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津举行
发布日期:
2010-07-03 13:39:30
来 源: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
记者:梁莹莹 王同雁
  7月2日下午,“天津后花园 魅力秦皇岛”——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投资环境说明会在天津举行,秦皇岛市副市长于复苓、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主任陈向东、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会长赵俊川出席了活动,天津市有关部门及商贸企业负责人、媒体记者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于复芩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复苓

  说明会上,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复苓首先代表中共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于复苓指出,秦皇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素有“中国夏都”“长城滨海公园”和“京津后花园”的美誉。近年来,秦皇岛市大力培育葡萄酒产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体系,培育出“华夏长城”“朗格斯”等一批知名品牌,以葡萄酒为主题的休闲文化旅游初具规模,葡萄酒产业将发展成为秦皇岛的支柱产业之一。

王祖名致欢迎辞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欢迎致辞中表示,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建立时间不长,但以昌黎、卢龙、抚宁为核心区域的昌黎葡萄酒产区由来已久。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就出自昌黎葡萄酒产区。建立葡萄酒产业聚集区,能够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快产业聚集,转变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彰显优势,实现优势共享。他相信,依托当地的自然优势,有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通过聚集区管委的不懈努力,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管理和服务将更加完善,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陈向东

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主会陈向东

  会上,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主任陈向东就秦皇岛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向与会嘉宾做了详细介绍。据了解,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2008年12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32个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之一。聚集区规划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包括昌黎、卢龙、抚宁三个葡萄酒产业园。依据产业整体规划,聚集区葡萄酒产业囊括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贸易、葡萄酒文化休闲旅游、葡萄酒配套产业生产五大核心功能。当前,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把发展重点放在特色小产区、葡萄酒庄园的建设上。

  根据产区发展规划,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近期规划了三项重点建设项目:一是位于昌黎葡萄酒产业园的“碣阳山谷”酒庄群项目。该项目共包含高档精品葡萄酒庄、国际风情红酒街、葡萄酒博物馆、农业观光生态园和旅游生态度假村开发建设五项建设项目。

  二是位于卢龙葡萄酒产业园的“柳河山谷”酒庄群项目。“柳河山谷”共包含红酒小镇、柳河北山—水长峪乡村酒堡、薰衣草熏香温泉SPA项目、鲍子沟休闲果业项目、大小岭峪高端酒庄、苇子峪水上游乐、温泉山地高尔夫和绿色工业区及配套项目。

  三是位于抚宁葡萄酒产业园的“宝祖利山谷”酒庄群项目。“宝祖利山谷”共包含山前酒庄群项目、红酒休闲长廊、农庄生态旅游和体育休闲四项建设项目。

  为促进聚集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河北省市县各级政府已分别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借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昌黎葡萄酒    

昌黎葡萄酒

  说明会后,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多款葡萄酒进行品鉴,其中,长城干白葡萄酒、红堡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华夏九四长城干红葡萄酒、朗格斯珍藏干红等几款葡萄酒以其优雅的果香、高端的品质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版权所有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除署名本站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
  用于学习参考使用,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电话:0535-6646535 传真:0535-6640619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关于我们 会员注册 约稿启事 版权说明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连接
Copyright(C) 2000-2019 win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转载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观点。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
来源为“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178号振华国际广场1804室 邮政编码:264000 邮箱:contact@winechina.com
业务部:0535-6646535 编辑部:0535-6678659 资讯中心:0535-6640619 传真:0535-6640619