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的成长史:从追逐“紫色梦想”到打造“中国品牌”
发布日期:
2017-07-13 08:47:39
来 源:
宁夏智库
作者:
吴宏林
  当奇迹变成寻常,偶然就会成为必然。

贺兰山东麓的成长史:从追逐“紫色梦想”到打造“中国品牌”

  2011年,当来自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贺兰晴雪酒庄的加贝兰20 09干红葡萄酒一举夺得英国《品醇客》葡萄酒大赛国际大奖时,世界为之惊叹,并发出这样的疑问:贺兰山东麓产区在哪里?

  2017年5月,第2 4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上,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一次性获得了4个大金奖,创造了新的中国葡萄酒历史辉煌记录。这时,已经没有人觉得惊奇了,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以绝对优势领跑中国奖牌榜的现实在葡萄酒国际大赛中已不再是新闻。

  蓦然回首,从2011年到2017年,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从一只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华丽转身为展翅高飞的“白天鹅”。宁夏葡萄酒人也开始在追逐“紫色梦想”中打造“中国品牌”,把贺兰山东麓产区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土育一方物。贺兰山东麓独特的风土条件孕育了令世界惊叹的葡萄美酒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世界万物因风土而风格各异。作为品种、品质从根本上决定葡萄酒品质的葡萄酒产业来说,风土条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尤为明显。

  “中国有那么多葡萄酒产区,为什么唯有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在短短的几年中异军突起,创造了葡萄酒世界的‘紫色传奇’?”许多人不解。

  2015年12月12日,“风土复兴国际葡萄酒文化研讨会”在上海举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用诗一般的文字这样阐述:“中国葡萄酒的风土在贺兰山脚下。风土就是贺兰山,就是黄河水;风土就是冬天用黄土埋藤,春天借轻风展藤;风土就是祈盼的降雨,就是早来的晚霜……”

  宁夏风土,是大自然在贺兰山东麓与黄河两岸孕育的神奇。中国酿酒葡萄种植专家李华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贺兰山东麓这块看似贫瘠的土地,却是种植酿酒葡萄的风水宝地。

  这里,地处北纬37度与40度之间,位于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与世界诸多优秀产区一样具备独特的地理条件。

  这里,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达3 0 0 0小时,在葡萄生长季节大于1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在3300摄氏度左右,具备发展早、中、晚熟酿酒葡萄品种的优越条件,特别是在酿酒葡萄成熟期的气温非常有利于葡萄浆果缓慢而充分的成熟,让葡萄中的香气与酚类物质得到充分的积累,形成优质的酿酒葡萄。

  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以灰钙土、风沙土为主的土壤却是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绝佳土壤,葡萄产量虽低,但品质极佳,高糖适酸和幽雅的香气是酿造高品质葡萄酒难得的原料。

  这里,虽然因冬季寒冷需要埋土防寒,但也有专家认为,葡萄藤的冬眠有利于提升葡萄品质。大量数据表明,在这里种植葡萄病虫害少,且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酸度适中、无污染、品质优良等优势,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2012年8月3 0日,世界最权威的品酒师之一,《世界葡萄酒地图》编撰者、国际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第一次踏上宁夏贺兰山东麓这片陌生的土地。

  在此之前,杰西丝·罗宾逊曾4 次参加过中国顶级的葡萄酒品评活动,但中国葡萄酒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盲品了40余款葡萄酒、考察了贺兰山东麓的酒庄后,杰西丝·罗宾逊为之惊讶:“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葡萄原料高品质始终如一,令人难忘。”“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具潜力的产区。”天赐中国风土于贺兰山下,让宁夏这块土地孕育着“紫色传奇”。

  “十二五”以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300多款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品鉴评比中获得奖项,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世间有万千条路,只有那条适合你的路会带你走向成功。“小酒庄、大产区”发展模式,让贺兰山东麓产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产区,享誉世界

  宁夏葡萄酒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8 0 年代。但在近30 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波折不断,难成气候,甚至一度沦为国内各大葡萄酒企业的“原料库”。为什么守着“聚宝盆”却没有让宁夏葡萄酒崭露头角?2 010 年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全面提速。作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宁夏经济急需注入新的绿色发展的“血液”。

  在这种情况下,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调结构、促转型的目光聚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提出用“一优三高”的理念把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做成宁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让贺兰山东麓“金字招牌”享誉世界。

  2011年至2015年的5年时间里,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关于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的意见》、《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及《关于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市场规范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力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扬帆再起航。

  宁夏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葡萄产业管理机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对全区葡萄产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

