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中小葡萄酒厂全力过全汁关
发布日期:
2003-07-16 09:50:18
来 源:
中国食品报
作者:
赵禹 杨雨亭
0
    国家发布废止半汁葡萄酒标准时,有业内人士表示,限于原料和企业自身条件,中小山葡萄酒厂将面临考验。生产全汁山葡萄酒,是一道关口。酿不出全汁酒,不能叫葡萄酒,称露酒,意味着出局。  

停止半汁葡萄酒生产的最后期限,已过去近2个月。那么,山葡萄酒行业中,数量居多的中小葡萄酒厂,在全汁关口面前,到底何去何从?记者就此采访了通化市一些中小葡萄酒厂。  

不走露酒路 全力过全汁关  

业内都知道,山葡萄酸度过高,用来酿全汁葡萄酒,本十分困难。这也是数十年来,山葡萄酒多以半汁为主的主要原因。接受采访时,通化市许多中小葡萄酒厂的负责人表示,不做半汁酒,不走露酒路。道理在于,我国特有的山葡萄原料资源优势,山葡萄酒的传统及特色,市场颇高的认知度。  

5月17日,是国家取消半汁葡萄酒生产的最后期限,通化市绝大多数中小葡萄酒厂,即时停止了生产半汁葡萄酒。此后的这段时间里,企业调整酿酒配方,增加发酵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把山葡萄汁的酸度降下来,解决生产全汁山葡萄酒的难题。  

以往,有山葡萄酒生产企业采用化学方法降酸。此办法虽可降酸,但降酸后山葡萄酒的风味难以保持,且成本较高。2001年通化茂祥葡萄酒有限公司开发出物理降酸新技术。此技术由四种方法构成:其一,拖后山葡萄采摘时间,不到采摘时间不摘,或过时采摘;其二,发酵时,采用降酸酵母降酸;其三,采用苹果酸—乳酸发酵法,即把山葡萄中的苹果酸变成乳酸进行降酸;其四,利用当地气候条件,自然冷冻降酸。经实验,用以上四种方法降酸后,山葡萄汁的酸度降到了7.5 g/l以内牞达到了国家标准,适合酿制全汁山葡萄酒,并且风味不变,成本较低。通化市东昌区葡萄酒协会对此技术予以认可。该协会秘书长于海燕介绍,协会已于近期在所属的10多家企业中推广此技术,生产精品全汁山葡萄酒。  

外县(市)企业也是从降酸入手。通化华龙山葡萄酒有限公司、通化东亚酒坊有限公司已研制了全汁山葡萄酒,计划今年秋季糖酒会时推向市场。通化华龙山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山葡萄全汁甜酒,现已占到该公司产品数的八成。  

导入市场 引导消费  

事实上,从半汁到全汁,山葡萄酒无论从口味还是价位上,都有所变化。尽管目前众多消费者对由半汁到全汁的结构变化不知情,或者说还未关注,但是,全汁葡萄酒入市后,引起消费领域的一些改变是可以预见的。对此,多数厂家已有所考虑。  以往,通化市中小葡萄酒厂生产的酒,多半居中档,上上不去,下下不来。此时,借开发全汁山葡萄酒,酒厂选择的是减量、高档,定位高档市场的路子。这种市场定位,既为避免造假者的鱼目混入,也打开了进入城市较高消费、较高品位市场的通路。目前年产量限定在10万~20万瓶。对现有半汁酒,实现市场下沉。即由省会级市场,下沉到地市级市场,或由地市级市场,下沉到县级以下的农村市场。  

中小葡萄酒厂品牌杂,是其软肋所在。通化市东昌区葡萄酒协会正在考虑,发挥协会作用,采取企业都能接受的方式,整合现有小品牌。在整合品牌的前提下,整合市场。整合后的承诺是,产品出现问题,协会承担。协会同时成立技术监督委员会,对企业开展自律性监督。  

通化华龙山葡萄酒有限公司制定的市场策略是,强调消费引导性。市场操作首先从酒文化切入,抓住消费敏感性心理,做好概念,并通过终端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见实物、品尝酒。通化正尊葡萄酒有限公司改变以往遍地开花式的市场策略,集中打几个市场,拟定先开辟沈阳、成都若干个城市市场,增加营销力度。通郁葡萄酒有限公司着手与川、贵较知名的白酒厂联系,与其达成交换营销网络、互补经营的模式。通化金牛山葡萄酒公司正在建设金牛山葡萄酒山庄,将全汁葡萄酒的生产与旅游开发并举,酒市场定位在山庄范围内,有多少汁,酿多少酒;有多少旅游消费量,就生产多少全汁葡萄酒。  

在抗非典时期,有关方面将葡萄酒列入十大保健食品之列,在葡萄酒消费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只因有此,最近广东、福建省的数家经销商,找到通化山野葡萄酒有限公司并要求订货。公司总经理毕海波觉得,这给了企业一个信号:从营养、保健入手,做好葡萄酒文化传播,是很必要的,全汁山葡萄酒上市时,则愈显必要。与此见解不谋而合,吉林省酿酒协会正在酝酿,欲通过媒体,把山葡萄品种、产地生态环境、营养、保健、饮酒知识等,介绍给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相关政策的期待  

由以半汁葡萄酒为主,到全部是全汁葡萄酒,无论是对生产还是经营,都是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变革过程中,中小葡萄酒厂对政府抱有强烈的期待。一方面是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坚决打假,清除鱼目;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宏观及微观政策上给予支持。  

打假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清整初见效果。政府支持有了新的机遇,相关举措将逐步到位。吉林省政府食品办公室马毅处长介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已在日程之中。老工业基地改造,已把山葡萄酒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考虑。这里着眼的,首先是解决“ 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致富。在此前提下,支持葡萄酒行业发展是必然的,企业在建设葡萄基地、技术改造等方面,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引资方面的政策,会逐步到位。这对吉林山葡萄酒行业,无疑是福音已至。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