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酒的岁末硝烟
发布日期:
2006-12-01 10:00:49
来 源:
海峡都市报
作者:
何珊珊
要用怎样的字眼来描述酒才最为妥帖不失完整?似乎都浅薄了点,那么,听易中天如此这般说道:“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历史与酒,应该只有这两者,才可以一起举案齐眉地为我们讲述一番沉香往事。
今年,酒的市场似乎有所不同,开始走向一种更文化、更品味的境界———
每次看到芝华士威士忌广告都会被它深深吸引:几个男人在阿拉斯加冰山下钓鱼喝酒,比利时乐队轻唱着为其专门制作的音乐《When you know》:“这是没有输赢的乐土……当你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时间已然凝固。”
其后,五粮春的广告歌也让人耳目一新,MTV里满山遍野的绿,湖光、竹海,挑水酿酒的白衣酒童,身着汉服的绿袖女子,当她挑眉一笑,有如歌中所唱:“香醉人间三千年。”
看似如此恬淡、优雅的广告之下,可以看出,这个酒的市场已经春潮涌动,再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文化的局限。
他们这样形容:啤酒是少年轻狂,红酒是青春浪漫,白酒是圆滑世故,黄酒是沧桑平淡。而对于饮人而言,无论是中国的白酒、法国的葡萄酒、俄罗斯的伏特加还是英国的威士忌……每一盏酒里都有一份深刻的文化,这是没有输赢的乐土,谁也不需拼出高低。
【关键词一】变化
陈先生在酒楼里担任总厨已有近10年之久,对于酒尤其是红酒,他长期浸淫于其中,遍尝名酒。他说,一个真正的美食家,应该熟知用什么样的酒配以什么样的食物。而酒类市场的细微变化,他也都密切关注。
【关键词二】竞争
大量贴牌生产、白酒市场低迷萎缩、进口洋酒如狼似虎……所有的一切都使市场的竞争显得如此险恶,使酒商们的神经天天绷紧着。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有竞争的市场才会慢慢走向合理化,这样的竞争,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品牌之间的竞争
对于酒类市场,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是一年比一年难做。福建鑫海源酒业公司企划部彭华称,酒商之间的竞争一贯无序,举个例子,如长城葡萄酒目前有三大品牌:沙城长城、华夏长城、烟台长城,但市场上贴着长城两字的其他葡萄酒却不下数十种,甚至有些不打出“长城”两字,却在商标上画着长城标志,所有这些都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它根本不需要什么营销成本,只要混个脸熟就会有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而这种情况在白酒品牌中同样存在。
对于一些正在起步中的中、小品牌而言,在知名度上打不过大品牌,在价格上也拼不过这些贴牌的杂牌军,市场无序,竞争险恶。
各种酒类的竞争
在谈及洋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竞争时,福建泉龙酒业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陈进顺认为冲击是有的,但并不是最大的。跨品牌酒类之间的竞争在近年里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红酒、白酒、洋酒这三者间的竞争。红酒是发展势力最猛的一种,每年以25%~30%的销量递增,但洋酒这些年来也正悄然地对市场进行渗透,在晋江石狮等地的婚宴上,已出现用洋酒取代红酒的现象。
而白酒市场则相对较为低迷。泉州汇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章称,近年来白酒正慢慢向中高端品牌集中,一些低端品牌开始萎缩。其中高端品牌以三大品牌打首: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俗称“茅五剑”。另外,一些如“劲酒”的保健酒以及如“枸浓酒”的果酒等也都举着健康养身的旗号,在悄悄地扩张战地。
来自产地的竞争
在几大酒类中尤以葡萄酒市场潜力最大,但之间的竞争也最为剧烈。有句话说:英雄要问出处,好酒就看产地———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做葡萄酒的都知道“七分原料、三分酿造”的道理,专家表示,在葡萄生产的所有条件中,最重要的是葡萄栽培地域的特殊性。“地域”一词包括所有的地理条件、土壤结构、气候特点等因素。比如法国波尔多便是世界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该地所出产的葡萄酒都是一流的好酒。
朱文章称,国内各大品牌葡萄酒的竞争,最终将是一种产地的竞争,在一些已知的较好的葡萄栽种地,不少知名品牌都在争抢着建立自己的葡萄培植园。
【关键词三】市场
这段时间,商超的酒柜上开始慢慢有些动作了,一些品牌酒都开始摆出个别特价酒出来。正在选购葡萄酒的张先生看了半天还是没有买,他说,特价的都不是那些经典的或者是比较惯喝的酒。而商超的销售小姐也称,这是因为酒类的促销旺季还没有真正开始。
开始进入预热阶段