  从2012年起,宁夏连续5年举办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学术会议、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中法葡萄酒技术设备展、世界酿酒师贺兰山东麓邀请赛等活动,引八方宾客,聚国内外人才,共同提升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宁夏葡萄酒走向世界。

  宁夏5年间先后投资近29亿元,完善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水利工程、道路交通、电力设施等,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的葡萄园格局,宁夏葡萄产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

  5 年间,宁夏共投入40多亿元支持葡萄产业的发展。这一数字不仅在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在全国也少有。宁夏不仅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而且还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探寻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道路。

  2011年,当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时,并没有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单独谋划,而是用融合发展的理念,把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内最大、全球知名的葡萄文化长廊,使葡萄产业充分融入宁夏全域旅游之中。

  那么,如何走一条既适合市场发展需求,又符合优质高效之路;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珍稀资源,又能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呢?

  在对国际国内葡萄酒产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贺兰山东麓产区创造性地走出了“小酒庄、大产区”的模式。

  宁夏政府出台的《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勾画出了贺兰山东麓发展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蓝图: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同时建设1个葡萄酒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城,10 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

  “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确立。

  从2012年起,这种追求高品质的“小酒庄、大产区”模式,让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确。

   2013 年,宁夏实施了“苗木质量年”活动,开始建设优质苗木繁育体系。两年间,宁夏先后从法国引进名优酿酒葡萄品种(品系)26个,苗木64.6万株、种条179.1万根,成为全国从国外引进葡萄种苗最多的省区。利用这些苗木,宁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酿酒葡萄、砧木种质资源基地。

  宁夏成功举办了两届贺兰山东麓世界酿酒大师邀请赛,先后从世界各地邀请60多位世界酿酒大师到贺兰山东麓,通过酿造优质葡萄酒,提升产区酿酒水平,带动宁夏葡萄酒走向世界。

  2016年3月1日,宁夏正式颁布实施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这是中国首个葡萄酒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对贺兰山东麓的酒庄通过评定实行五级制管理,一级酒庄为最高级别。这一制度更加注重提升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整体品质,确保“小酒庄、大产区”模式健康发展。

  在“小酒庄、大产区”模式的引领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这只昔日的“丑小鸭”华丽转身为天生丽质的“白天鹅”,展翅飞向葡萄酒世界大舞台。

  到2016 年底,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4万亩,成为中国集中连片最大的产区。贺兰山东麓初步形成了以镇北堡为核心的银川产区,以甘城子为核心的青铜峡产区,以中圈塘为核心的红寺堡产区,以玉泉营、黄羊滩为核心的永宁产区,以金山为核心的贺兰产区。

  全区已建成酒庄86个,在建酒庄98个,年产葡萄酒近1. 2亿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综合产值近200亿元。目前,既有张裕、长城等国内葡萄酒大企业落户宁夏,也有保罗乐加、轩尼诗、桃乐丝等国外企业来宁建酒庄。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300多款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品鉴评比中获得奖项。

  2014年7月29日至8月2日,有“葡萄奥运会”之称的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34个国家的近500家酒庄参展,国内11个葡萄酒主产区的200余家酒庄也悉数参加。在这次大会上,贺兰山东麓产区一炮打响,以其优秀的品质和发展潜力,一举荣获世界葡萄酒“新兴国产区”大奖,成为中国葡萄酒产区真正的一匹“黑马”。

  美国《纽约时报》评选的全球2013年“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宁夏和巴黎等世界著名旅游景区一起名列其中,入选理由是“在宁夏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

  “小酒庄、大产区”模式引领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国际葡萄酒界关注的“新星”。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立于品牌。宁夏正在坚持酒庄酒发展模式,厚植工匠精神,强化品牌建设,培育“中国品牌”,打造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

  2016年12月12日,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在北京发布。“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140 .96亿元的品牌价值,从数百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脱颖而出,强势荣登2016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首次参加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宁夏近年来坚持不懈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的结果。”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说。

  因为独特的风土条件,本世纪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宁夏加大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打造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办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酒庄列级管理办法等多个法规。

  与此同时,宁夏通过实施“苗木质量年”、优质葡萄园评选、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际博览会金奖酒评选等,从根本上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酿造质量。目前,宁夏成为全国从国外引进葡萄种苗最多的省区。利用这些苗木,宁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酿酒葡萄、砧木种质资源基地。先后评选出优质葡萄园二级园12个、三级园33个,四星级酒庄5家、三星级酒庄16家。

