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葡网行业盘点】(六) 各类赛事“乱花迷眼” 各种奖牌“拿到手软”
今年,中国葡萄酒可谓是一个丰收年,对各类国际国内赛事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所获奖项的含金量也是历年之最。对此,有人认为中国葡萄酒品质提升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也有人质疑各种各样的赛事太多,琳琅满目的奖项里到底含金量有多少?中葡网回顾2016中国葡萄酒参与国际赛事情况,为大家提供数据参考。

一、国际赛事:参与热情高,奖项收获多
2016年,中国葡萄酒参加国际葡萄酒赛事热情不减。参与产区、参与企业数量不断攀升,除了贺兰山东麓、烟台、怀来等产区长期参赛之外,河西走廊、新疆产区、北京房山送样参赛数量有大幅度提升;另一大特点是获奖多,奖项含金量高,2016年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赛事上获得顶级荣誉较往年增多,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柏林葡萄酒大奖赛、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均有中国葡萄酒获得顶级奖项,金银奖数量也有所增多。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葡萄酒品质提升较快,对国际赛事的奖项渴望度有增无减。
1、5月6日,第23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23th 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奖项揭晓,中国葡萄酒取得1大金奖8金27银的成绩(2015年获5金9银),不仅获奖数量增多,而且新疆唐庭霞露酒庄北庭赤霞珠干红2013荣获赛事最高荣誉——“大金奖”,新疆、宁夏、北京及延怀河谷、胶东、陕西、内蒙等产区均有产品获奖。在获奖品种方面,马瑟兰(2金2银)、蛇龙珠(1金1银)、西拉(3银)、品丽珠(2银)等品种均有不俗表现。
2、6月14日,2016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共有133款葡萄酒参赛,51款中国葡萄酒获得荣誉,其中2白金奖、2银奖、26铜奖、21嘉许评价。对于中国葡萄酒的表现,《品醇客》在公布结果时赞誉道,“中国葡萄酒在本次赛事中取得的成绩较去年有很大提升,2015年,中国葡萄酒只有35款获得奖牌和嘉许评价,最高奖项为银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一款来自东北的冰酒,一款来自宁夏的红葡萄酒分别夺得了地区级别的最高奖项“类别最佳白金奖章”,这是继贺兰晴雪酒庄加贝兰获奖之后,又一次有中国酒庄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获得最高荣誉。
3、6月,2016国际有机葡萄酒大奖赛(international organic wine award 2016)结果揭晓,17款中国葡萄酒在此次赛事中获奖,其中,4特别金奖、6金奖、5银奖、2推荐奖,宁夏产区、新疆产区、北京房山产区、内蒙古产区等多家酒庄均榜上有名。
4、9月,柏林葡萄酒大奖赛(Berliner Wein Trophy)结果揭晓。中国有34款葡萄酒获奖,特别金奖1个、金奖20个、银奖13个。本届大奖赛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9640款葡萄酒参评,中国100余款葡萄酒参赛,比上届增加20%。其中,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表现抢眼,夺得1项特别金奖、18项金奖、10项银奖,占中国获奖酒的85%。
5、10月10日,2016年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AWA)获奖结果公布,来自国内七个产区的142款中国葡萄酒夺得了奖牌。其中,1款金奖、16款银奖、62款铜奖、63款嘉许奖。获奖产区方面,宁夏葡萄酒表现尤其优异,以11枚银奖,46枚铜奖和37枚嘉许奖领跑七个参赛产区。新疆紧随其后,获得4枚银奖,10枚铜奖和15枚嘉许奖。本次赛事共有16款中国葡萄酒在本届赛事中获得银奖(90分及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赤霞珠。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得到了中国葡萄酒信息网总编孙志军及其团队大力支持,从大赛的推广宣传、酒样征集到网上报名、费用支付以及最后的物流配送、酒样核对。中国葡萄酒信息网团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得本届大赛的参赛酒样比2015年的三倍还要多。
二、国际知名评酒机构“盯上”中国葡萄酒
