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伦敦的街上,偶尔会看到路边的商店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蔬菜,新鲜的胡萝卜与西兰花吸引着行人的眼睛,有一家蔬菜店饶有兴致地写了一个小小的招牌:“裸装”(Naked Package),路人看到难免会莞尔一笑,店主所指的“裸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这些蔬菜回归到了过去农贸市场里的模样,不再像在超市里那样“躲藏”在塑料包装之下;二是如果你想把这些蔬菜搬回家,请提供你自己的篮子或包。
这听上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挎着篮子去买没有包装过的蔬菜,很多年前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而且,现在还有许多人是这样做的。然而,农业“产业化”后带来的一大副作用就是,我们在超市看到越来越多的蔬菜被整齐划一地放入了“包装盒”,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出“安全、可靠”的信号,甚至一些有机产品也被放入了与之身份相匹配的包装盒里。
然而,这些包装真的是必须的吗?的确,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产品提供“安全、可靠”的放置环境,并便于运输。当产品进入到品牌时代的时候,包装成了品牌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关系到“脸面”问题,包装因此成为一项隆重的工程,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买椟还珠”的购物冲动。然而,有多少人在被包装所吸引的时候,会冷静地想到这些包装物的最终去处——也许你会重新利用一下这些精美的包装袋,但大部分包装物的最终命运将是被抛弃,成为垃圾填埋物的组成部分。美国消费者产生的垃圾中的1/3来自于包装物。
在为产品提供包装之前,我们能否问一下: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包装吗?在设计包装的时候,我们能否想得更深一步:我们打算怎么处置这些包装物?对于很多想要“变绿”的公司,从产品的包装下手,是一项相对容易的任务,也是进入到“绿色旅程”的一个起点。
新瓶装旧酒
马修·凯恩(Matthew Cain)从事高档葡萄酒贸易,已经有好多年了,他对寻访全球各大产地的葡萄酒庄乐此不疲,并以自己多年累积起来的独特眼光,把选中的葡萄酒带回到美国市场上。
这些年来,他一直困惑于一个事实:既然大部分葡萄酒在生产出来之后的很短时间里就被喝掉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花很大力气把这些葡萄酒装在玻璃瓶里?为了保证易碎品的安全,这些葡萄酒瓶还得放在定制的木箱子里,才能被运到千里之外的市场上,最后当顾客把葡萄酒喝完之后,酒瓶也就被丢弃了。在这个过程里,充当包装物的玻璃瓶和木箱,不仅增加了包装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而且也因为附加的运输量而加大了碳足迹。
显而易见,无论是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的角度,这都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改变现有的包装是明智之举。然而,为什么在美国市场上依然是瓶装葡萄酒大行其道?答案是观念。“虽然在其他市场上,人们已经开始把葡萄酒装在更轻更环保的纸盒里面了,但在美国市场上,这还只是应用在一些促销品的包装上。”凯恩发现,如果在美国市场上把高档酒和纸盒联系在一起,那将是一件颇为冒险却值得一试的事情。这样的想法让他产生了创业的激情,他创立了自己的葡萄酒贸易公司。
为了解决葡萄酒的包装问题,凯恩找到了来自瑞典的利乐包装公司。奉行“包装带来的节约应超过其自身的成本”理念的利乐包装公司满足了凯恩对葡萄酒包装的挑剔要求——实用、安全、环保。然后,依靠他过去在葡萄酒业的人脉,他从阿根廷找到了一家获得有机认证的葡萄酒庄。虽然这些酒庄的葡萄酒过去都是瓶装后运输到国外市场的,但凯恩买下这些葡萄酒后,并没有进行瓶装,而是通过大容量的液态储存方式,经过陆运与海运,将这些葡萄酒运到了多伦多。在那里,这些经过了千山万水的葡萄酒被装进了利乐盒。每个能装1升酒的利乐盒的重量为40克,而原先的每个玻璃瓶的重量为500~750克不等。当葡萄酒转化为“利乐包”后,接着被运到了新泽西的仓库。
凯恩为他的有机葡萄酒取了一个非常“环保”的名字——“黄+蓝”,也就意味着“绿”。他做了两道算术题,得出的结果是:一是同样数量的“黄+蓝”,通过他所采用的包装和运输方式,从阿根廷到达新泽西所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传统瓶装酒的一半;二是因为运输成本的下降,一盒“黄+蓝”的市场价是10.99美元,凯恩估算同样的瓶装酒将会卖到大约20美元。
