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网海外行(二十九)Puig-Parahÿ垂直品尝 探Roussilion传统珍酿
2013年9月我在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MSc的硕士学业从巴黎OIV总部正式开始,18个月的时间,我们来自7个国家的12名学生一同在26个国家的葡萄酒大学及葡萄酒产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2013年12月我们在Montpellier SupAgro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周末OIV MSc的课程安排我们在朗格多克-鲁西永(Languedoc-Roussilion)及普罗旺斯(Provence)的南法产区酒庄参观、品尝。

OIV新任总干事Jean-Marie Aurand与OIV MSc P26学生在Montpellier SupAgro合影
12月14日,我们有幸在Puig-Parahÿ酒庄进行了Puig-Parahÿ Rancio百年精选年份垂直品尝。这次品酒经历让我大开眼界,也彻底颠覆了我对天然甜酒(Vin Doux Naturel,简称VDN)既有的观念,让我体会到葡萄酒随着时间的成长,令我久久怀念。

Puig-Parahÿ品尝现场
葡萄酒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已经走过数千年历史。时至今日,遍及世界各地的知名酒庄和经典名酒早已蜚声全人类,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品质卓越的百年佳酿却默默无闻地躺在酒窖之中,暗怀芳香,独自优雅。法国南部鲁西永地区(Roussilion)最具代表性的天然甜酒正是如此——质量卓越但却鲜少受到关注、甚至连不少葡萄酒专业人士也将它曲解为品质一般的甜酒。
天然甜酒的酿造方式与葡萄牙鼎鼎有名的波特酒类似,属于加强型葡萄酒,即是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用葡萄蒸馏而成的烈酒,从而令发酵停止,此时由于发酵过程尚未结束,仍有未转化成酒精的糖分留在葡萄发酵汁中而酿成甜型葡萄酒。鲁西永地区主要采用麝香葡萄(Muscat)酿造天然甜酒,它是沐浴在充足阳光下的地中海盆地的葡萄园杰作,因此葡萄酒酒精度也较高大约在15-18度。
当我们乘车抵达时,Puig-Parahÿ酒庄的现任庄主Georges Puig-Parahÿ先生已在门口恭候。这座历经6个多世纪风雨洗礼的酒庄映入眼帘, 没有修建华丽的城堡,而是一座古朴的木结构建筑,宁静而有底蕴。Gorge先生首先带我们参观酒窖,打开地下酒窖的木门,我带着探索宝藏般的心情走入酒窖。酒窖并没有装饰得富丽堂皇,而是处处透着简朴。古旧的橡木桶外边生长着墨色真菌,这样的橡木桶和大瓮里躺着的正是已沉睡了一个多世纪的葡萄酒,Gorge先生告诉我们这是祖辈代代相传的储酒容器。我往四周打量去,酒窖墙壁上生满了青墨色的真菌,阵阵湿气经由鼻腔吸入肺部,直觉告诉我酒窖的温湿度条件非常适合葡萄酒储藏。就在这样一个难忘的星期六,我们将在这里品尝1875-2009年,跨越两个世纪的14个精选年份的天然甜酒。

经典年份Puig-Parahÿ Racino
结束了酒窖参观,我们来到了Gorge先生家里的厅堂。开始品尝前,Gorge先生娓娓讲述了Puig-Parahÿ酒庄悠久的历史,这座酒庄可以追溯到1446年,他是酒庄的第十八代传人。先生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陈设在屋内的手绘族谱。大约6个世纪前,他的祖辈在这里开辟葡萄园,并且酿造葡萄酒。在接下来近6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中,Puig-Parahÿ的每位继承者都非常注重结合葡萄园栽培管理,逐渐为自己的葡萄园风土寻找到最适合的种植方式——高品质的葡萄是酿造高质量葡萄酒的基础。然而1878年,整个欧洲葡萄园都笼罩在根瘤芽的阴霾中,Puig-Parahÿ也不能幸免,在这场波及整个欧洲葡萄园的灾难中,Puig-Parah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然损失了100公顷葡萄园老藤植株。这场灾难过去之后,Gorge家族又重新栽培140公顷葡萄树苗。

