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间,威龙股份发布更正公告,对此前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中的净利润数据进行更正,预计亏损区间从2.1亿元-2.5亿元修正为3.7亿元-4.7亿元。
01
预计总体亏损不低于3.7亿元,澳大利亚子公司亏损约2亿

威龙股份称,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2021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7亿元-4.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2亿元-4.2亿元。而此前进行初步测算时,威龙股份预计净利润亏损2.1亿元-2.5亿元。
威龙股份解释,对数据进行更正,是因为前次测算业绩预告时,公司尚未完成对澳大利亚子公司在合并日及资产负债表日的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工作,财务部门自行对上述资产做了预估,未能充分考虑合并日澳大利亚子公司的存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减值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而澳大利亚因政策原因导致出口不畅,造成原酒积压,市场低迷,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原酒减值,影响威龙股份的澳大利亚子公司酒厂运转效率降低,达不到满产状态。
经威龙股份聘请评估机构对澳大利亚子公司进行测算,澳大利亚子公司上述存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减值对公司2021年度合并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亿元。
02

威龙葡萄酒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有机葡萄酒的倡导者,2016年,威龙股份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
然而,近几年威龙股份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17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后,2018年即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但此时仍有超5000万元的净利润;2019年开始便出现亏损,而此次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额则达到了历史最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
一方面,2019年,威龙股份实任公司董事长王珍海因违规担保被诉,进而引发了威龙股份的系列连锁反应。
据当时公告,截至2019年5月25日,ST威龙违规担保金额2.5亿元,已经占到公司净资产的17.9%。由于违规担保涉及违法,已有两家银行对ST威龙提起诉讼,涉及金额2.1亿多元。
由于触犯上市公司法规,2019年11月25日起,该公司被上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威龙股份”变更为“ST威龙”。
随后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威龙股份营收6.67亿元,同比减少15.32%;净利润为-2586.51万元,迎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20年,威龙股份亏损继续扩大,当年归属净利润实际亏损2.198亿元,同比下滑749.65%。
2021年,威龙股份对王珍海原持有的股份进行了拍卖,并对高管团队进行了换血,目前,深圳市仕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鑫诚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威龙股份的前两大股东。
另一方面,也有近年来市场环境的问题。葡萄酒行业结构调整期叠加疫情影响,导致葡萄酒销售受阻,消费量大幅下滑,大部分葡萄酒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实,近两年,威龙股份也做出不少努力,例如更换管理团队、斥巨资举办多场明星演唱会等,但目前来看,这些举措收效甚微。
四十年来,威龙葡萄酒从一个县级葡萄酒厂,到成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准一线”品牌,再到如今业绩巨亏,威龙葡萄酒的成长之路值得每一个葡萄酒企业反思。未来,威龙葡萄酒若想再续辉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是一场行业的大聚会,热点的大汇集,趋势的大融合,厂商的大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