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葡萄酒湖”酝酿变局 较原计划大幅缩水
发布日期:
2008-01-02 08:33:09
来 源:
新京报
作者:
木容
  2007年12月18日,Friedlinde Gurr-Hirsch松了一口气。欧盟27个成员国在圣诞节前一周达成的一项关于葡萄酒业改革的方案,让这位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负责食品产业的官员至少在未来数年内,都可以不必为来年的阳光发愁了。   保留“封装阳光”工艺   在经过长期的协商,以及为期三天的艰难谈判之后,欧盟成员国终于在2007年结束前,就欧盟的葡萄酒业改革方案达成一致,以期增强欧盟葡萄酒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即“酒湖”问题。   但相对于2007年7月份提出的最初设计,这一改革方案已经大大缩水。   在这项方案中,向葡萄酒添加蔗糖的工艺被允许得以保留。按照原来的方案,欧盟希望禁止在葡萄酒发酵时人工添加糖分以获得理想的酒精度,只允许以未经发酵的葡萄汁浓缩物来提高糖分。欧盟此举的目的是帮助酒商停止生产低质葡萄酒,转向高品质葡萄酒的生产。   而这正是此项改革方案中,让Gurr-Hirsch最为紧张的内容。   在德国、奥地利、卢森堡和捷克等位于气候凉爽地区的国家,由于日照较少,酒商们一直使用蔗糖来提高糖分,以增加酒精含量——酒商们把这称为“封装阳光”。“如果这一工艺被禁止,这对我们可是个大问题。”Gurr-Hirsch说。   因此德国等国强烈反对这一改革方案,认为目前的工艺不但属于传统葡萄酒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添加浓缩葡萄汁会大大提高成本。   由于上述国家的强烈反对,根据折衷后的妥协方案,这一工艺得以被继续保留,但添加蔗糖量的上限将被降低,除非日照时间严重短缺。不过在日照相对充足的南方地区,添加蔗糖的做法将在4年内被废止。   减产方案“惨遭”缩水   “缩水”的还不只是对酿酒工艺的改革方案。按照欧盟当初的建议,欧盟需要在3年时间内使葡萄种植面积减少40万公顷,以缓解葡萄酒生产过剩的局面。但对于欧盟成员国中的一些葡萄酒生产大户,这样的方案太过艰难。   根据欧盟成员国农业部长在去年12月19日达成的妥协方案,削减幅度仅为17.5万公顷,而且是通过鼓励农户自愿退出的方式。   妥协方案希望那些盈利能力不佳、竞争力不强的酒农能够自愿地放弃葡萄酒生产或减少葡萄园的种植面积。对于这些自愿退出的种植商,欧盟将向其支付赔偿。为鼓励尽早参加计划,3年计划中第一年的赔偿费最高,随后两年则将递减。   但另一方面,欧盟将在2015年年底前取消对酿酒用葡萄种植权的限制,届时有竞争力的葡萄种植园可以扩大生产,以提高欧盟葡萄酒的整体质量。个别成员国则有权选择到2018年年底前再取消限制。   “我们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该方案最初的“总设计师”——欧盟农业专员玛丽安·费舍·珀尔(Mariann Fischer Boel)承认。不过,她还是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但我们毕竟达成了一项平衡的协议,我希望欧盟各成员国能够好好从改革方案中获益。”   削减补贴助力填“酒湖”   不过,正如珀尔所说,欧盟的葡萄酒业改革方案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按照方案,欧盟将逐步取消葡萄酒储存和出口等方面的一系列补贴,引导厂商按市场需求生产葡萄酒,并将这笔资金转用于提高欧盟葡萄酒业的竞争力,其中包括在第三国市场推广促销等措施。   虽然欧盟的葡萄酒生产、消费和出口量仍居世界首位,但欧盟葡萄酒业目前面临内部销售低迷的困境。欧盟葡萄酒在市场份额上面临来自“新世界葡萄酒”的竞争。   目前,欧盟内部市场的葡萄酒消费量正逐年下降,而且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拉美等地向欧盟出口葡萄酒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欧盟对外的葡萄酒出口量增长。   数据显示,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到2010年,欧盟葡萄酒业每年的产量中有15%都是过剩的,这对欧盟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长期以来,葡萄酒产业已成为欧盟农业补贴的大项支出之一。目前欧盟每年拨款13亿欧元补贴葡萄酒产业,其中大约有5亿欧元都用于过剩葡萄酒的销毁或蒸馏加工成工业酒精。珀尔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应将资金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方面。“现在,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提升葡萄酒业的竞争力,并重新赢回市场份额。”   欧盟委员会原本主张,只有对葡萄酒业进行根本性改革,才能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但这一主张遭遇到成员国的重重阻力。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计划于今年8月1日开始生效。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