在采访中,大部分经销商均表示,每年从中秋节开始一直持续到春节元宵节结束,都是酒类尤其是红酒与白酒市场的旺季,这段时间除了节庆日多,同时结婚的人数也多。这段时间的销量可达到每年销售的30%~40%左右,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这4个月卖的相当于其余8个月的量。因此,也成了商家们的必争之时,都会推出一系列的促销及特卖活动。
不过,从目前商超的酒柜来看,大部分品牌的促销还仍是预热阶段,真正的大战还未开始。一般是在春节前一个月才会针对性地推出大型的促销活动。而目前大部分经销商们的工作都是在把布置销售网点,做好客群工作,以便到了真正的旺季来临时,能把销量推升。
红白酒价格微调
朱文章表示,每年中高档白酒价格都会有微涨,今年7月份高档白酒也开始涨价,涨价幅度不等,以五粮液为例,大概在10%左右。
而陈进顺也称,红酒的涨价也大多体现在中高档酒类,张裕的高档酒今年也提升了2次价格,总体大概为10元/瓶左右。
除此之外,其余大部分酒类价格今年比较平稳,甚至有些品牌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会不惜降低利润,以抓住春节促销这一良机。
□相关链接
进口葡萄酒 消费税调整
所有政策的调整都会或多或少对行业产生冲击,对于葡萄酒市场而言,这个诱人的市场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自今年的7月1日起,《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实施。该办法实施后,葡萄酒消费税率仍为10%,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纳消费税抵减。此举将解决葡萄酒生产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同时让消费者能够享用到更低价的洋葡萄酒。
国内有关研究机构预测,1999年至2009年这10年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78%,届时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达到7.66亿瓶。这样的一些数据无疑是对进口洋葡萄酒的一种巨大诱惑,而此次消费税的调整,更是使其降价进入国内市场制造了良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洋葡萄酒对国产品牌的冲击影响尚未来临,但业内人士预测这一管理办法的实施意味着国产葡萄酒原有的价格优势将被打破,也许很快就将面临强烈的市场挤压。
10度以上酒类 取消保质期
10月1日起实施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中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在一些商超的酒柜上记者看到,市场上的葡萄酒及白酒都标示着10年、15年不等的保质期,免除了注明保质期,会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记者从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获悉,国家这一新规是基于对酒本身特性的考虑,更显得合理,度数高的葡萄酒和白酒在良好的储藏条件和储藏办法下,是可以珍藏多年的,在一些西方国家,葡萄酒都是不标示保质期的。
“其实好的葡萄酒,它的后劲是比较大的。”朱文章称,泉州人喜欢拼酒,而对酒的品质不是那么重视,更不用说健康了。他还表示,拼酒是闽南地区乃至整个大中国的习俗,有些人为了面子会特地选择一些酒精度较低的葡萄酒,个别品牌商家也便看中了这样的商机,故意把酒精度降下来,此通则的颁布或许可以多少规范市场。
酒类经营者 实行备案制
记者从泉州市贸易发展局贸易管理科了解到,今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商务部颁发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要求对酒类经营者实行登记管理以及随货单制度。
贸管科姚科长称,据不完全统计,泉州酒类的销量可占全省的70%,从事酒类销售的有近万家,其中较大的经销商或专卖店也有一两千家,但目前有备案的仅600家左右。
通过备案可以摸清家底,而随货单制度则可以对每一瓶酒进行溯源追查。比如当张三在某商场购买到一瓶存在质量问题的酒时,可以要求商家出示该瓶酒的随货单,层层追查到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家,这样可以让老百姓在选购时更放心。如果该商家无法出示随货单,贸管科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不过姚科长表示,由于酒类市场十分庞大,要真正做到全面的备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可以看出,对酒类经营者的管理力度正在逐步加强。
版权声明: |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
|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
|
我们将尽快处理。 |
|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
|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