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
发布日期:
2022-11-09 16:10:16
来 源:
张裕白兰地
作者:
张裕白兰地
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须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们可以包容文化,但是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

先醒来的人

  纪录片《幼童》记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些由清政府派出的4批120名官费留学生中,最小的只有10岁,因为出去留学的时候尚在幼年,他们中大多数人以超强的适应力很快地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其中有一位留美幼童丁崇吉,后来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光绪年间成了第一批华人海关监督。在《先醒来的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中,记录了他常年用白兰地取代茶,办公桌下常放着一箱白兰地以供他抽雪茄的时候,当作饮料来搭配饮用。

  显然,这一批留学生深入的留学经历,已经让他们理解了这些饮品背后所勾连的文化习惯,进而能够很好地将白兰地文化传播开来。但他们只是白兰地文化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并不能代表大多数的国人。

1.png

  再来看白兰地在国内盛行的状态,最早对白兰地文化略有涉猎的国人,几乎都走在改革开放试浪的前沿,如以泉州、漳州、厦门为代表的闽南城市,而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香港,将白兰地以炫富的奢侈品的符号价值推广到沿海城市。但是,舶来的只是物质,多数人依然保持着原本的文化思维与生活习惯。这些舶来品被“嫁接”后,当地人对舶来品原本衍生的环境缺乏深入的认知,结果是,误将白兰地当成干杯猜拳的烈酒来饮用。但是对于这种细腻的葡萄烈酒一口喝多少,一口喝多久的概念,即使喝着品质较高的xo,也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就饮白兰地而言我们与西方的差别,一种是酒所衍生的文化,另一种则是对不了解物质价值的盲目消费。

2.png

  从最初的留美儿童,到将白兰地作为炫富标志的国人,白兰地文化如浮光掠影般支离破碎的挣扎在国内烈酒市场的半空。白兰地文化的落地,不是玻璃展柜明码标价的高价待售,也不是资产物质决定论的盲目消费,而是怎样将白兰地所衍生的文化扎根本土,沁入人心。作为白兰地的第一故乡,国人对白兰地的认识,还是默守陈规的认为西方代表了正统、经典和不可复制,但终归壁垒是要被摧毁的。经过近百年的积淀和传承,东方的白兰地已被正视,源于风土、起于内心的白兰地文化已慢慢在国人的内心落地生根,强基铸魂。

源于风土,起于内心

  “七分原料,三分酿造”。西方最引以为自豪的莫过于其产地的风土——高端白兰地酿造原料白玉霓葡萄的种植区,但经过百年验证,发现在中国同样拥有无法比拟的优越土地风土,与西方白玉霓种植同纬度的中国烟台,拥有天然适合白玉霓葡萄生长的海岸线,片麻岩风化所成的沙壤土,温婉的天气,充足的日照、阳光与雨露,所造就的白玉霓葡萄的芬芳和精确酸度,是属于东方的无与伦比的风土条件,也是更适合东方风味的风土表达。

3.jpg

  除了天然的风土表达,张裕作为百年企业不屈不挠的民族实业精神,创新独立探索文化的熏陶,更是赋予中国白兰地文化崭新内核。优越的风土,也需要精美技术的诠释,一代代酿酒大师的精工匠造,将葡萄的灵魂一一释放。张裕创新的国家发明专利“双酵母控温发酵法”,将烟台白玉霓葡萄的地域优势和品种典型发挥到淋漓尽致,更将原料酒的口感变得更加细腻,香气更加浓郁,品质方面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4.jpg

  对土地风土价值的认可,对本土风味的共鸣,从产区到工艺,从风土“阅读”到时间的“可读性”,可雅白兰地所积累的酿造和品饮体系,开始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价值观和理念,是否产生文化认同感,这是精神内核的追求。

有情怀方可致远

  对于白兰地品牌来讲,一百年来,可雅在设备、人才和工艺上可谓倾注心血:建立亚洲首座地下大酒窖,6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技术,独有的木桶陈酿体系,遍地开花的高端XO文化体验馆,搭建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端白兰地品鉴教学“可雅白兰地学院”,代表大国匠作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可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正能量的文化价值感。

5.jpg

  文化的自信并不是仅仅外在的模仿,和博感官之满足,真正的落地扎根,应该是从内向外的向上而生。白兰地文化的落地,赋予了对葡萄蒸馏烈酒的精神寄托,是一种生活一个圈层,彰显了我们对白兰地文化的尊重与对文化回归的敬仰,也是对千年文脉的致敬,更是对东方品味的献礼。

6.jpg

  时至今日,中国白兰地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阵营,可雅白兰地正在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记录着白兰地文化的崛起和复兴。与其说是白兰地文化的回归,不如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可雅白兰地,以东方酿造传承东方气韵,正在慢慢建立起东方的白兰地价值体系,用中国式浪漫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
Emmi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鲁ICP备14006480号
Copyright(C) 2000-2022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06480号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277号南山世纪华庭12栋2802室 邮政编码:264003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46535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