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宁夏收获颇丰,见识了雄壮的贺兰山,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断然也少不了拜会几位“旧相识”。高原源酒庄的高林先生和高源听说我们到银川,便热情地邀请我们过去坐坐。由于我之前品尝过高原源的“阙歌”“家族珍藏”,印象极深,所以对高原源酒庄早已心驰神往。

高原源酒庄到了
从银川驱车十余分钟,便来到里市区不远的唐涞渠,渠边的土路起起伏伏,路的东边是静静流淌的爱伊河,另一边远远望去,高源的小院在杨树林里若隐若现,高原源酒庄到了。

高原源酒庄小院
如许多到访过这里的人所说,这果真是一个农家小院,普通红砖砌成的院墙,略已斑驳的大铁门……如果不是推开门看到院内的储酒罐和满园的葡萄树,谁又能想到这里还藏着中国优质的酒庄酒呢?
小院里种着一排杏树,三个储酒罐摆在一边,几亩葡萄园里种着大都是鲜食葡萄,葡萄园的南边已经是高楼林立,主干道上车流如梭。城市的喧嚣虽然近在咫尺,但小院里却始终给人安逸静谧之感,或许是葡萄园将城市的嘈杂隔开了吧……
正想得入神,耳边传来咯咯的笑声,转头便看见高源和她父亲高林先生已是笑脸盈盈,高源招呼着我们坐下。杏树荫下,高林先生拿出一盘毛豆、花生米,几杯枸杞茶热气腾腾,当然也少不了葡萄酒,高源拿出一瓶1.5L的2009年的阙歌,院里的小长桌上瞬间被摆得满满当当。
这种1.5L的“阙歌”可是高源自己珍藏的宝贝,我仔细端详着这个“大家伙”,酒标上的几个贺兰山岩画颇为精致。高源笑着给我们倒上酒,便给我们讲起她几款酒酒标上的故事……

高原源酒庄酒的酒标
每一款酒都有自己的故事
昂首天歌
昂首天歌酒标上的法语Val Enchanté,无论从音译还是意译都切合了中文“昂首天歌”的含义。酒标图案是由一种叫兔草的植物和橘红色的太阳构成,橘红色的太阳暗示着贺兰山东麓产区充足的光照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兔草则要从高源童年说起。高源是在区党委大院里长大的,那时候党委大院附近没有别的玩处,一块沙地和一片兔草便成了高源童年最深的记忆,我还记着高源描述这张酒标时的情景,她双手比划着,“……阳光透过树叶透下来,各种各样的小飞虫,小蝴蝶飞来飞去,小沙虫在沙地上跑,小孩子们在草丛里嬉戏,每个人都很快乐、很高兴……”,我边听着她的描述边想,这就是高源的葡萄酒带给我们的感受,沐浴在阳光里,陶醉在草丛中……
银色高地阙歌
“阙歌”得名于岳飞《满江红》里的诗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宁夏平原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如今贺兰山东麓的葡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都有赖于贺兰山的保护。从地图上看,贺兰山横贯南北,如天然屏障一般,抵御了腾格里沙漠的风沙。同时,贺兰山也是一座老年山,经过千百万年的时光洗礼,形成了以鹅卵石和砂砾石为主的特殊土壤,其中的矿物质丰富。这一曲阙歌也正是歌颂贺兰山的,高源用这样的方式来感谢贺兰山赋予了葡萄优越的生长环境。酒标中“银色高地”的印章既代表了葡萄酒原产地“银川”,又体现了海拔1200米高原酒庄特色。酒标的下方从左到右分别印着太阳神、奔马和人像三幅岩画,岩画朴实的线条与阙歌红简约的酒标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今年银色高地阙歌红只生产6000瓶,而且每一瓶都有自己的编号,”顺着高源的提醒,我看到了正标左侧的编号,背标上也郑重的写着“本年份只生产6000瓶”。
彩岩藤
相比起银色高地和昂首天歌,彩岩藤还是一款实验产品,高源会做一些美乐、黑比诺来进行比较,看表现才投向市场,这款酒可不是每年都有的。酒标上方是一个圆形的石狮头像,看上去类似于家族的族徽,象征着精神的守护和坚守。“彩岩藤”三个字空灵隽秀,酒标中还以英文介绍了高林先生父女两代人为了葡萄酒梦想而奋斗的过程。历史和过往总给人厚重的感觉,其实“彩岩藤”的得名却因为金山乡那片“彩色的葡萄园”。“彩色的葡萄园”位于贺兰山脚下,葡萄园里的土壤中含大量的鹅卵石和砾石,这些石头因为包含丰富的矿物质,石头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含铬的石头泛着蓝色,含铜的泛着绿色,含铁的泛着红色……葡萄藤便默默的在这片“彩色葡萄园”里发芽、爬蔓,土壤里丰富的矿物质也赋予葡萄特殊的口感与风味。