Parahÿ家族族谱
此次品尝之前,OIV MSc的课程里也进行过几次VDN的品尝,但并没有令我觉得天然甜酒也具有惊人的陈酿潜力,而这次百年精选品尝彻底令我对VDN改变了看法,并终于明白VDN也存在质量上乘的佳酿,具有惊人的陈年潜力。通过1875-2009年间14个精选年份佳酿的品尝,让我体悟到每个年份的Puig-Parahÿ Racino都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连接起来便是一篇华美的乐章,音符时而柔软时而强劲。

酒窖一隅
品酒小札
垂直品尝年份由2009年开启,酒杯中的液体颜色和我之前品尝过的天然甜酒颜色相似,石榴红色,活泼的橘子香气十分怡人,在口腔中的粘稠感明显,过分的甜使葡萄酒在口腔中不平衡,尾味很短,有一丝苦咖啡余韵。而2007年的Racino经过两年的成熟,不仅颜色加深,逐渐向褐色系渐变,香气也在橘子香气中透着樱桃、树莓的红色浆果的气息,增加了香气的复杂性,入口仍然比较甜,但甜度较2009年的有所下降,葡萄酒向着均衡方向发展。
1993年的Racino让我感受到葡萄酒在成熟中的变化,颜色从枣红色略加深变为棕红色,香气转为雪莉酒、干邑型香气,也就是焦糖和油醇为主的香气。入口后酒精带来的热感明显,浓郁的巧克力气味在口腔中蔓延,酒体已不似先前那样粘稠,此时我从这样的变化中感受到葡萄酒的潜力。
1984年的Racino颜色继续深化为棕褐色,雪莉型香气的基础上透着烘烤松子的香气,入口圆润柔和,在口腔中十分平衡,巧克力喉韵中透着清爽的气息、好比饮用过山涧清泉之后的清新,尾味相当绵长。
1982年Racino深板栗色,入口清爽,甜度略有增加,巧克力及蜂蜜香气浓郁,酒精带来的热感再次侵蚀舌头;1975年Racino深棕色,与熬成的中药颜色十分相似,酒体粘稠感再次增加,香气以蜂蜜为主导,巧克力喉韵十分浓郁出色,开始感到清爽的酸度使葡萄酒结构更为平衡,尾味持续时间长,余韵隽永。
1968年Racino用最贴切的词汇形容便是中药的颜色,香气经过成熟变得极为复杂,雪莉型香气为主,入口粘稠,在口腔中绵延,在口腔中酒精带来的热感及甜味、酸味带来的清爽感,加上杏脯和巧克力香气使喉韵极为出色,尾味极长。
就在我以为颜色大概就这样徘徊在深棕色时,1947年的酒告诉我,我的想法是错误的。1947年的酒仍然是棕色,但是比之1968年却清亮了许多,深邃而透光,香气以干邑型香气为主,入口清甜,带着焦糖与一丝甜玉米的尾味十分绵长。
1930年的酒颜色更浅一些,和西北特产杏皮水的颜色几乎一致,与浅咖啡色接近,但是透着光。咖啡几乎是不透光的,所以我不用咖啡来形容,而且我偏爱用熟悉的词汇描述葡萄酒颜色、香气,会让记忆更有弹性,好似法国人说葡萄酒是l‘art de la vie(生活的艺术)。此外,1930年的Racino有沉淀,刚入口时以杏脯味带着一丝清泉的清凉感,带着eau-de-vie(生命之水)的味道,和一丝黄瓜的清新香气,酒杯中的葡萄酒是透光的,不像之前的年份那么深邃。就在我以为颜色要这样淡下去的时候,1914年的酒又给了我一个惊喜,深棕色,且不透光,这是一款陈年佳酿,香气为焦糖透着油醇的生命之水气息,入口甜中带着清爽,酒精带来辣感,底蕴大气磅礴,口感与喉韵交相辉映,尾味绵长,有如交响乐般在口腔中蔓延变化。
在这里顺便说一说葡萄酒沉淀,不止一个朋友问过我有沉淀的葡萄酒能喝吗?答案当然是能喝,葡萄酒的沉淀是由葡萄酒中的不稳定成分随着时间凝结成沉淀,比如葡萄酒中的天然色素。之前我认为只有这样经过了岁月的葡萄酒才会有沉淀,可是在隆河谷,我品尝过一款2010年的葡萄酒,它也有沉淀,从那时起我知道新酒也会有沉淀,对于法国的酒农来说,沉淀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它只是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变化,在我看来,沉淀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只要使用醒酒器滤掉沉淀即可。但我也不赞同有人说有沉淀的酒是经过岁月的长储型佳酿。
接下来1901年,深棕色,透光,香气复杂感极好,菌类及干泥土的香气、eau-de-vie透着木头味,入口强劲、清爽,酸度明显有了质的飞跃,一个多世纪前的酒单宁突然带来了收敛感,而此前由于甜味和酒精味尚未与单宁平衡,这一款酒让我感受到单宁的存在,也让我明白什么叫做单宁的潜力。

