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酿酒葡萄基地情况
1、基地种类、分布、面积及产量
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葡萄基地配套企业22家,企业自有基地有38片,共45654亩,分布于7个镇(街道),其中:
北沟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24850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霞多丽、佳丽酿、梅鹿辄、烟73、烟74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华鲁酒业、蔚阳果业。
刘家沟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32704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霞多丽、贵人香、佳丽酿、梅鹿辄、玫瑰香、烟73、烟74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烟台中粮、瑞事临、菲律宾康达、香格里拉、法国瑞枫奥塞斯、同发酒业、波尔多酒业、今世缘、南王山谷君顶酒庄等。
新港街道共有葡萄栽培面积5283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烟台中粮。
南王街道共有葡萄栽培面积10400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西拉、霞多丽、梅鹿辄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烟台中粮。
潮水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7522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霞多丽、贵人香、法国兰、烟73、烟74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卡特尔酒业公司、奔越钢材贸易公司、金葡萄酒业公司、登州建筑公司、乙诗欧酒业公司。
大柳行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7959亩,品种包括蛇龙珠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张裕公司。
大辛店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12713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霞多丽、佳丽酿、梅鹿辄、烟73、烟74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英国登龙红、海市葡萄酒。
小门家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9019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烟73、烟74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烟台御任酒业、京鲁渔业、威泰酒业、烟台百淇。
村里集镇共有葡萄栽培面积9420亩,品种包括赤霞珠、蛇龙珠等,主要葡萄基地配套企业为青岛华东百利。
全市酿酒葡萄红色品种95413亩,每亩平均产量3300斤左右;白色品种19320亩,每亩平均产量是3000斤左右;调色品种5137亩,平均产量为5600斤左右。
其中农户在旱薄地和水浇地的亩产分别为1000-1500公斤和2500-3000公斤。而公司基地在旱薄地和水浇地的亩产均为600公斤左右。
2、我市葡萄基地经营形式
我市在葡萄基地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一是“中粮模式”,即以中粮长城、菲律宾康达、香格里拉为主要代表。由企业租用农民土地,建立农业车间,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按照工厂化的方式组织农民进行集约化生产。二是合作社模式,即以北沟供销社为代表。北沟供销社上联天津王朝公司,下联农户,建立了葡萄合作社,农户以葡萄园入股,由供销社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收购,年底进行分红。三是订单模式,即由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按保护价收购。
3、蓬莱产区的葡萄品种
蓬莱境内栽培的葡萄共有70多个品种和品系,其中酿酒品种占2/3,其中主栽红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佳丽酿、法国兰、黑比诺、佳美、品丽珠等;主栽白品种有白诗南、白玉霓、意斯林(贵人香)、霞多丽、雷司令、长相思、赛美蓉等;染色品种有烟73、烟74等。
近年来,法国、意大利等国外一系列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引入蓬莱,如西拉、紫大夫、泰纳特、桑娇维赛、泰姆比罗等。经过品种试验证明,这些品种适宜蓬莱的生长环境,酿造的葡萄酒也很有特色,有望得到迅速推广。
4、葡萄基地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全市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具体分三步:一是争取2007年末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二是争取2010年末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三是至2015年全市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至35万亩以上。
二、全市葡萄酒企业情况
1、葡萄酒企业概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注册葡萄酒生产企业102家。有固定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的企业占47家,其中取得生产许可证40家。
2、葡萄酒企业灌装和发酵能力
全市葡萄酒企业生产能力在1万吨以上的有3家(中粮、新天、康达),5000-10000吨的有3家(华鲁、蓬珠、御任),3000-5000吨的有6家(瀛洲、海市、奥斯曼、瑞事临、齐鲁、农夫庄园),1000-3000吨的6家(裕龙、蓬莱阁、天池、明洋、凯斯特、威泰),1000吨以下的有30家。全市葡萄酒企业原酒发酵能力共约为4.5万吨,加工罐装能力共约为13.5万吨。其中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发酵能力为2万吨,罐装能力为5万吨。
3、葡萄酒产量
2006年,全市葡萄酒产量约为10.2万吨,其中干酒产量共计8万吨,甜酒、半甜酒产量共计2万吨。干酒产品中,单品种葡萄酒系列为3万吨,其中赤霞珠干红葡萄酒1.5万吨,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为0.5万吨,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为0.5万吨;混合品种葡萄酒系列为5万吨,其中解佰纳干红葡萄酒为3万吨。
4、葡萄酒品牌
全市葡萄酒品牌主要有“长城”、“张裕”、“王朝”、“华东百利”、“新天”、“香格里拉”、“一千零一夜”、“朋珠”、“海市”、“御任”、“瑞事临”等国内知名品牌;法国“瑞枫奥塞斯”、“拉菲”、“阿海威”、意大利“罗迪”、英国“登龙红”、菲律宾“康达”等国际知名品牌。其中荣获国家名牌称号的企业有1家(中粮长城),获国家免检产品的2家(中粮长城、金创新天),荣获山东省名牌称号的企业2家(中粮、海市),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的企业6家(长城、海市、华鲁、御任、瑞事临、朋珠)。
5、葡萄酒产业在蓬莱经济地位、效益、效能
近年来,蓬莱市立足“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区位资源优势,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定位为“百年立市”的富民产业,启动内力,广借外力,产业规模迅速膨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蓬莱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山东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之一,并顺利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葡萄栽培)示范区验收,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国内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名城”荣誉称号,蓬莱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葡萄酒行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区之一。
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政府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区域经济全面繁荣的多赢发展,同时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一是带动了农民致富。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将大量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农民不离乡离土,就可以获得比外出打工多得多的收入。例如蓬莱南王街道有个26户的小村叫磕刘二村,该村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2000年,中粮长城在这里发展250亩葡萄基地,村民变成“葡萄工人”,当年全村人均收入7000元。目前,全市基地农户达到3.7万户,仅此一项,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左右。二是促进了企业增效。以中粮烟台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投产6年,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2006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利税1.8亿元,上交税金1.04亿元。三是实现了政府增收。2006年全市葡萄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利税5.3亿。2007年,全市葡萄基地面积将达到15万亩,葡萄酒年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2亿元,成为真正拉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和富农民、富财政的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