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葡萄酒版图已扩大至前所未有的规模,从非州大陆最南端的岬角直至北美尽头的荒原。昼夜温差悬殊的地方出产风格独树一帜的酒款,例如在收获季常被冰雪覆盖、温度低于零下7℃的摩泽尔(Mosel),以及葡萄成熟期气温动辄飙升到40℃的南非内陆与美国加州中央山谷一带。葡萄酒爱好者有空的话,都值得到这些产区一一走访。
悠游于葡萄园中,与当地人交谈,感受葡萄园的氛围,还有最重要的,品尝当地的美食,这些都是让美酒融入发肤,并且倾听它的旋律,感受它的律动最好的方式。世界葡萄酒版图已延伸至全球的各个角落,南至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岬角,最北到达北美大陆的顶端。拥有极端气温的地区出产风格独特的酒款——比如冰雪覆盖的摩泽尔(Mosel)山谷在气温低至零下7℃(华氏19℉)的情况下采收葡萄用以酿造冰酒;南非温暖的内陆以及加州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气温可上升至40℃(华氏104℉)。我们有空的话,值得去这些产区一一走访。
我们从气象资料、优秀的旅行指南、谷歌卫星图像以及酒庄评论等可以粗略了解一个产区,而实际造访葡萄园则是截然不同的体验,视角也会更为开阔。当你身临其境在酒庄中品尝美酒,你将更易了解酒庄酿酒的周围环境与其酒款的个性,并体察到葡萄生长的独特氛围。在加州暖阳的印衬下,你可以重新领略到霞多丽(Chardonnay)甜美的热带水果风味;在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美得令人屏息群山落日景色下,你可以体验气温的骤降;在摩泽尔(Mosel)产区,当你的双脚踏在灰色板岩上,你将真实感受世界最陡峭的葡萄园。另外,当你听完酿酒师热情洋溢地诉说这些内容,品酒时也会有非常不同的感受。
值得造访的特别产区有成百上千,它们都具有旖旎的风光、独特的酒款以及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比如说,欧洲几乎每个国家都生产葡萄酒,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都加入到产酒国的行列。在此我向那些刚开始葡萄酒旅行的爱好者列选出5个目的地,这些都是必去的经典产区,也是我一再游历的地点。我能在那里欣赏它们的美景、美食与美酒,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遇到酿造出这些美酒的神奇人物。
1. 德国摩泽尔(Mosel, Germay)
在摩泽尔,当我第一次在晨起时看到白雪皑皑的科赫姆(Cochem),她的美使我呼吸一窒。这一场景使人不禁联想,也许某一个时刻,天使便会从天而降,又或者王子将骑着白马穿越这个小镇。我几次拭目细看,说服自己并不是在做梦。夏天的科赫姆则是旅游胜地,非常热闹拥挤,游客比当地居民还要多。我非常推荐在冬天前往这一宁静的小镇,可以寻找当地人时常光顾的餐厅,一尝其真正的滋味,在这冬日葡萄藤漫长的沉睡期,一并体验当地人缓慢的生活节奏。
在德国13个葡萄酒产区中,数摩泽尔最为著名,其景色也最为优美。该产区根据摩泽尔河(Mosel River)命名。这条河流绵长而蜿蜒,穿越法国孚日山脉(Vosges mountains)经德国汇入莱茵河(Rhine River)。作为葡萄酒产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古罗马帝国早期,许多酒庄都已存在数百年。该区域以三条河流命名,称为摩泽尔—萨尔(Saar)—乌沃(Ruwer),后于2007年简化为摩泽尔。
沿着摩泽尔河漫步,可以看到普绿园医生园(Bernkasteler Doctor)与日晷园(Wehlener-Sonnenuhr)等一些世界上地势最陡峭的葡萄园。脚下可以看到灰色板岩,因此这些面向(西)南方,日照最为充足的葡萄园所酿出的雷司令(Riesling)就带有矿物与打火石风味。酒款非常独特,口感纯粹而轻柔,完全未受到橡木陈年的影响。其纯粹、澄清而精致的风格受到过去欧洲皇室热烈的追捧。
20世纪曾有一段时期,甜型与半干型德国葡萄酒不再流行,而现在的消费者又重新发现了它的魅力。在“雷司令复兴”浪潮的影响下,德国尤其是摩泽尔产区的雷司令,凭借其品质和长期窖藏的潜力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比较值得探访的酒庄包括伊慕酒庄(Egon Müller)与普朗酒庄(JJ Prum),前者出产品质极佳而适宜长期陈年的雷司令而后者则是该产区极具传奇色彩的酒庄。另外,诸如塞巴赫酒庄(Selbach-Oster)、 圣优荷夫酒庄(St Urbans-Hof)、 露森酒庄(Dr Loosen), 马克费迪·里克特庄园(Max Ferd Richter)、海格酒庄(Fritz Haag)以及海尔曼.洛温斯坦酒庄(Heymann-Lowenstein)等也值得拜访,至少其酒款值得一试。
