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特莱酒庄庄主Mr. de la Moriniere:我只是在做一个农民该做的事
初见,他是一个瘦削,头发斑白的老头儿,有着欧洲人典型的立体五官,虽然已年近不惑,但从他的言行举止,你丝毫感觉不出时光从他身上带走了什么。
远远地隔着镜头,他冲我和同事打招呼,礼貌的点点头,然后才坐下来接受采访。
崔志云老师负责对老先生进行采访,两人用法语熟练的交流着,不时用手在比划些什么,说到尽兴处,干脆用纸笔在本子上画了一张马特莱酒庄(Domaine Bonneau du Martray)的地形图。

崔志云老师在对 Mr. de la Moriniere进行采访
这是马特莱酒庄庄主Mr. de la Moriniere 第一次来中国,在ASC精品酒业为马特莱酒庄旗下特级园葡萄酒Corton-Charlemagne(科尔登-查里曼)举办的垂直品鉴会上,他为大家带来了2000,2007,2009与2011四个年份的科通查理曼白葡萄酒,引领美酒爱好者从四款酒香气与滋味的微妙变化,感受酒庄历史的漫长演变。

Mr. de la Moriniere在品鉴会上
马特莱酒庄地处法国勃艮第的伯恩丘(Cote de Beaune)产区佩尔南-韦热莱斯(Pernand-Vergelesses),是勃艮第罕有的只产特级园(Grand Cru)等级葡萄酒的酒庄。
酒庄的历史要从科尔登-查理曼(Corton-Chalemagne)这一著名的历史名园说起。公元742 - 814 年,查理曼大帝御赐3公顷土地给圣安多斯(Saint Andoche)修道院,这就是科尔登-查理曼葡萄园的开端。1885年,是马特莱酒庄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马特莱酒庄成为一千年来,继欧洲第三大帝—查理曼大帝和法国教会后,第三个成为科尔登-查理曼这块法国皇室葡萄酒专属供应产地的主人。

马特莱酒庄
酒庄葡萄园目前占地超出11公顷,其中9.5公顷是为酿造科尔登-查理曼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而种植,其余面积的葡萄园则用于种植黑皮诺(Pinot Noir)。园里葡萄树的平均树龄为49年,园内绝对不允许使用除草剂和化肥。庄主 Mr. de la Moriniere还在葡萄园里推行无性繁殖的方法来更换已经疲惫不堪的葡萄树。
马特莱酒庄只出产两款葡萄酒,一款是来自科尔登-查里曼葡萄园的白葡萄酒,另一款是来自科尔登-查里曼葡萄园的红葡萄酒。科尔登-查里曼葡萄园出产的霞多丽白葡萄酒,口感丰富厚实,有浓郁的成熟果味,是所有霞多丽白酒中的极品。更幸运的是,虽然这里出产的白葡萄酒品质优秀,但价格平实,性价比超高。

本次品鉴会上四款不同年份的科尔登-查理曼白葡萄酒
Mr. de la Moriniere 在本次品鉴会上,多次讲到了“naturel(自然)”这个词。为了保持葡萄园的水土,酒庄没有选择砍掉附近几百公顷的森林来扩张葡萄园的面积,甚至杜绝在干旱年份用水进行灌溉,严格运用生物动力学管理葡萄园。
他也没有强调酒庄“特级葡萄园”的身份,更没有说马特莱是勃艮第罕有的只产特级园(Grand Cru)葡萄酒的酒庄。他只是一直在说,自己只是一个农民,只是在本本分分做着一个农民该做的事。

采访完毕,两人握手作别
Mr. de la Moriniere 对土地如此虔诚的态度,让我想起李宗盛在《致匠心》里说过的一段话:
“世界再吵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为什么,因为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我想,一辈子的时间,总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这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