城市边缘的葡萄园
不经过滤的葡萄酒
听着高源的介绍,渐渐入了迷,转动着面前的酒瓶子,却发现了“阙歌”背标一处“未经过过滤”的字样。我立即拿起了面前的杯子,摇晃了几下,原本那些睡在杯底的沉淀物才开始在杯中“翩翩起舞”。在我的印象里,见过大多的葡萄酒都是经过过滤,澄清透明,只有陈酿多年的老酒中才会看到些许沉淀,像这样杯底覆满了一层沉淀的葡萄酒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举着杯子看来看去,高源似乎也明白了我的疑惑……“沉淀可是好东西呀,它们是葡萄酒的一部分,我们要留住它,你先尝尝看……”
优雅不招摇的橡木香气,熟大的樱桃、李子的果香慢慢铺开,摇杯之后,一股类松树的脂香在鼻翼旁若即若离;入口之后,先迎来一丝甘甜,酒液铺满口腔,像是精灵苏醒一般使劲向舌底钻,单宁刚开始略显粗糙,但却在口中慢慢变化,变细致,变精致;咽下之后,从喉咙里泛出的香甜还萦绕在口腔里,久久不散……
“是变化的,这些沉淀物太神奇了,可能刚入口时单宁有些粗糙,可是在这些沉淀物的慢慢摩擦和中和下,单宁在不停地变细,变紧致……”我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高源微笑的点点头说:“有很多人小看了这些沉淀,要知道这里面有600多种物质元素,像脂类、醚类、酚类等许多物质,这些小精灵们会让葡萄酒更丰富、更愉悦……”
流走的是岁月,沉淀的是经典。或许到现在,有些人还在争论是否应该保留沉淀物,在高源看来,这不过是她个人的喜好而已,她选择不过滤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种“自然,原汁原味”的葡萄酒,也一直在坚持酿造这样的葡萄酒。

庄主兼酿酒师高源女士
酿酒师的真性情
聊着聊着,高源从葡萄酒说到了酿酒上,给我们讲葡萄酒里单宁的构成,讲葡萄酒中柠檬酸、果酸和花青素……这就是一个酿酒师的真性情,与他们聊天,他们总会将话题拉回到酿酒上,说着那些复杂的元素构成和繁琐的酿造工序。
高源边说着,便领着我们在小院里转了起来,院子右边的小平房虽不起眼,但实验室和车间都在这里,高源向我们介绍着壁炉上的油画,给我们看她爱人和女儿小Emma的照片,“小Emma七岁了,上小学了”,给我们指着照片,高源眼中尽是笑意。
小院里现在有两个酒窖,小酒窖门锁不灵,高源费了一番力气才打开窖门,这个小酒窖是酒庄第一个酒窖,看上去像极了农家储存粮食的地窖,十几个橡木桶静静的躺在这里,“葡萄酒现在还在橡木桶里睡觉呢”,说着高源拔下一个木桶的塞子,俯下身子趴在木桶上听着什么,“你来听听,葡萄酒还没睡呢,正唱着歌呢!”我疑惑不解,上前也学她样子听了听,果不其然,桶里的葡萄酒正发出悉悉索索的响声,像是碳酸饮料刚打开小气泡破裂的声音,由于在橡木桶里,声音又变得低沉许多,很是动听。高源把几个橡木桶都听了一遍,我也拿起相机,趁她还沉醉在葡萄酒的歌声中,按下了快门。
高源就是这样一个人,与她接触几次,她的脸上永远都不会缺乏阳光般的微笑。她快人快语,在我们聊起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现状时,她也忧心忡忡,“国产葡萄酒定价还是要趋向理性,与国际接轨,中国市场2-3年内将重新洗牌,一些自以为是的企业恐怕就要被淘汰掉了,现在桃乐丝帮我做市场,我很放心。我作为酿酒师,就要专心做好自己的酒,因为提高质量才能把握市场。”
后记:
由于还有其他的采访任务,我们便告别了高源和高林先生,这次到访来的匆忙,走的仓促,但依然领略到了高原源酒庄的风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高源的爽朗,高林先生的笑容,以及那杯阙歌,从银川回来的路上我还一直回味着那杯酒,它就是一个精灵,会钻进你的身体,融入你的心灵,让你能感觉到它,却抓不住……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