  宁夏葡萄酒人深知,要想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向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品牌”,就必须让世界接触宁夏葡萄酒、了解宁夏葡萄酒、认可宁夏葡萄酒。于是,自宁夏成为中国首个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观察员后,宁夏连续5年参加OI V的年会。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多次在大会上做主旨演讲,向世界宣传宁夏葡萄酒产业所取得的进步。

  从2012年起,宁夏先后举办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和贺兰山东麓世界酿酒师邀请赛、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学术会议、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中法设备展、中美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等数十项大型活动。宁夏还主动走出去向世界推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全面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影响力。

  2014年7月,宁夏组织2 9 家酒庄的8 4款葡萄酒首次参加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成为国内参展酒庄最多的产区。2015年11月,宁夏再次组织32家酒庄首次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八届香港国际美酒展,并举办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介活动,借助香港这个国际平台为酒庄搭建走向国际的桥梁。

  2016年,宁夏40款葡萄酒走入法国,在波尔多葡萄酒城展示3年,贺兰山东麓成为中国唯一在波尔多葡萄酒城亮相展示的产区。
 
  2016年,宁夏11个酒庄的14款葡萄酒成为外交部接待用酒,2款葡萄酒还被用作招待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国宴用酒。与此同时,宁夏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建立了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展示展销中心,并在全国27个省(区、市)建立了400个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销售专柜。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葡萄酒达到3亿升,同比上涨54.6%。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葡萄酒销售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专家分析,中国葡萄酒市场空间在进一步增大,消费市场呈现出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的趋势。主力消费群体也由精英人群向平民化、年轻化方向发展。葡萄酒的价格也更趋于理性,每瓶20 0元以下的葡萄酒正成为国内市场的消费主流。

  面对葡萄酒消费市场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葡萄酒价格更趋理性的趋势,贺兰山东麓产区也在调整发展思路,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负责人介绍,宁夏产区的西夏王、御马、张裕等大型酒厂90%以上的产品销售价格集中在100元/瓶以下,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贺兰晴雪、类人首、立兰、巴格斯、银色高地等一批中小型酒庄70%以上的产品销售价格集中在100-300元/瓶。

  让更多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才能扎根中国大地,走向世界。

  宁夏也深知,在塑造葡萄酒世界的“中国品牌”中任重而道远。

  今年4月6日,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与自治区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联合执法,共同销毁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内7000余株带病毒葡萄苗木。这次行动是宁夏8部门启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联合执法工作以来,实施的首次联合执法,显示出宁夏对保护和维护好“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的决心。

  “宁夏葡萄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缺少市场监管、品牌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说。因为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没有执法权,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受到限制。“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到今天,倾注了各方面的心血,成绩来之不易。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目前最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最担心重蹈‘昌黎事件’的覆辙。”曹凯龙说出了所有宁夏葡萄酒人的担心。

  正因为如此,2月15日,自治区环保厅、农牧厅、林业厅、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共同签署协议,正式开展联合执法。8部门在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合署办公,及时处理产区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共同保护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这个金字招牌。

  曹凯龙介绍,8 个部门联合执法后,将以服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整合执法资源,相互协作,共同维护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市场秩序,服务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联合执法,贺兰山东麓产区将严格实行葡萄苗木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制度和苗木质量安全发布制度,及时开展春季苗木质量检测,对查出的不合格苗木一律销毁。同时,建立葡萄酒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每瓶葡萄酒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规范、健康发展。

  贺兰山东麓产区联合执法的实施,也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赞誉。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产区,在全国葡萄酒“打假”处在一个相对尴尬情况下,宁夏实施联合执法的举措,非常有利于保证葡萄酒的品质,维护品牌形象,保护产区的健康发展。

  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业态,宁夏葡萄酒产业正在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一个全新的产业正在贺兰山东麓崛起

  如今,宁夏葡萄产业正在以“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新兴产业。

  自从2011年宁夏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以来,昔日无人问津的贺兰山东麓戈壁滩成了“抢手货”,几年间增加了几十万亩酿酒葡萄、180多家酒庄。原来一文不值的荒地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后,少则收入5000元,多则收入数万元。

  曹凯龙接受采访时说,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让贺兰山东麓的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不仅一地难求,蓬勃发展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也引起了“用工荒”“人才荒”。“原来都是周边的农民找着来干活,一天给几十块钱也行,现在一天没有100元以上你就别想找个人来干活。”一位酒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每到葡萄出土、采摘时节,每家酒庄都会为找不到农民工而发愁。
 