2. 新西兰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New Zealand)
中奥塔哥的葡萄酒酿造史不足30年,却是最活跃也最令人振奋的产区之一。因气候非常凉爽,这一地区作为豪华滑雪圣地的声名远比作为美酒美食之乡来得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奥塔哥的酒庄数量还不到12家,现在已超过70。中奥塔哥是地球上最靠南端的产区,葡萄较难成熟,却非常适宜种植黑皮诺(Pinot Noir)。如今,黑皮诺这一颇具挑战的品种占据该地区80%的种植面积,它既难以栽培又难于酿造。
该地区最大的城镇皇后镇(Queenstown)是热门旅行目的地,景致优美,魅力慑人,如果想到葡萄酒产区探险就要花点力气了,大约1小时车程的。小镇群山环绕,美得令人屏息, 有众多湖泊,数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最为著名。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这里就如天堂一般,他们可以在此徒步、露营、钓鱼或是进行蹦极、漂流和跳伞等运动,夏天可以滑水,冬天可以滑雪。
中奥塔哥大约有75家酒庄,其中许多酒庄都配备娱乐设施,工作人员友善,品酒室也提供一系列酒款以供品尝。中奥塔哥主要产区包括本迪戈(Bendigo)、班诺克本(Bannockburn)、吉布斯(Gibbston)以及克伦威尔盆地(Cromwell basin)。每个产区的不同风土使黑皮诺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些酒款风格严肃,酒体饱满,展现黑果风味,而有些则口感精致、飘渺而轻柔,酒体清瘦,酸度爽脆。
值得一去的酒庄包括:黑皮诺顶级酒庄之一飞腾酒庄(Felton Road),其葡萄园采用生物动力法(Biodynamism),建议尝试第三区(Block 3)和第五区(Block 5)的黑皮诺;克茨瑞夫酒庄(Quartz Reef),所酿黑皮诺风格严肃、适宜陈年;瑞本酒庄(Rippon),主要酿造风格优雅的红酒;困难山酒庄(Mount Difficulty),无论是基本款还是单一园的性价比都颇高;另外还有双园酒庄(Two Paddocks),其庄主山姆·尼尔(Sam Neil)曾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担纲主角。
3. 美国加州纳帕谷(Napa Valley, California, the United States)
虽然欧洲产区历来擅长葡萄种植与酿造,但葡萄酒营销与旅游却是由纳帕谷首开先河。加州最先开始使用葡萄品种名替代令人困惑的欧洲产区名来进行酒款营销。到访纳帕谷任一酒庄都能遇到面带笑容、亲切的工作人员,他们会耐心向游客揭秘酒款,提供个性化品酒指导,使酒客能够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与词汇来描述自己喜爱的酒款。没有哪个产区能像纳帕谷那么友善、热情、好客且乐于助人。
纳帕谷聚集了大量绝佳的餐厅,其中以圣海伦那(St.Helena)与杨特维尔(Yountville)为最,而顶级米其林三星主厨之一、明星大厨Thomas Keller更是深受后者吸引,开设了高级餐厅法国洗衣房餐厅(French Laundry),从而提升了当地美食的消费水平。纳帕谷的菜系也在不断增加中,包括由曾根广喜(Hiro Sone)开设并掌勺的优秀日式餐厅泰拉餐厅(Terra restaurant)。其他一些优质餐厅还有吉安蒂餐馆(Bistro Jeanty)、莱德餐厅(Redd)、太阳旅馆(Auberge du Soleil)、草木餐厅(The restaurant at Meadowood)以及风味餐馆(Bistro Sabor)。
