街的南边就是蔚为壮观的海草房,大约有1公里的样子,很有气势。有的房子翻新时在屋檐处包上了绿色的铁瓦,大煞风景。路北几户人家的过道全是飞檐高挑的砖瓦结构,很有特色。

老街的房子上出现了绿色的铁瓦,非常扎眼
止马滩村后有一排旧房,其中四套海草房,高大宏伟,显得很有气势。拴马石排成一排。瓦屋石村有一条老街,墙上有文革标语及带有五星的黑板。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