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种植葡萄,用自己的葡萄酿造葡萄酒,是云南红最为坚持的“风格感”的来源,云南红首席品酒师刘薇说“葡萄第一讲究品种,第二讲究产区,有的品种全世界都有,但是某个产区并不一定能够种出那种风格来,葡萄酒喝的就是一种风格,甚至可以有千奇百怪的风格。”
坚持做有“风格感”的酒
在云南,或者说在弥勒产区,种得最好的就是玫瑰蜜和水晶葡萄,这是云南红的两个当家品种,两种种植面积差不多,加在一起超过了全部产量的80%。刘薇介绍说,“玫瑰蜜和水晶葡萄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了,所以表现得特别好。我们也种赤霞珠,但是不可能和法国的赤霞珠相媲美,没有风格感。”
玫瑰蜜是两百多年前法国的传教士从欧洲带到云南。“这是最代表云南红风格和独特性的品种,闻起来像是揉烂的玫瑰花瓣,还有一点点蜂蜜的味道。”而水晶葡萄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品种,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其品种来源。云南红坚持用玫瑰蜜和水晶葡萄作为当家品种,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感。”
产地优势决定品牌优势
除了葡萄品种,云南红对于风格的追求还来源于地域优势,弥勒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地带,因为地理位置和山脉的影响,使得当地能够保持一种四季如春的气候环境。弥勒是“世界上唯一的海拔1500米以上的酿酒葡萄产区”,也是全世界最早收获新一年的葡萄、尝到新酒的产区。
云南红葡萄产业(集团)公司总裁武克钢对云南红的信心就来自弥勒这片土地独特的地理条件,他告诉本刊:“云南红的优势主要是地理优势,过去没有人认识到。”弥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素有“滇南粮仓、烤烟之乡、蔗糖之乡和东方波尔多”的美誉。
云南红品牌总监林雨坦言,“一百支酒,一定能喝出哪支是云南红,因为风格太强烈,香气太独特,它代表着香气达到极致。而且云南红的酒也很容易区分好坏,因为每一种都很香,所以喝哪支酒最厚,那一支就一定是最贵最好的。”
做小众但高品质的葡萄酒
云南红“极小众”的另一个原因是,葡萄只来自弥勒4万亩的这一个产区,也只有这个产区才能生产出这种酒。刘薇向本刊解释说,云南地处高原,由于氧气和紫外线的关系,天然就限制了产量,不用去剪枝,整棵树就只产那么多,所以产量会有个限定的保证,每公顷就产1000公斤左右。“对于没有那么多财力和时间的酒庄来说,就用当地的葡萄品种,用自己最独特的品种酿造风格感最强烈的,最能代表地区特色的酒。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个地区的特色就是奔放、视觉感冲击力很强,就像我们的玫瑰蜜和水晶葡萄一样,拿过来就能感觉到香气强烈。”
刘薇介绍说,云南红的“2002年水晶干白葡萄酒”曾在2006年“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被评为大赛金奖,被认为是具有东方风味的葡萄酒。当时一位评审在第一次尝到水晶干白葡萄酒的时候,根本不相信这是天然的香气,他觉得葡萄本身不可能有这种香气,一定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之后他专门来到云南去云南红酒庄见到了葡萄树吃了水晶葡萄,说没有办法,这个品种真的太独特了。”
坚持用自己的葡萄酿酒
现在云南红的产品系列包括水晶干白葡萄酒、玫瑰蜜老树葡萄干红葡萄酒、法国野干红葡萄酒、高原樽葡萄烈酒等。高原樽葡萄烈酒是国内第一款用葡萄酿制的烈酒,拥有华丽的淡黄色光泽,结合了酒精香和葡萄果香,具有清冽的口感,还有白酒的烈性。而老树葡萄干红葡萄酒这个“老树”的概念在国内是首次提出,分15年、20年、30年等不同等级的老树葡萄酒,老树葡萄系列从15年算起,是个树龄的概念,基本是指树龄在15年以上的葡萄树。
云南红酒庄拥有3000亩树龄在30年以上的葡萄老树,因为酒庄所在的东风农场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专门种植葡萄,到现在已经成长为拥有六七十年树龄的葡萄,之后也在不断地嫁接、播种新的葡萄。“年龄不够的葡萄酿酒,虽然后期可以加工,但是酒体青涩、单薄、没有持续感,而树龄到了的葡萄,就能供应葡萄的颜色、香味、糖分、营养物质,整个葡萄的结构就很好,酒的也会很好,无论是颜色还是香味。”
目前国内整个葡萄酒行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而葡萄产地数量是有限的,坚持自己种葡萄酿酒特别是坚持“老树”的概念并不容易。“云南红现在还太年轻,是个只有14年历史的私营企业,如果要做百年企业,要做品牌,就一定要坚持特色,将风格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