近几年,中国葡萄酒的品质提升很快,或许是中国葡萄酒亟需国际专家的认可,或许是中国庞大的市场让国际专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之,2016年国际一流酒评家、酒评团队对中国葡萄酒的关注骤增。帕克团队中国评分出炉,《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中文版再度收入大批中国葡萄酒,杰西斯·罗宾逊再度来华,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制造话题对于中国葡萄酒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葡萄酒倡议者》
2016年3月,国际权威酒评家罗伯特·帕克一手创办的《葡萄酒倡议者》对中国葡萄酒的评分工作启动,由帕克团队的中国资深葡萄酒专家郝利文负责。第一份报告主要写了新疆、宁夏产区,还有山西和北京两家酒庄。评选共收到112款样品,其中24款酒入选。
其实早在2011年,帕克团队首次来华便为中国葡萄酒评分,不过那是获评80分以上的只有9款,整体成绩不尽如人意。本次评分90分以上的酒款有12款,其中新疆楼兰小古堡、北京莱恩堡美乐均获92分评价,成为本次评分最高的两款产品。5年之间,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有目共睹,这也是能吸引到国际一流酒评团队在华开展酒评工作的原因。
2、贝丹德梭品酒机构
9月1日,法国《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中文版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为入选2017年版《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的“年度中国葡萄酒”、“年度中国十佳酒庄”和“中国最具成长潜力酒庄”获授奖牌,获奖酒庄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北京、河北、山西、云南和辽宁的葡萄酒产区。
颁奖前,该机构还举行了2018年版《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中国葡萄酒品鉴会,集中品鉴了全国各大产区选送的首批100多款2014年份葡萄酒。2016年3月,贝丹德梭美酒展在上海举行;10月,国内葡萄酒“网红”醉鹅娘成为贝丹德梭品酒机构特邀酒评人。
3、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
2月,“发现中国·2016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在上海举行。其中,68款中国葡萄酒进入杰西斯·罗宾逊、贝尔纳·布尔奇和伊安·达加塔三位大师的盲品环节,最终产生了11款“年度十大中国葡萄酒”以及20款“年度最具潜力中国葡萄酒”。
这是继2014年之后杰西斯•罗宾逊再一次来到中国大陆,她谈了一些对中国葡萄酒的看法和建议,她认为,目前中国葡萄酒酿造用桶过度、酒精度偏高;国际市场上难以见到中国葡萄酒的身影,中国产区应向新西兰等新兴的出口市场学习,与国外的酒商、酒庄有更多的沟通交流;中国应大力发展酒庄旅游业。
三、奖牌含金量是关键
这一年,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喜讯不断,赛事捷报迎接不暇。除了吸引人们眼球的几大国际赛事之外,中国国内葡萄酒比赛呈井喷之势。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几年正在逐步回暖,企业增多、产品增多;企业在品牌建设初期没有太多的资金、能量去推广产品,需要各类奖项为产品品质做背书;相关机构受国际赛事启发,将一些赛事机制进入国内;各类节会增多,产区葡萄酒节会大都设置葡萄酒赛事,一方面印证产区葡萄酒品质,另一方面为节会增添内容。2016年国内赛事不少,小编筛选出国内目前几个有公信力、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葡萄酒专业赛事,为企业产品参赛提供“靠谱”选择。
RVF中国优秀葡萄酒年度大奖
由财讯传媒集团《葡萄酒评论》杂志主办,对所有以在中国境内种植的葡萄为原料、在中国酿制并在市场销售的2012年以后(包括2012年)的干红葡萄酒、新鲜上市的干白葡萄酒以及起泡、桃红、甜酒和以葡萄为原料的烈酒进行评选。评委由由国际国内顶尖葡萄酒专家、酿酒师、培训师、侍酒师和品酒师组成,以盲品形式进行品鉴评比。赛事还跟进相关推广活动,2016年举办了“中外评委与酿酒师对话”“中国酒庄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倾听市场的声音”三场主题论坛以及“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体验展”,部分酒品还参加了香港VINEXPO酒展、巴黎沙龙酒展、上海Prowine酒展等。
第十届G100超级葡萄酒评选赛
赛事前身是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连续举办8届的“巅峰国际葡萄酒挑战赛”,后正式更名为“G100超级葡萄酒评选赛”。2016年赛事评委会由国内外9位评委组成,赛事共收到18个国家的500多款葡萄酒。所有参赛酒款按照品种进行划分组别,分为起泡葡萄酒、霞多丽组、白葡萄酒组、黑比诺组、美乐组、歌海娜组、坦普尼罗组、西拉组、西拉混酿组、赤霞珠组、赤霞珠混酿组、混酿组、小葡萄品种组、甜酒组共14个组别,评选出金奖、银奖和优选奖等123个获奖酒款。