纳帕谷产区非常多元,其酒款风格千差万别,要了解这一产区,最好就是探访其主要产区,那么以后便能区分豪威尔山(Howell Mountain)与罗斯福区(Rutherford Bench)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了。除了以上两个产区,蒙特维得(Mt.Veeder)、奥克维尔(Oakville)、鹿跃(Stag’s Leap)以及纳帕谷橡树(Oak Knoll)等产区也值得造访,其酒款同样值得一试。绝大多数纳帕谷的酒庄都设有宽敞舒适的品酒室,员工友善而知识渊博,虽然品酒通常需要收费,但丰富的样酒也令其物有所值了。还有一些其他酒庄也值得一看,例如拥有独特酒庄与酒窖的傲翁酒庄(Opus One)、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以及以具历史感的标志性访客中心闻名的伊哥路庄园(Inglenook)(也被称为Niebaum Coppola,即纳巴姆-科波拉村)。其他值得走访的酒庄还有蒙特雷纳酒庄(Chateau Montelena)、赫兹酒窖(Heitz)、鹿跃酒窖(Stag’s Leap Wine Cellars)、思福酒园(Shafer)、碧流酒庄(Beaulieu Vineyard)、钻石溪酒庄(Diamond Creek)、佳慕酒庄(Caymus)、约瑟夫菲尔普斯酒庄(Joseph Phelps),以及起泡酒厂世酿伯格酒庄(Schramsberg)和夏桐酒庄(Domaine Chandon)。
4. 法国波尔多圣爱美隆 (Saint-Emilion, Bordeaux, France)
波尔多左岸梅多克(Médoc)那些美丽的城堡都空置着,似乎都只用来展示,这些物业的业主都是大集团、保险公司,或在别处发迹、四处置业的百万富翁。如果说造访玛歌(Margaux)、侯伯王(Haut-Brion)、拉菲或木桐等酒庄就如同参观博物馆一般,那么纪龙德河(Gironde River)对岸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那里的酒庄规模小很多,最常使用的葡萄品种也从(左岸的)赤霞珠变为梅洛(Merlot)。当然,来到波尔多必须去参观左岸雄伟的酒庄城堡,但若是能有一周时间,想要感受当地的生活方式,就应该直接前往右岸的圣爱美隆。在这座波尔多最美的城镇,你可以见到石灰岩洞穴、鹅卵石街道、数不清的餐馆以及古色古香的店铺。小镇中充满中世纪建筑遗迹,至少需要一整天才能遍访这座美丽小镇中最有价值的重要建筑。
小镇被葡萄园环绕,驱车15分钟便有至少有几十家酒庄可供探访。在这里,按照几百年来的传统,酿酒师会留驻酒庄、亲自在这些狭小的地块中种植葡萄,园地大小可能还不及对岸梅多克酒庄的零头。圣爱美隆几乎完全不存在空置的宏伟城堡,酒庄庄主更像普通的农民,而非左岸那些西装革履的物业管理人。圣爱美隆当地值得花时间探访的伟大酒庄包括欧颂酒庄(Ausone)和白马酒庄(Cheval Blanc),这两家酒庄出产圣爱美隆产区最热门、同时售价也最为高昂的酒款。其他性价比较高,品质同样出色的酒款还有博塞贝戈酒庄(Beau-Sejour Becot)、飞卓酒庄(Figeac)、卓龙梦特酒庄(Troplong Mondot)、卡农嘉芙丽酒庄(Canon la Gaffeliere)、富尔泰庄园(Clos Fortet)以及柏菲酒庄(Pavie)。
5. 智利麦坡山谷 (Maipo Valley, Chile)
麦坡山谷最大的劣势便是距离,它离亚洲如此之远,需要乘坐两班飞机约30个小时才能到达。但当你一旦抵达目的地,就会由衷感叹不枉此行。麦坡山谷产区围绕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这座城市聚集了葡萄酒行业的众多企业总部,大多数最重要的公司都坐落于此,或是附近。圣地亚哥本身只有500年历史,距离太平洋与安第斯山脉(Andes Mountains)都不远。智利的国土呈狭长的带状,东西宽仅430公里,南北长4600公里。
智利被称为葡萄种植者的天堂,当地鲜有病虫害,其他产区在种植葡萄时常常遇到的困难在此也极少出现。当地降雨稀少,因此要从安第斯山引水灌溉。麦坡山谷最主要的葡萄品种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而佳美娜(Carmenere)与梅洛(Merlot)同样数量可观。虽然葡萄酒早在几百年中,便已随着西班牙以及欧洲其他移民的脚步在圣地亚哥落地生根,成为智利文化的一部分,但却直到25年前智利才成为葡萄酒出口大国,形成了依赖出口贸易的葡萄酒行业。
与加州酒庄的时髦风格相比,智利酒厂显得更为舒适自在。不少酒庄设立品酒室向访客提供参观酒庄及品酒的服务,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及游客想要去酒庄一品美酒。在最大的酒庄之中, 干露酒厂(Concha Y Toro)和桑塔丽塔(Santa Rita)非常值得一去。而活灵魂(Almaviva)、魔爵(Don Melchor )、桑雅(Sena)以及查威克(Vinedo Chadwick)等出产智利最佳酒款的小型酒厂也值得预约前往。
(原文刊载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