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极端高温对葡萄生产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技术
发布日期:
2025-07-16 09:21:44
来 源:
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作者:
栽培生理岗位团队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35℃以上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局地超过40℃,中央气象局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国家气候中心预测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葡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超过35℃生长停止,40℃以上会出现热害甚至死树。高温对葡萄的危害包括:1.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导致叶片灼伤、干枯;2.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能力减弱;3.果实品质下降,易发生日灼,影响着色和糖分积累;4.花芽分化不良,影响来年产量;5.病虫害加重,如霜霉病、白粉病及红蜘蛛等。为应对高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温湿度监控设备;2.完善排水系统,合理灌溉;3.使用遮阳网,提高避雨棚高度;4.加强土壤管理,保持通透性;5.合理施肥,增施微肥;6.保留副梢叶片,保护果实;7.控产栽培,减轻树体负担;8.果实套袋时注意通风;9.行间生草或覆盖秸秆;10.大棚及时通风降温;11.喷施抗逆剂,保护根系;12.预防病虫害;13.适时采收,避免高温时段操作。高温天气下需加强管理,确保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
2022年我国夏季高温首创1961年以来几个历史新高,平均气温为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历史最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极端性强。2023年华北多个地区、2024年长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均超40℃。极端高温天气成为一种“新常态”,其特征也日趋显著,即高温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更长。气候变化将改变葡萄栽培的传统规律、种植区域以及葡萄和葡萄酒的化学成分等,适应极端高温天气的变化,并有效预警及防灾减灾技术亟待需要重视。

      近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及新疆等地普遍出现35℃以上高温,其中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局地超过40℃,尤其是山东潍坊昌邑7月5日最高气温达40.8℃,位居全国高温榜首,河南、广东、山东等多地都刷新了今年以来的高温纪录。7月14-16日湖南湘北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中央气象局连续多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在2025年7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部局部、山东大部、安徽大部、江苏、河南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部、重庆大部、四川东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新疆、西藏北部等地偏高1℃-2℃。

        一、葡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环境 

       葡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气温上升到35℃,葡萄生长停止,当温度超过40℃,就会出现热害,严重时甚至死树。   葡萄根系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1-24℃,土温超过25℃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超过28℃即停止生长,并随着温度的持续不断升高迅速木栓化或死亡。 

        二、高温对葡萄的主要危害

       1.叶片光合作用降低

      高温会加速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分解,使叶片变黄、降低葡萄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株养分供应能力;同时高温导致葡萄叶片出现灼伤,叶片边缘和表面可能出现焦黄或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甚至掉落,进而导致树势变弱。    

       2.根系活力下降

       过高的地温会抑制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根系变短、变细,吸收根减少,同时高温会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土壤变干变硬,透气性变差,根系容易因缺氧而生长不良。此外持续的高温还会加速根系衰老,使根系活力下降,导致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变弱。

       3.果实品质下降

      高温条件下葡萄果实容易发生日烧或日灼,尤其是在果实幼果至转色期更容易发生。高温会影响果实花色苷的合成,导致果皮颜色变淡或不均匀,尤其是对妮娜女王、克瑞森无核等粉红色不易着色葡萄品种,高温对果皮颜色的影响更明显。高温环境下,树体的光合效率降低,使糖分和香气物质积累减少,口感下降。

       4.树体花芽分化不良

      高温天气下植株蒸腾作用增强,土壤水分蒸发变快,根系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植株水分亏缺,如果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植株花芽发育不良,容易出现畸形花穗或弱花芽,影响来年开花坐果。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抑制花芽分化,使枝条徒长,削弱树体的生殖生长。

       5.病虫害加重

       高温会加快葡萄园病害的发生与传播,尤其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更容易发生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高温干旱避雨条件下还会造成白粉病大面积发生,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西北葡萄产区会更明显。同时高温也会对害虫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一些害虫如红蜘蛛、蓟马、蚜虫在高温天气下繁殖速度加快,危害进一步加重。   

       三、葡萄高温减灾防灾技术

      1.增加高温天气预报预警设施,萄园装备温湿度监控仪,与手机联网,灾害性天气如有预警,及时处理。

      2.疏通果园排水设施,完善健全葡萄园排水系统“主沟、腰沟、毛细沟”三沟配套健全通畅,结合葡萄起垄种植,使葡萄根系不受地下水位影响。高温、干旱时葡萄园早晚浇水,避免中午浇水,不见明水,土壤湿度60-70%。

      3.提高避雨棚高度,夏季高温时盖遮阳网,确保通风散热快,架面上下温度不超过30℃。避雨棚等设施架设外遮阳(50%透光率黑色遮阳网),如简单避雨葡萄种植行间可架设遮阳网防热害。

      4.对葡萄定植行内浇水后及时松土,加强土壤通透性(非常关键!!!)。

      5.高温、高湿情况下严禁施用尿素、碳胺等高氮肥,适量施钙、镁、硼等微肥,增加果实抗逆能力,防止果实气灼。

      6.果穗上保留副梢叶片,高温期间新梢不摘心,可保留副梢叶片4片,架面上部培养10-15厘米叶幕遮荫防晒层,保护一级叶片、减少果实日灼伤害。

      7.实施控产栽培,合理树体负担。

     8.果实套袋时先用手撑起纸袋,并打开袋底两侧的通风口,如通风口偏小可撕开一些。

     9.葡萄行间生草结合树盘覆草或秸秆等覆盖物,可有效降低水分蒸发。

     10.大棚设施及时通风降温,棚顶通风口和底膜通风口都要打开,保持棚内空气循环通畅。

     11.树下灌根施用生根菌剂,叶面喷施碧护等抗逆剂,减缓叶片和根系高温伤害,根域温度最高温度28℃。

     12.预防病虫害,减少高温协同影响。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发生霜霉病,可提前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进行预防。果实受伤后容易感染白腐病,可使用嘧菌酯喷雾防治,并避免机械损伤果实。高温干燥天气下红蜘蛛繁殖快,可使用阿维菌素或螺螨酯防治,并适当喷水降温。蓟马喜欢高温环境,可使用吡虫啉或噻虫嗪防治,并加强果园清洁,减少虫源。

     13.适时采收,避免果实损害。高温天气下,成熟葡萄应尽早采收,避免果实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晒,导致品质下降。采收时间应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操作,以减少果实失水,提高耐贮性。


本文内容转自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责任编辑:
李玉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5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