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中国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年前,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在这里设下国门。六百多年前,一代名将徐达在这里筑长城、建关隘。山海关从此名扬天下。而一百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段与葡萄园相关的故事。

100年前的山海关你见过吗?
提起山海关,人们想到的肯定是河北秦皇岛的“天下第一关”。
时光流转,今年国庆节期间,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首次展出一幅馆藏清末民初彩绘山海关地图,标注的地点有山海关城、万里长城、角山、刘坤一将台、贺家楼、吴家岭、南岳河、防疫所、同丰栈、京奉铁路车站……

张裕公司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副地图?
这要从民国三年(1914年)四月十五日直隶省行政公署“邮寄张裕酿酒公司”的一份公函说起。
这份公函的收件人为“考查南洋商务、筹办内地开埠事宜张”,也即民国元年被大总统委以考查南洋商务、筹办内地开埠事宜重任的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先生。

“迳复者。实业司案呈,接准尊处函开,前因山海关外距城十余里之吴家岭官荒山场,颇宜种植,拟领该处地段,暂行试种果品,以开风气而辟利源。业于本年二月间,面旨贵司详陈,当蒙允为提倡,一切实深寅感。现经派代表前往实行勘丈,以凭呈报启办。惟该地是否全系官荒、有无居民侵种,自应由该县(注:临榆县)先行派书清查,手续方为完善……”
也就是说,早在1914年2月,张裕公司就向直隶省行政公署实业司提出申请,拟在山海关以东的吴家岭试种葡萄。不过,直隶省行政公署这份公函的回复是:
“……山海关南临渤海、北接长城,为直隶之门户,地势极为险要。东面关外距城十里,即属奉天省地界。而此十里内外,旧营盘基址星罗棋布,多系早年圈占民地,官荒甚少。若铲平开垦,附近村民必藉口地主、群相争执。且从前修筑均系国款,今虽基址仅存,何若照旧保存,仍为国有,以留作军用地点……”
直隶省行政公署以怕起民众争执、预留作军事基地等理由拒绝了张弼士先生。
张弼士先生终圆了山海关之梦

但张弼士先生锲而不舍,最终于1916年在吴家岭东南部的天后宫附近买下两块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两份立约于“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一月廿三号”(1916年1月23日)、经临榆县知事盖章验讫的地契表明:一块地有七十亩,卖价为大洋一千七百五十元,卖主叫杨万有;另一块地有九十八亩,卖价为大洋二千五百元,卖主叫杨海。

如今,临榆县早已变成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这两块地位置,大致在今天的老龙头风景区以西、潮河以东、龙海大道以南、渤海海岸线以北的这个区域,与烟台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