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WC大赛数据】(5)四川高山葡萄酒:期待再创佳绩!
发布日期:
2018-11-28 17:05:49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申延玲
  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简称CFWC)从2007年创办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历届大赛不仅发现了众多优秀酒庄,更见证了国内葡萄酒产区的兴起与发展。2018年大赛来临之际,组委会对11届赛事数据进行了梳理,与大家一同回顾那些大赛上获得的辉煌成绩,来增强信心,迎接挑战。
  从大山走出来的品牌

  2011年,在“克隆宾杯”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大赛上(挑战赛前身),一款来自四川的“康定红葡萄园海拔2600m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高原洞藏)”从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这家生产企业是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而这款产品在品评时,就已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时,大家记住了“康定红”这个品牌名字,业内专家也开始聚焦四川这一新兴产区。



康定红酿酒葡萄基地

  甘孜州康定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24日成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佛爷岩,公司集优质葡萄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凭借地处大渡河谷上游沿岸干热河谷地势,气候类型独特,海拔高无污染、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和真菌病害少等优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以“高原、生态、天然、洞藏”的地方特色,推出康定红、美人谷品牌。



康定红洞藏酒窖

  据成都市葡萄酒协会发布数据,目前四川省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葡萄酒生产企业20家,其中产品上市的生产企业13家,集种植、栽培、酿造、销售为一体,包括九寨沟天然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康定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攀枝花攀西阳光酒业有限公司、西昌正大酒业有限公司、理县塔斯葡萄酒有限公司等。目前四川省酿酒葡萄种植大约6.3万亩,年产能1.5万吨,主要集中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世界的高山葡萄酒产区

  相对于国内其他新兴葡萄酒产区,四川葡萄酒产业起步晚、分布散、规模小,葡萄酒在四川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还较小较弱,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产区品牌和产区形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四川葡萄酒产业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和发展基础、发展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四川·世界高山葡萄酒产区品牌呼之欲出。



得荣县酿酒葡萄基地

  记者了解到,四川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海拔1500-3200米区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葡萄酒产区,主要有岷江上游子产区、大渡河流域子产区、金沙江上游子产区、安宁河谷子产区。主要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蛇龙珠、西拉、品丽珠、霞多丽、玫瑰蜜等。产品类别上,有干型、半干型、甜型、特种甜型葡萄酒,以干型葡萄酒为主,包括干红、干白、桃红、冰酒、葡萄蒸馏酒等,初步形成了一个全系列产品的局面。

  2018,不惧挑战

  2018年份,对于四川高山葡萄酒产区是一个挑战年份。位于阿坝州的神沟九寨红10月20日正式采收酿酒葡萄。葡萄园分布在海拔2200—2880米之间,被业内誉为“离太阳最近的葡萄酒”。由于7到8月份的干旱,对今年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但葡萄病虫害很少。2018年采收的葡萄果实鲜度好,无病虫害,含糖量都在230克每升以上。





九寨红2018酿酒葡萄采收



得荣县2018年份酿酒葡萄

  作为四川高山葡萄酒产区子产区的得荣金沙江干凉河谷葡萄酒产区,虽然今年成熟期受降雨影响比较大,葡萄园管理接受了最严格的考验,糖度相较去年基本持平,但酸度活泼,葡萄皮较去年厚一些,风味物质有增无减。受开花期干旱气候的影响,今年产量大致在每亩300公斤左右。能否酿造高品质葡萄酒,产区酿酒师们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8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开赛在即,期待着高山葡萄酒产区再创佳绩!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责任编辑:
苗苗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