Puig-Parahÿ Racino
终极款1875年,品这款酒时我很感动,当我倾斜酒杯观察时,棕褐色中似有还无地隐约透着光,透明中包裹着朦胧,对着光看,酒杯中的液体居然有渐变色层,复杂到不能让我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它的色调,当时我想起了我在卢浮宫欣赏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感觉,喜悦还是忧伤,说不清的笑容似乎又包容了一切,而这款1875年陈酿的酒带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我举起酒杯,用鼻子接近,杏干、焦糖的香气首先沁入鼻腔,而樱桃般的浆果香气又为Racino增加一丝活泼的香气,仿佛对我说:je suis vivant(我是活着的),斟一口,糖分甜而不腻、酒精强劲而辛辣,力度非常强劲,细致的单宁使结构平衡,尾味久久留在口腔中,回味悠长。一个地域的文化、一个家族的执着、一个庄园的变迁、一个世纪的积淀、自信和荣耀、厚重和灵性……似乎都在这款1875之中闪烁、回荡!

品尝结束后,Georges先生的母亲请我们品尝她烤的甜点
这一次年份的垂直品尝真正让人领悟了葡萄酒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历曲线成熟的过程,印证了李华老师曾在课堂上对我们讲的“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无论在橡木桶还是在酒瓶里,他都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变化。”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先生曾经品尝了1875、1890、1900、1930、1940、1945、1971、1975、1981、1993、1998年十一个年份的Puig-Parahÿ Rancio,肯定性地给予1875年份98分,帕克先生评价说:1875年的Puig-Parahÿ Rancio具有柠檬油、花瓣提取的精油芳香,外加烟熏香气不仅使鼻腔享受,这样令人惊讶地香气足以使颈部后面的头发直立,酒体不仅淳厚、奢华,且不打折扣的甜浆果气息及柑橘类水果香气使之比1890年份更加有活力,巧克力与坚果的香气赋予该款酒管弦乐及歌剧般耐人寻味的余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最具影响的葡萄酒评论杂志之一《Le Point》曾在2009年选择鲁西永地区的163款葡萄酒进行盲品,而Puig-Parahÿ酒庄的红葡萄酒Le Gorges 2007赢得了第一名。我们也品尝了2010年的Le Gorges,由西拉、佳丽酿、慕怀合特三个象征南法的葡萄品种酿成。该款酒色调呈现红宝石色调,略带枣红色,静态闻香时,蜜桔香气沁入心脾,摇晃酒杯后,感受到优雅、清淡、集中的蔬菜型香气带着青草、清泉的清新气息。入口柔顺,浓郁的可可及苦咖啡味充满整个口腔,单宁细致有力,我个人觉得它还有储存潜力,再过几年品尝更好。

Le Georges 2010
尾声
公元1299年11月17日,一位极热衷于葡萄酒的古马略卡王国(Royaume de Majorque)的君主,Jaume二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散发名副其实的葡萄酒芳香,葡萄品种或为黑、灰、白歌海娜,马卡布(Macabeu),马尔瓦西(malvoisie), 亚历山大麝香葡萄(muscat d'Alexandrie)及小粒麝香葡萄(muscat à petit grains),在长时间的成熟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香气:柑橘类蜜饯香气、生命之水中的樱桃香气、水果干、可可、陈年葡萄酒、甜椒、咖啡、烘烤气息……这大概是关于VDN最早的品酒笔记。
离开酒庄时,恰逢晌午时光,酒庄对面的教堂正好整点鸣钟,不知道Puig-Parahÿ酒庄听惯了多少回这样的钟声。几个世纪,Puig-Parahÿ酒庄的一代代传人不染尘嚣,静静地守候祖辈留下来的神之水滴,十分令我钦佩。
版权所有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