“新瓶装旧酒”不仅仅为凯恩带来了新的事业,而且正在令许多像凯恩那样的人重新考虑包装的问题。如果不能“裸装”的话,那么包装能不能变得更小、更轻、更环保呢?General Mills公司重新设计了一下自家汉堡的包装——并非减少食物的分量,而是更加“量体裁衣”,让包装食物的纸盒缩小了20%。这样看似微小的一个举动,却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General Mills公司因此每年减少了500辆运送货车。
当陶氏化学公司开始认真“计较”其所用的货运包装袋的原料——聚乙烯树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如果将包装原料变为改良过的聚乙烯树脂,那么包装袋的厚度会比1993年所用的袋子减少约40%,并且新袋子的功能特性会更胜一筹。改变包装,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经历“如此一变”之后,陶氏化学公司不仅在经济上有所收获——即使每磅改良聚乙烯树脂要比以前使用的更贵,但每个包装袋的实际成本却比过去减少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光在使用货运包装袋这一项上,陶氏化学公司每年就可以节省500万磅聚乙烯,相当于每年节省150万加仑的汽油。
假如把包装的问题想得更深一步的话,就会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能不能把包装的产品变得更小一些?联合利华推出了一款3倍浓缩的洗衣粉,从而大大节省了运输用油、包装塑料材料以及纸箱用材。
为了实现“最小化”包装,让产品浓缩、再浓缩已经成为让产品制造商们绞尽脑汁的事情了。无论在安利,还是在宝洁的日用品系列中,你都能找到鲜活的案例。
你的包装能打多少分?
如今,即使一些供应商对绿色包装还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只要他们想把产品摆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就不得不认真地阅读一下沃尔玛公司针对可持续包装的评分体系。万一产品的包装没有达到规定的分值,同时对沃尔玛公司改进包装的建议无动于衷,那么很不幸,尽管这些供应商在其他方面都符合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标准,他们的产品依然会被拒之门外。
2006年11月,沃尔玛公司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可持续包装评分卡”计划。这项举措令公众对这位零售巨头刮目相看,看来沃尔玛公司开始对它的6万多个供应商动起了真格。沃尔玛希望这项评分体系能够促使它的供应链到2013年减少5%的包装,这也同时意味着每年节省约34亿美元的成本。
沃尔玛的“可持续包装评分卡”遵循了七大原则,即“7R原则”,分别为:去除(Remove)——去除不必要的包装;减少(Reduce)——沃尔玛希望到2011年实现所有运输包装的再利用或可循环的目标;可再生(Renewable)——使用可再生的材料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循环(Recyclable)——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循环材质;收入(Revenue)——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在节省成本的条件下实现所有的原则;阅读(Read)——获得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教育,让供应商理解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从2008年2月开始,沃尔玛的顾客可以从网站上看到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包装“打分”,为顾客的购买决策提供另一种角度的信息。除了为供应商的包装打分,沃尔玛还对所有包装商进行了评分,为那些急需改变产品包装的供应商们提供意见。沃尔玛特意组织了“可持续包装年度展示会”,在2006年的那场展示会上,2 000家产品制造商与130家包装商见面沟通,前者从后者提供的创新想法里学到了不少绿色包装的知识。
目前,在沃尔玛的货架上,顾客能够找到各种最新的绿色包装——更小的包装、更浓缩的日用产品、用生物材质制成的包装材料……在美国市场上积累了经验之后,沃尔玛正在把这套包装评分体系推广到其他市场。不久以后,加拿大、墨西哥甚至全球所有的沃尔玛供应商都不得不对“什么是绿色包装”了如指掌。沃尔玛的评分体系为其他零售商树立了榜样。英国第二大零售商Asda在1999年被沃尔玛收购之后,成为沃尔玛的分支机构,它也宣布在参考沃尔玛评分体系的基础上,在2010年推出自己在英国本土的包装评分体系。
“沃尔玛的包装评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绿色包装业的发展。”一份有关美国绿色包装市场的调研报告高度评价了沃尔玛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并且为绿色包装业画出了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到2013年,美国市场对绿色包装的需求将达到450亿美元的规模。
看到这样的数字,你有没有意识到:绿色包装正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