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
大赛由国际OIV亚洲葡萄与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两年一度的国际性大赛,截至2016年共举办了7届。2016年该项赛事首次移师全国糖酒会,评委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位知名评酒师。赛后颁奖典礼与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会暨国际价值产业链论坛一同举办。
国际领袖产区葡萄酒质量大赛
8月14日,第五届国际领袖产区葡萄酒质量大赛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专家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法国名庄葡萄酒协会和南非葡萄酒联合会共同主办,并由河北省秦皇岛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会、河北昌黎县人民政府、河北昌黎酒业联盟承办。大赛征集10余个国家数十个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样品共计400余个,国产葡萄酒占比63%。
“BRWSC”国际葡萄酒大赛
10月12日,由比利时布鲁塞尔酒类大奖赛组委会、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BRWSC”国际葡萄酒大赛在北京市房山举办。大赛评选出获奖酒品179款,大金奖12项、金奖61项、银奖106项,其中中国葡萄酒获得132项奖,大金奖数量8枚,金奖数量和银奖数量同样占大多数。本届国际葡萄酒大赛的参赛样品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亚太为主、延伸欧洲,整体参赛样品涵盖国家和地区30个以上,征集样品1000款以上,涵盖了全球79个产区。
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
12月17-18日,由中国葡萄酒信息网主办的2016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在青岛华东·百利酒庄开赛。赛事评委会由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葡萄酒评酒委员、国内一线酿酒师、知名艺术家、创意设计师、市场营销大咖组成。赛事共决出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品质卓越大奖1个、质量金奖15个、质量银奖21个;31款来自全国各产区的2016年份新酒荣获“优胜奖”; 8款桃红荣膺“金玫瑰奖”;9款产品入围中国葡萄酒包装艺术大赛榜单。赛事中的新酒品评也开国内葡萄酒赛事先河,通过评委会从技术层面出发,对每一款新酒进行了深度剖析,对每一款产品从种植、发酵、后期管控等方面给出建议。
四、盲品赛越来越火,国产葡萄酒能否跟上队?
盲品,通常是各种葡萄酒竞赛、品酒竞赛、品酒考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长久以来,盲品似乎可以让人忘记它的品牌、包装和各种外在光环,避免葡萄酒品鉴的主观先行。某种意义上说,盲品是判断品酒师功夫高低最直接的方式,也可以藉此相对客观地筛选出优秀的葡萄酒。2016年,有关盲品的赛事消息可不少哟。
2016年4月,第三届湖湘葡萄酒盲品赛在长沙启动;10月,历时两个多月的中国第四届葡萄酒盲品大赛落幕,青岛嘎啦就酒队、温州战队分获冠亚军;12月,澳大利亚“品醉星期四”盲品邀请赛年度总冠军诞生。
虽然盲品赛事众多,但其中品评的酒样和参与的企业大都是进口酒和进口商。2016年,不少国产葡萄酒也开始亮相比赛,并依靠盲品赛做起了营销文章。10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盲品会上,位列前十的葡萄酒中有两款来自中国葡萄酒,宁夏金色美域挹爽西拉、新疆沙地酒庄特选赤霞珠分列第一和第九。12月,张裕盲品冠军醉诗仙主题酒会活动在北京、济南等多地举行,邀请诸多酒圈大咖为盲品冠军醉诗仙站台,张裕醉诗仙曾在首届中外百元葡萄酒盲品大师赛众位列第一,而醉诗仙则是张裕大单品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成功营销案例也再度说明,跟紧赛事炒热话题仍然是国产葡萄酒营销策略的一步妙招。
最后,值得祝贺的是,第四届世界葡萄酒盲品大赛上,中国选手刘春霞、陈子倩、陈希、马先辰以高于第二名法国队6分的108分首获世界葡萄酒盲品大赛冠军殊荣。中国葡萄酒品酒团队击败法国和美国等国的葡萄酒品酒专家,被组织者赞誉为“给葡萄酒界带来了一阵惊雷”,众盲品大神为国争光,给你们点赞,撒花!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