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营销
发布日期:
2014-08-28 09:10:15
来 源:
凤凰网陕西频道商业
作者:

  近来我们常会偶遇一些“奇怪”的进口葡萄酒。奇怪的酒标与酒名,源于土鳖似地、臆想中的“贵族范”与“欧洲派”,就像把一个原本淳朴的村姑,强行装扮成贵妇的模样,以便谋个好嫁妆(卖个好价钱),可是,最终的模样却沦为一个街头供人消遣的笑料。

  商人谋利原本无可厚非,前提是尊重原产地文化和本国消费者,无知地画蛇添足,无非图的是:以次充好,低价高卖罢了。

  更有甚者,变本加厉地冠上一个子虚乌有的欧洲城堡或酒庄名号,开展所谓的品牌营销。在统一的“品牌光环”下:VDT、VDP、AOC等各个等级应有尽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令人膛目结舌。可是,无知、无畏的行为,一定会带来无情、无趣的结果。

  在生产国原产地制度下,不论面积大小、实力强弱,任何一间酒庄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声誉,循规蹈矩地根据法令法规种植、酿制相应等级的葡萄酒。强盛似波尔多顶级名庄,也是在成名立腕的多年之后才开始葡萄酒的收购与整合,进行多品牌管理线路,而且都是以副牌、家族管理庄等均有独立的商品名称,以示明显区分。

  杜撰中的“全能型酒庄”在原产地不复存在,能够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意在误导市场,愚弄世人的智慧。一厢情愿的品牌营销,导致认知与逻辑的混乱。消费者该如何确认商品的价值?是眼中看着数百元的高价“品牌”,自己喝着“光环”下数十元的低价餐酒?还是自己喝着数百元的高价“品牌”,周围充斥着“光环”下数十元的餐酒?怎样喝都像“傻冒”,怎样喝都在给自己添堵。自主品牌营销也许是一种出路,但不必笨到像赤壁之战中的铁锁连舟,看似雄壮牢固,实为毫无用处的摆设,最终被人付之一炬,沦为千古笑柄。

  今日市场之震荡,源于投机者太多,入行门槛太低,专业知识贫乏,却一味的照猫画虎。正道经营的上游大佬们,多讲究和气、风度,对市场乱象隐忍不发,下游的商客们,则由于资讯闭塞,被“滥竽充数”者,以蹩脚的表演所蛊惑。中国消费者有权利享受真正的原瓶原装进口葡萄酒,有权利欣赏原汁原味的世界葡萄酒原产地文化,更有权利享乐中西饮食的绝妙互配。吾辈志在服务社会,无须经营谋利,直面旁门左道,呛声弹贬。可对号入座,本非同道,不怕得罪。潮起潮涌,终将正本清源,“东郭先生”们亦会远遁而去。但愿届时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不会留下无法修复的创伤。

责任编辑:
缪兴云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