  据悉,宁夏葡萄酒产业2016年为产区内移民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而优秀的酿酒师、葡萄酒营销人员更是千金难求。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酿造、建筑、机械设备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着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6年,产区酒庄接待游客人数达3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5万人次。毋庸置疑,葡萄产业已成为宁夏一二三产融合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不仅如此,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也在塑造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宁夏特色。

  今年4月9日,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腹地的宁夏农垦玉泉国际酒庄,以“传葡萄文化·倡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宁夏贺兰山东麓第三届葡萄春耕展藤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从2015年举办首届春耕展藤活动,宁夏产区已连续3年举办春耕展藤活动,参加人数已从最初的几百人上升到本次的上千人。活动内容也从简单的展示、期冀向着传承葡萄酒文化、挖掘产区风土优势、打响宁夏产区品牌的方向延伸。在贺兰山东麓这片孕育着中国葡萄酒未来的土地上,人们正在用独特的风土、辛勤的汗水、无限的遐想,塑造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宁夏特色。

  “宁夏产区10多年之功与国外百年乃至千年的积淀相比,欠缺的不仅是酿造葡萄酒的技术,更主要的是欠缺葡萄酒文化的自信。”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说,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在抓好种植、酿造技术的同时,不断丰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底蕴。“举行这样一场演出,就是要让贺兰山东麓进一步传承葡萄酒文化,挖掘产区风土优势,打响宁夏产区品牌,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贺兰山东麓特殊的气候条件,要求冬季必须对葡萄藤进行埋压,春季再出土展藤。这是有别于世界其他任何产区的独特风土条件。”曹凯龙介绍,“每年的出土展藤,让葡萄每年都有一次新的生长发育。这就是中国北方独特的农耕文化。”

  今年,宁夏将进一步推动葡萄酒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将葡萄酒旅游渗入宁夏全域旅游,形成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宁夏实际的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千亿综合产值不是梦

  今年2月15日,宁夏自治区领导、产区管理部门和酒庄代表一起见证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建设年”的启动。

  “品牌影响力决定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决定产业发展前景。”今年,宁夏将葡萄产业发展的主题定为“品牌建设年”,政府将主打产区品牌,酒庄将主打产品品牌,最终以产区品牌带动酒庄品牌,实现共同提升。

  以“品牌建设年”为抓手,宁夏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酒庄酒发展模式,以打造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在规模效益、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产区监管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葡萄酒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宁夏实际的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5月17日在红寺堡区汇达酒庄调研葡萄酒产业时,强调葡萄酒产业要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稳步扩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扶持和引导企业推行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提升贺兰山东麓百万亩酿酒葡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为了实现提升产区及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目标,今年,宁夏将在国内外举办两大展会、两场推介活动、三大主题活动,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讲好贺兰山东麓产区故事。“通过这些活动,让宁夏葡萄酒更好地对接市场,融入世界。”曹凯龙说。

  60多万亩集中连片的优质葡萄园是宁夏产区最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没有真正叫得响的酒庄品牌和葡萄酒品牌,宁夏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影响力有限,亟待提升。

  正因为如此,从今年起,宁夏将通过在主要城市建立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展销展示中心和配送中心、与国外知名公司合作等,提升产区商业运营能力。

  通过建设贺兰山东麓鸽子山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等,加大与国际葡萄酒界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视野。

  今年,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将联合产区近100家酒庄、300款以上葡萄酒抱团开发市场,在泉州、福州、漳州、厦门、成都、重庆、杭州等有市场基础的城市,建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展销展示中心和配送中心。

  同时,通过各种政策的激励,鼓励与全球知名葡萄酒贸易商合作,推动宁夏具有出口资质的酒庄出口葡萄酒。

  与此同时,推动葡萄酒与文化旅游深度整合、全面推进葡萄酒特色小镇建设、启动建设产区葡萄酒体验集散中心、开通葡萄酒旅游车厢、打造精品酒庄旅游路线、新增3万亩高标准基地、加快贺兰金山等4个试验示范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全产业链全程化监管……一系列推进宁夏葡萄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组合拳”,将引领宁夏葡萄酒产业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宁夏实际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从2005年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量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递增,目前消费总量约25亿瓶,到2020年有望达到50亿瓶以上。2020年贺兰山东麓产区将发展到100万亩,宁夏葡萄酒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专家分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一定会成为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一定会成为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的引领者,一定会成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

  “ 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有中国葡萄酒广阔的前景,有贺兰山东麓独特的风土,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到2020年,就一定能够全面实现百万亩葡萄基地、千亿元综合产值的发展目标,在山河之间崛起一个全面实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的新兴产业。”

  面对未来发展,宁夏葡萄酒人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
许洁依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